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本申请要求于2018年02月06日提交中国专利局、申请号为PCT/CN2018/075450、专利技术名称为“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生物特征识别组件和终端设备”的国际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生物特征识别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随着手机行业的高速发展,生物识别技术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更加便捷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技术,例如屏下指纹识别技术的实用化已成为大众所需。目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周期性微孔阵列的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和基于一体式的微透镜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前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技术容易受到莫尔条纹的影响,并且需要将光学指纹识别模组贴在OLED屏下,工序复杂。后一种屏下光学指纹识别技术的指纹识别模组是一体式的,其在量产过程中对于整个光学指纹识别模组的精度要求非常高,一般的加工工艺满基本足不了实际需求。由于上述各种问题的存在,影响了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因此,如何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了一种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能够提升屏下生物特征识别的效率。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包括: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经由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镜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筒。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镜筒和所述支架之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经由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镜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筒。
【技术特征摘要】
2018.02.06 CN PCT/CN2018/0754501.一种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镜头,设置在显示屏的下方,用于接收来自所述显示屏上方的经由人体手指反射形成的光信号,其中所述光信号用来检测所述手指的生物特征信息;镜筒,所述镜头固定在所述镜筒内;支架,所述支架和所述镜筒之间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连接,所述支架用于支撑所述镜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和所述支架之间形成有点胶结构,所述镜筒和所述支架之间的螺纹连接通过在所述点胶结构内进行点胶的方式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点胶结构包括:所述支架的上表面在螺纹孔的外围区域向下延伸形成的第一台阶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包括非球面透镜或非球面透镜组。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为微距镜头。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微距镜头的焦距范围为0.5mm-1.8mm。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在螺纹孔的外围区域向下延伸形成有第一凸起结构,所述镜头安装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内。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的下表面在所述第一凸起结构和所述支架的边缘之间形成有第二凸起结构。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上表面在筒口处向内延伸形成第三凸起结构,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用于固定所述镜头。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上表面在筒口处通过倒角处理形成有斜角,使得所述镜筒在上表面处的内径大于所述镜筒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处的内径。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内侧表面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的下方形成有第二台阶结构,所述镜头通过所述第二台阶结构固定在所述镜筒内。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外侧表面在所述第三凸起结构的下方形成第四凸起结构,所述第四凸起结构上形成有外螺纹。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成像芯片,所述成像芯片设置在镜筒的下方,所述成像芯片用于基于穿过所述镜头的光信号进行成像,其中,所述镜头与所述成像芯片之间的距离通过旋转所述镜筒进行调整。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光学中心与所述成像芯片的上表面之间的距离等于所述镜头的成像距离。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筒的上边表在边缘区域向外延伸形成有至少一个第五凸起结构,所述第五凸起结构用于旋转所述镜筒,以调整所述镜头与所述成像芯片之间的距离。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光学滤波片,所述光学滤波片位于所述镜头的和所述成像芯片之间。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滤波片固定在所述成像芯片的上表面。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滤波片固定在所述镜筒内。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头的下表面的边缘区域向下延伸形成有凸环结构,所述凸环结构的下表面与所述滤波片接触,所述凸环结构的外侧边缘区域与所述滤波片的上表面通过胶材贴合固定方式进行固定连接。20.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屏下生物特征识别装置还包括:微透镜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鹏,罗忠波,侯志明,蔡军,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