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61052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7 01: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由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布在底板两端,第一侧板板面和第二侧板板面分别垂直于底板板面;第一侧板的一侧侧部设有U型槽;第一侧板的另一侧侧面、与该侧同侧的第二侧板侧面和与该侧同侧的底板侧面所组成U型面的为用于与右后纵梁端板焊接连接的焊接面;第一侧板具有二个顶角,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为圆弧角;第二侧板具有二个顶角,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为圆弧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结构简单,且能保证其强度和对后纵梁端板的加强作用。

Reinforcing plate for end plate of right rear or left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right rear or left rear longitudinal beam end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which is composed of an integrally formed bottom plate, a first side plate and a second side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are distributed at both ends of the bottom plate; the first side plate and the second side plate face are respectively perpendicular to the bottom plate surface; the one side of the first side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 U-shaped groove; The U-shaped surface composed of the other side of the side plate, the side of the second side plate on the same side and the side of the bottom plate on the same side is the welded surface for welding the end plate of the right rear longitudinal beam. The plate has two top angles, of which the top angle on the welding side is right angle and the top angle on the other side is arc angle. The end plate reinforcing plate of the right or left rear longitudinal beam of the utility model has simple structure, and can ensure its strength and reinforcing effect on the end plate of the rear longitudinal bea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
本技术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
技术介绍
汽车车身的右、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用于汽车车身的右、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提高右、左后纵梁端板的强度。现有的汽车车身的右、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结构较复杂,生产工艺较多,工人在制造加工生产右、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的时候,需要更多繁琐的流程。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该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结构简单,且能保证其强度和对后纵梁端板的加强作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板体,所述加强板板体由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布在底板两端,第一侧板板面和第二侧板板面分别垂直于底板板面;第一侧板的一端与底板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第二侧板的一端与底板另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侧部设有U型槽;第一侧板的另一侧侧面、与该侧同侧的第二侧板侧面和与该侧同侧的底板侧面所组成U型面的为用于与右后纵梁端板焊接连接的焊接面;第一侧板具有二个顶角,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为圆弧角;第二侧板具有二个顶角,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为圆弧角。优选地,所述第一侧板位于U型槽旁的板面设有加强筋。优选地,所述加强筋呈N形。本技术的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结构简单,且能保证其强度和对后纵梁端板的加强作用。另外,本技术可将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和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设计为镜像对称结构,通过一个冲模冲压成板材后经二个相反方向的弯曲分别制备出右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和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进而在制造过程中减少传统的生产工艺并减少一副模具,且能满足在汽车身装配过程中汽车车架的左右两边都能使用本技术提出的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提供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所述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板体,所述加强板板体由一体成型的底板1、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组成;第一侧板5和第二侧板7分布在底板1两端,第一侧板5板面和第二侧板7板面分别垂直于底板1板面;第一侧板5的一端与底板1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第二侧板7的一端与底板1另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5的一侧侧部设有U型槽6;第一侧板5的另一侧侧面、与该侧同侧的第二侧板7侧面和与该侧同侧的底板1侧面所组成的U型面10为用于与右后纵梁端板焊接连接的焊接面;第一侧板5具有二个顶角3、4,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3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4为圆弧角;第二侧板7具有二个顶角8、9,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9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8为圆弧角。本实施提出的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在加工过程中达到左右共用一个模具,且该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的使用性能与常规的后纵梁端板加强板的保持性能不变,故而工人在在制造本技术的过程中生产工艺和模具减少,节约了制造成本。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侧板5位于U型槽6旁的板面设有加强筋2;具体地,所述加强筋2呈N形。在U型槽旁的板面设加强筋,以弥补U型槽开槽对板面强度的影响,使得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更加稳固。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板体由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布在底板两端,第一侧板板面和第二侧板板面分别垂直于底板板面;第一侧板的一端与底板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第二侧板的一端与底板另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侧部设有U型槽;第一侧板的另一侧侧面、与该侧同侧的第二侧板侧面和与该侧同侧的底板侧面所组成的U型面为用于与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焊接连接的焊接面;第一侧板具有二个顶角,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为圆弧角;第二侧板具有二个顶角,其中位于焊接面侧的顶角为直角,位于另一侧的顶角为圆弧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右后或左后纵梁端板加强板,包括加强板板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板板体由一体成型的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组成;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分布在底板两端,第一侧板板面和第二侧板板面分别垂直于底板板面;第一侧板的一端与底板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第二侧板的一端与底板另一端通过弧形过渡连接;所述第一侧板的一侧侧部设有U型槽;第一侧板的另一侧侧面、与该侧同侧的第二侧板侧面和与该侧同侧的底板侧面所组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耀东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中人瑞众汽车零部件产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