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水分离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82397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30 23: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主体内分为进水室及分离室;所述分离室顶壁上设置有第一储油箱及第二储油箱,所述第一储油箱位于所述第二储油箱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储油箱及所述第二储油箱均与所述分离室两相对的侧壁紧贴,并将所述分离室分为第一除油区、第二除油区及排水区;所述第一储油箱及所述第二储油箱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油管及第二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及所述第二排油管均贯穿所述主体底壁且与外部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一体化结构,同时设计简单,分离纯度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水分离器
本技术涉及分离装置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油水分离器。
技术介绍
油水分离装置是重要的基础分离设备,广泛用于石油、化工、餐饮等领域。目前很多油水分离装置不是一体化设备,不利于安装与搬运,同时存在设计复杂,分离纯度不高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油水分离器,其具有一体化结构,同时设计简单,分离纯度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及设置于所述主体内的挡板,所述挡板将所述主体内分为进水室及分离室,所述进水室顶部设置有油水进口及注水口,所述进水室底部设置有固体颗粒排出口,所述挡板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水室与所述分离室的连接管道;所述分离室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储油箱及第二储油箱,所述第一储油箱位于所述第二储油箱与所述挡板之间,所述第一储油箱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二储油箱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均与所述分离室两相对的侧壁紧贴,并将所述分离室分为第一除油区、第二除油区及排水区,所述第一除油区、所述第二除油区及所述排水区从靠近所述挡板到远离所述挡板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储油箱底部及所述第二储油箱底部与所述主体底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流动通道及第二流动通道;所述排水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水口,所述第一储油箱及所述第二储油箱靠近所述挡板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油口及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一进油口及所述第二进油口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排水口,所述挡板靠近所述第一储油箱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储油箱靠近所述第二储油箱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一气缸及所述第二气缸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刮板及第二刮板,所述第一刮板正对于所述第一进油口,所述第一刮板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进油口底面、且所述第一刮板底面低于所述排水口底面;所述第二刮板正对于所述第二进油口,所述第二刮板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进油口底面、且所述第二刮板底面低于所述排水口底面;所述第一储油箱及所述第二储油箱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油管及第二排油管,所述第一排油管及所述第二排油管均贯穿所述主体底壁且与外部连通。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储油箱及所述第二储油箱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油水进口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管道上设置有第二过滤网。作为本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主体为一体成型结构。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器,其具有一体化结构,便于安装与搬运;第一刮板及第二刮板能对分离室内的油液进行两次油水分离,能够提高对油水的分离程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00、主体;200、挡板;210、第一气缸;220、第一刮板;300、进水室;310、油水进口;311、第一过滤网;320、注水口;330、固体颗粒排出口;340、连接管道;341、第二过滤网;400、分离室;410、第一流动通道;420、第二流动通道;500、第一储油箱;510、第一进油口;520、第二气缸;530、第二刮板;540、第一排油管;550、加热装置;600、第二储油箱;610、第二进油口;620、第二排油管;700、第一除油区;800、第二除油区;900、排水区;910、排水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油水分离器,包括主体10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的挡板200,所述挡板200将所述主体100内分为进水室300及分离室400,所述进水室300顶部设置有油水进口310及注水口320,所述进水室300底部设置有固体颗粒排出口330,所述挡板200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水室300与所述分离室400的连接管道340;所述分离室400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储油箱500及第二储油箱60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位于所述第二储油箱600与所述挡板200之间,所述第一储油箱500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均与所述分离室400两相对的侧壁紧贴,并将所述分离室400分为第一除油区700、第二除油区800及排水区900,所述第一除油区700、所述第二除油区800及所述排水区900从靠近所述挡板200到远离所述挡板200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底部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底部与所述主体100底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流动通道410及第二流动通道420;所述排水区90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水口91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靠近所述挡板20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油口510及第二进油口610,所述第一进油口510及所述第二进油口610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排水口910,所述挡板200靠近所述第一储油箱5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21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靠近所述第二储油箱6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缸520,所述第一气缸210及所述第二气缸520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刮板220及第二刮板530,所述第一刮板220正对于所述第一进油口510,所述第一刮板220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进油口510底面、且所述第一刮板220底面低于所述排水口910底面;所述第二刮板530正对于所述第二进油口610,所述第二刮板530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进油口610底面、且所述第二刮板530底面低于所述排水口910底面;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油管540及第二排油管620,所述第一排油管540及所述第二排油管620均贯穿所述主体100底壁且与外部连通。上述提供的一种油水分离器,其具有一体化结构,便于安装与搬运;所述第一刮板220及所述第二刮板530能对所述分离室400内的油液进行两次油水分离,能够提高对油水的分离程度;更具体地,油水从所述油水进口310中进入,先在所述进水室300内进行物理沉降,所述油水内的固体颗粒,沉到所述进水室300底部,并定期可从所述固体颗粒排出口330排出,经初次分离的油水经所述连接管道340进入所述第一除油区700,因为水的密度大于油的密度,水从所述第一除油区700经过所述第一流动通道410进入所述第二除油区800,在所述第二除油区800内的水再次经过物理沉降经过所述第二流动通道420进入所述排水区900,然后由所述排水口910排出;期间所述第一除油区700及所述第二除油区800内的油液浮于表层,所述第一气缸210与所述第二气缸520分别推动第一刮板220与第二刮板530将油液推送至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内,再通过所述第一排油管540及所述第二排油管620排出。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内均设置有加热装置55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与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内可设置温度感应器与所述加热装置550连接,当感应到储油箱内温度过低时,启动所述加热装置550,保证储油箱内温度不会过低,避免油液凝结而堵塞所述第一排油管540及所述第二排油管620。进一步地,所述油水进口310上设置有第一过滤网311;所述第一过滤网311可过滤油水中大块的混杂物,避免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的挡板(200),所述挡板(200)将所述主体(100)内分为进水室(300)及分离室(400),所述进水室(300)顶部设置有油水进口(310)及注水口(320),所述进水室(300)底部设置有固体颗粒排出口(330),所述挡板(200)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水室(300)与所述分离室(400)的连接管道(340);所述分离室(400)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储油箱(500)及第二储油箱(60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位于所述第二储油箱(600)与所述挡板(200)之间,所述第一储油箱(500)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均与所述分离室(400)两相对的侧壁紧贴,并将所述分离室(400)分为第一除油区(700)、第二除油区(800)及排水区(900),所述第一除油区(700)、所述第二除油区(800)及所述排水区(900)从靠近所述挡板(200)到远离所述挡板(200)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底部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底部与所述主体(100)底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流动通道(410)及第二流动通道(420);所述排水区(90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水口(91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靠近所述挡板(20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油口(510)及第二进油口(610),所述第一进油口(510)及所述第二进油口(610)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排水口(910),所述挡板(200)靠近所述第一储油箱(50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气缸(21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靠近所述第二储油箱(600)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气缸(520),所述第一气缸(210)及所述第二气缸(520)的活塞杆上分别固定有第一刮板(220)及第二刮板(530),所述第一刮板(220)正对于所述第一进油口(510),所述第一刮板(220)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一进油口(510)底面、且所述第一刮板(220)底面低于所述排水口(910)底面;所述第二刮板(530)正对于所述第二进油口(610),所述第二刮板(530)顶面在竖直方向上高于所述第二进油口(610)底面、且所述第二刮板(530)底面低于所述排水口(910)底面;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底部分别连通设置有第一排油管(540)及第二排油管(620),所述第一排油管(540)及所述第二排油管(620)均贯穿所述主体(100)底壁且与外部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水分离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及设置于所述主体(100)内的挡板(200),所述挡板(200)将所述主体(100)内分为进水室(300)及分离室(400),所述进水室(300)顶部设置有油水进口(310)及注水口(320),所述进水室(300)底部设置有固体颗粒排出口(330),所述挡板(200)顶部设置有连通所述进水室(300)与所述分离室(400)的连接管道(340);所述分离室(400)内壁顶部设置有第一储油箱(500)及第二储油箱(60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位于所述第二储油箱(600)与所述挡板(200)之间,所述第一储油箱(500)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纵向相对的两侧壁均与所述分离室(400)两相对的侧壁紧贴,并将所述分离室(400)分为第一除油区(700)、第二除油区(800)及排水区(900),所述第一除油区(700)、所述第二除油区(800)及所述排水区(900)从靠近所述挡板(200)到远离所述挡板(200)的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底部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底部与所述主体(100)底壁之间分别形成第一流动通道(410)及第二流动通道(420);所述排水区(900)的侧壁上设置有连通外部的排水口(910),所述第一储油箱(500)及所述第二储油箱(600)靠近所述挡板(200)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第一进油口(510)及第二进油口(610),所述第一进油口(510)及所述第二进油口(610)在竖直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洁林环境治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