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875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1 00: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其下层框架上设置有压板和旋转电机,所述上层框架均布四个导向架,所述导向架上均设置有移动槽,所述移动槽内均设置一个移动块,所述移动块的上面设置一个下拉板,所述上层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每一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固定柱之间均设置有拉簧,每一所述导向架的外端设置有转向轮,所述旋转电机的上方设置的汇聚器内设置有滚动轮,所有所述移动块的外端均分别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线的外端通过所述转向轮和滚动轮后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卷筒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轴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改变了以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的现象,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轮胎的填芯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轮胎内的内胎分为充气内胎和实心内胎,充气内胎优点是减震效果好,轻便,缺点是容易被尖锐物刺破,造成行车不便,另外还存在突然爆胎的情况,容易造成车辆及人员损失。实心轮胎的优缺点与充气轮胎相反,但是对于一些地质条件不好的地区或者特殊的使用场合,轮胎必须使用实心内胎,由于实心内胎体积较大,压缩变形小,因而不容易安装在轮胎内腔中,现有操作方式是人工用力安装,费力费时且存在安全隐患。另外,海绵胶芯属于实心内胎的一种,它比较粘,容易黏连,采用人工装填时,需要强壮工人,速度慢,极易造成胶芯报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的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吊运机构,所述固定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二者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下层框架上设置有压板和旋转电机,所述压板通过连接螺栓与地基连接,所述上层框架为圆形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导向架,每一所述导向架上均设置有移动槽,每一所述移动槽内均设置一个移动块,每一所述移动块的上面设置一个下拉板,所述上层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每一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固定柱之间均设置有拉簧,每一所述导向架的外端设置有转向轮,所述旋转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汇聚器,所述汇聚器内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数量和方向与所述导向架相匹配,所有所述移动块的外端均分别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线的外端通过所述转向轮和滚动轮后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卷筒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轴上;所述吊运机构包括行车,所述行车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另一卷筒,所述另一卷筒上设置的钢丝绳的下端与升降钩连接,所述升降钩与提拉板的中间连接,所述提拉板的两端通过吊挂线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拉板,所述上拉板和下拉板的自由端均向外沿径向延伸,形成L型结构。所述下拉板和上拉板均为弧形板且与轮胎的圆弧胎面相配合;所述固定架的圆周边间隔均布所述压板,并且,所述压板至少有四个。所述旋转电机为调速电机,或者,所述旋转电机为普通电机和变速器的组合,所述卷筒安装在所述变速器的输出轴上。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改变了以往人工操作费时费力,效率低的现象,减轻了劳动强度和提高了工作效率。2、本技术采用旋转电机带动卷筒转动,能够同时带动四个拉线收缩,动作的一致性好,并且,汇聚器内设置有滚轮,减少摩擦力。3、本技术移动块和固定柱之间设置有拉簧,能够自动复位,提高旋转电机的利用率,并且每一个下拉板均设置有两个分板,增大了与轮胎的接触面积,撑开轮胎效果更佳。4、本技术下拉板与滑动块连接,滑动块在移动槽中滑动,导向性好,另外,上拉板采用两个且对称设置,减少阻碍空间,便于放置实心内胎,并且,每一上拉板均为弧形,也能增大与轮胎的接触面积,提高拉应力。5、本技术利用行车能够将轮胎运送到固定架的上方,驱动电机通过钢丝绳能够升降上拉板,既能吊运轮胎,又能撑开轮胎,使用方便。6、本技术设计合理、工作效率高且安全性好,易于推广实施,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1为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位图1中固定架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参见图1--图2,图中,1-压板,2-固定架,3-转向轮,4-拉线,5-下拉板,6-轮胎,7-上拉板,8-提拉板,9-升降钩,10-驱动电机,11-行车,12-旋转电机,13-导向架,14-移动槽,15-拉簧,16-固定柱,17-汇聚器。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包括固定架2和吊运机构,其中:固定架2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二者通过立柱固定连接,下层框架上设置有压板1和旋转电机12,压板1通过连接螺栓与地基连接,上层框架为圆形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导向架13,每一导向架13上均设置有移动槽14,每一移动槽14内均设置一个移动块,每一移动块的上面设置一个下拉板5,上层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16,每一移动块与固定柱16之间均设置有拉簧15,每一导向架13的外端设置有转向轮3,旋转电机12的上方设置有汇聚器17,汇聚器17内设置有滚动轮,滚动轮的数量和方向与导向架13相匹配,所有移动块的外端均分别与拉线4的一端连接,拉线4的外端通过转向轮3和滚动轮后固定在卷筒上,卷筒固定在旋转电机12的动力轴上;吊运机构包括行车11,行车11上设置有驱动电机10,驱动电机11上设置有另一卷筒,另一卷筒上设置的钢丝绳的下端与升降钩9连接,升降钩9与提拉板8的中间连接,提拉板8的两端通过吊挂线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拉板7,上拉板7和下拉板5的自由端均向外沿径向延伸,形成L型结构。下拉板5和上拉板7均为弧形板且与轮胎6的圆弧胎面相配合;固定架2的圆周边间隔均布压板1,并且,压板1至少有四个。旋转电机12为调速电机,或者,旋转电机12为普通电机和变速器的组合,此时卷筒安装在变速器的输出轴上。使用时,操纵行车11和驱动电机10使上拉板7吊着轮胎6,并将轮胎6吊运到固定架2的上方,由于拉簧15的作用,下拉板5处于小直径状态,轮胎6放下,下拉板5进入轮胎6的内腔,启动旋转电机12,卷筒带动拉线4运动,从而使四个移动块向外运动,从而使下拉板5撑着轮胎6,驱动电机10运转,使上拉板7向上运动,下拉板5和上拉板7分别向下和向上拉轮胎6,使轮胎6的内腔撑开,此时将实心内胎放入撑开的轮胎内腔。反向运转驱动电机10,使轮胎恢复常态,旋转电机12反向转动,下拉板5回缩,脱离轮胎6,吊运机构将轮胎6吊走,完成一个工作循环。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吊运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二者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下层框架上设置有压板和旋转电机,所述压板通过连接螺栓与地基连接,所述上层框架为圆形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导向架,每一所述导向架上均设置有移动槽,每一所述移动槽内均设置一个移动块,每一所述移动块的上面设置一个下拉板,所述上层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每一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固定柱之间均设置有拉簧,每一所述导向架的外端设置有转向轮,所述旋转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汇聚器,所述汇聚器内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数量和方向与所述导向架相匹配,所有所述移动块的外端均分别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线的外端通过所述转向轮和滚动轮后固定在卷筒上,所述卷筒固定在所述旋转电机的动力轴上;所述吊运机构包括行车,所述行车上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上设置有另一卷筒,所述另一卷筒上设置的钢丝绳的下端与升降钩连接,所述升降钩与提拉板的中间连接,所述提拉板的两端通过吊挂线分别设置有一个上拉板,所述上拉板和下拉板的自由端均向外沿径向延伸,形成L型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卷筒式轮胎套装海绵胶芯装置,包括固定架和吊运机构,其特征是:所述固定架包括上层框架和下层框架,二者通过立柱固定连接,所述下层框架上设置有压板和旋转电机,所述压板通过连接螺栓与地基连接,所述上层框架为圆形且沿圆周方向均布四个导向架,每一所述导向架上均设置有移动槽,每一所述移动槽内均设置一个移动块,每一所述移动块的上面设置一个下拉板,所述上层框架的中心处设置有固定柱,每一所述移动块与所述固定柱之间均设置有拉簧,每一所述导向架的外端设置有转向轮,所述旋转电机的上方设置有汇聚器,所述汇聚器内设置有滚动轮,所述滚动轮的数量和方向与所述导向架相匹配,所有所述移动块的外端均分别与拉线的一端连接,所述拉线的外端通过所述转向轮和滚动轮后固定在卷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淼予高道旭张极玲张延勇任广冯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大林橡胶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