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71166 阅读:3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8: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内置喷洒控制电路,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接+5V电源,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6接地,同时芯片IC1的VCC端口接芯片IC1的EA端口,芯片IC1的P2.0端口接芯片IC2的CS端口,芯片IC2的CH0‑CH1端口接插座P2的1‑2端口,芯片IC2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2的VCC端口接+5V端口,芯片IC1的P1.0端口接电阻R8,电阻R8经电阻R6接5V电源,同时电阻R8接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经继电器KM6和二极管D3接5V电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的农药喷洒装置功耗低,控制精确,操作简单稳定,大大提高使用者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药喷洒装置
本技术涉及设备电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农药喷洒装置。
技术介绍
我国果树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也随着科学技术的应用逐年增加,水果的生产与出口也成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果树的产量与质量也成为拉动经济的重要杠杆。而目前制约果树稳产高产的主要因素就是农药的利用率。我国果园采用的农药喷洒技术大多是高压喷枪式喷雾方法。这种方法使得药液沉积在果树的量不到30%,其余的70%都被土壤和周围的环境所吸收。这样不仅造成了农药的流失、环境的污染,而且喷洒者在工作过程中体力消耗大,环境差,效率低。一旦喷洒者操作失误,就会浪费农药,提高种植成本,降低水果质量,污染环境,严重时还将造成工作人员中毒。随着人们环保意识与科研水平的的提升,人们开始关注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以及农药的利用率。因此对喷雾器械的要求也逐步提高。不仅需要农药利用率高而且还要求劳动强度低、环境污染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农药喷洒装置,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内置喷洒控制电路,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接+5V电源,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6接地,同时芯片IC1的VCC端口接芯片IC1的EA端口,芯片IC1的P2.0端口接芯片IC2的CS端口,芯片IC2的CH0-CH1端口接插座P2的1-2端口,芯片IC2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2的VCC端口接+5V端口,芯片IC2的DI端口、DO端口及CLK端口分别接芯片IC1的P2.4-P2.5端口,芯片IC1的P1.0端口接电阻R8,电阻R8经电阻R6接5V电源,同时电阻R8接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经继电器KM6和二极管D3接5V电源,继电器KM6的控制开关K6接插座P5的1-3端口,插座P5的4端口接24V电源,插座P5的5端口接电磁阀,同时芯片IC1的P1.1端口和P1.2端口所接电路同芯片IC1的P1.0端口所接电路相同,芯片IC1的P1.0-P1.2端口分别通过相同电路接电磁阀1-3,其中电磁阀1和电磁阀2控制喷杆高低,电磁阀3控制喷头开关,芯片IC1的P1.3端口接继电器KM3的控制开关K3,继电器KM3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3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1端口,芯片IC1的P1.4端口接接继电器KM2的控制开关K2,继电器KM2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2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2端口,芯片IC1的P1.5端口接接继电器KM1的控制开关K1,继电器KM1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1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3端口,插座P1的4-6端口分别经红外传感器1-3接24V电源,红外传感器1-3分别布置在果树的上中下位置。在上述技术方案基础上,所述芯片IC1采用AT89S52型CMOS8位微控制器,芯片IC2采用ADC0832型8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芯片。本技术设计的农药喷洒装置通过设置继电器控制喷雾起停以及喷杆升降,同时设置红外传感器,检测灵敏度高,控制精确,在保证农药喷洒合理的情况下有效防止用户农药中毒,同时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降低种植成本,提高水果产量,增加农民收入。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电路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阐述。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喷洒装置内置喷洒控制电路,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接+5V电源,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6接地,同时芯片IC1的VCC端口接芯片IC1的EA端口,芯片IC1的P2.0端口接芯片IC2的CS端口,芯片IC2的CH0-CH1端口接插座P2的1-2端口,芯片IC2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2的VCC端口接+5V端口,芯片IC2的DI端口、DO端口及CLK端口分别接芯片IC1的P2.4-P2.5端口,芯片IC1的P1.0端口接电阻R8,电阻R8经电阻R6接5V电源,同时电阻R8接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经继电器KM6和二极管D3接5V电源,继电器KM6的控制开关K6接插座P5的1-3端口,插座P5的4端口接24V电源,插座P5的5端口接电磁阀,同时芯片IC1的P1.1端口和P1.2端口所接电路同芯片IC1的P1.0端口所接电路相同,芯片IC1的P1.0-P1.2端口分别通过相同电路接电磁阀1-3,其中电磁阀1和电磁阀2控制喷杆高低,电磁阀3控制喷头开关,芯片IC1的P1.3端口接继电器KM3的控制开关K3,继电器KM3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3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1端口,芯片IC1的P1.4端口接接继电器KM2的控制开关K2,继电器KM2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2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2端口,芯片IC1的P1.5端口接接继电器KM1的控制开关K1,继电器KM1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1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3端口,插座P1的4-6端口分别经红外传感器1-3接24V电源,红外传感器1-3分别布置在果树的上中下位置。芯片IC1采用AT89S52型CMOS8位微控制器,芯片IC2采用ADC0832型8位分辨率、双通道A/D转换芯片。本技术设计的喷洒控制电路中晶振电路与单片机的XTAL1和XTAL2引脚连接。这两个引脚是用于连接单片机内部构成振荡器的高增益反相放大器的,通过在XTAL1和XTAL2引脚的片外接一个晶振和两个电容形成时钟电路,这个时钟电路为单片机提供了其各个部分工作的时钟信号。从而保证了单片机正常工作。在设计过程中为了减少外界电路对晶振电路的干扰,晶振Y1应尽量靠近单片机,电容C4和C5则尽量靠近Y1,晶振外壳接地并将其固定。复位电路由一个电容和一个电阻组成,它与单片机通过RST口连接。RST口是单片机的复位引脚。当RST口持续接高电平超过24个振荡周期,单片机就会自动复位。复位电路采用上电自动复位,即系统启动时就进行初始化。刚开始上电时,C3上没有电容,相当于复位引脚直接连接电源,所以执行复位。随着上电时间增加,C3上的电压也随之增加,同时复位引脚上的电压随之降低。当降为低电平时,控制器恢复到工作状态。由于控制器AT89S52内部有8K的可编程程序存储器,完全可以满足系统的需求,不需要再扩展外部存储器。因此,EA口接+5V电源。C6则用于旁路高频干扰。单片机的P2.0口、P2.4口、P2.5口和P2.6口分别于ADC0832芯片的引脚CS、DI、DO、CLK相连接。GND接地,Vcc接+5V电压。ADC0832芯片不工作时,P2.0为高电平,P2.4、P2.5和P2.6口的电平为任意值。当开始进行模数转化时,先将P2.0置0直到转换结束。处理器开始向P2.6口输入时钟脉冲,由P2.4口输入两位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1和0,对模拟输入通道0进行转换,同时采集拉线传感器的信号,P2.5口将负责把转换后的数字信号送入控制器,并将数据保存到变量1中;随之将P2.0和P2.5置1,为拉线式传感器信号的读取做准备。这次P2.4口输入两位功能选择的数据信号为1和1,读取完成后数据将被保存到变量2中,最后将变量1和2送入控制器中进行处理。果树信息识别电路利用红外传感器作为果树信息检测信号。本系统中采用三个红外传感器,分别布置于与果树树冠高低相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洒装置内置喷洒控制电路,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接+5V电源,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6接地,同时芯片IC1的VCC端口接芯片IC1的EA端口,芯片IC1的P2.0端口接芯片IC2的CS端口,芯片IC2的CH0‑CH1端口接插座P2的1‑2端口,芯片IC2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2的VCC端口接+5V端口,芯片IC2的DI端口、DO端口及CLK端口分别接芯片IC1的P2.4‑P2.5端口,芯片IC1的P1.0端口接电阻R8,电阻R8经电阻R6接5V电源,同时电阻R8接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经继电器KM6和二极管D3接5V电源,继电器KM6的控制开关K6接插座P5的1‑3端口,插座P5的4端口接24V电源,插座P5的5端口接电磁阀,同时芯片IC1的P1.1端口和P1.2端口所接电路同芯片IC1的P1.0端口所接电路相同,芯片IC1的P1.0‑P1.2端口分别通过相同电路接电磁阀1‑3,其中电磁阀1和电磁阀2控制喷杆高低,电磁阀3控制喷头开关,芯片IC1的P1.3端口接继电器KM3的控制开关K3,继电器KM3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3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1端口,芯片IC1的P1.4端口接接继电器KM2的控制开关K2,继电器KM2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2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2端口,芯片IC1的P1.5端口接接继电器KM1的控制开关K1,继电器KM1的一端接地,继电器KM1的另一端接插座P1的3端口,插座P1的4‑6端口分别经红外传感器1‑3接24V电源,红外传感器1‑3分别布置在果树的上中下位置。...

【技术特征摘要】
2017.11.01 CN 20172143874701.一种农药喷洒装置,其特征在于,喷洒装置内置喷洒控制电路,电路中芯片IC1的VCC端口接+5V电源,芯片IC1的VCC端口经电容C6接地,同时芯片IC1的VCC端口接芯片IC1的EA端口,芯片IC1的P2.0端口接芯片IC2的CS端口,芯片IC2的CH0-CH1端口接插座P2的1-2端口,芯片IC2的GND端口接地,芯片IC2的VCC端口接+5V端口,芯片IC2的DI端口、DO端口及CLK端口分别接芯片IC1的P2.4-P2.5端口,芯片IC1的P1.0端口接电阻R8,电阻R8经电阻R6接5V电源,同时电阻R8接晶体管Q3的基极,晶体管Q3的发射极接地,晶体管Q3的集电极分别经继电器KM6和二极管D3接5V电源,继电器KM6的控制开关K6接插座P5的1-3端口,插座P5的4端口接24V电源,插座P5的5端口接电磁阀,同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晓良陈益初
申请(专利权)人:新昌县益初机械配件厂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