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5904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内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与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所述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送料轮位于第二送料轮上方,所述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传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送料管的出料端设有垫板,外壳还设有能够往复运动的切刀和驱动切刀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是:利用往复运动的切刀和固定垫板配合进行塑料颗粒的分切,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定刀和动刀两件滚轮之间的狭小空间,避免被塑料颗粒卡住,结构简单,成本低。

Granulator for plastic granules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granulating device for plastic particles, including a shell, which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and an outlet, and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ipe. A first feeding wheel and a second feeding wheel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feeding pipe and the inlet, and the first feeding wheel and the second feeding wheel are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hell. A feeding wheel is located above the second feeding wheel, and the first feeding wheel and the second feeding wheel are connected with a first driving device which drives the rotation of the feeding wheel. The feeding pipe is provided with a pad at the discharging end, and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cutter capable of reciprocating motion and a second driving device which drives the cutter reciprocating motio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using the reciprocating cutting knife and the fixed backing plate to cut the plastic particles, avoiding the narrow space between the two rollers of the fixed knife and the movable knife in the prior art, avoiding being stuck by the plastic particles, having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
本技术涉及塑料颗粒制造设备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常见的一种塑料造粒方式是,利用挤出机对造粒原料进行混炼、塑化而形成塑料熔体,并由挤出机模头挤出塑料条,塑料条经冷却后由塑料条切粒机将塑料条分切成一定长度的塑料颗粒。现有的塑料切粒机包括转动的定刀和动刀,但是,拉条式塑料切粒机在使用过程中,常常发生塑料颗粒由于摩擦静电作用堆积在转动刀和定刀间导致拉条式造粒装置不能正常运转的现象。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如中国专利CN204354343U中披露的一种塑料切粒机,在所述机身左侧塑料拉条入口的上方设有一进风口A,所述进风口A与一空气压缩机连接;在所述机身顶部右端设有进风口B,所述进风口B与防静电装置连接。利用风力将切出的粒子主动输出切粒机,解决切粒机堵塞的问题。进风口B与离子发生器连接。离子风机可以产生大量的正、负离子,利用风机的风力将正、负离子吹到切刀上以中和静电。但由于定刀和动刀之间的空间狭小,吹风的位置很难确定,需要多次试验,而且离子发生器价格较高,增加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传统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避免被塑料颗粒卡住,导致不能正常运转,结构简单,成本低。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达到的: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上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所述外壳内设有送料管,所述送料管与进料口之间设有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所述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与外壳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送料轮位于第二送料轮上方,所述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传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送料管的出料端设有垫板,外壳还设有能够往复运动的切刀和驱动切刀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利用往复运动的切刀和固定垫板配合进行塑料颗粒的分切,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定刀和动刀两件滚轮之间的狭小空间。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送料轮侧面开有第一料槽,所述第二送料轮侧面开有第二料槽。塑料条位于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内,第一料槽和第二料槽约束塑料条的径向运动,防止塑料条脱离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第一送料轮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所述第一电动机与第一转轴端部连接,所述第二送料轮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啮合。第一电动机带动第一齿轮,同时带动第二齿轮,使第一送料轮和第二送料轮实现同步转动。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垫板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切刀端部形状为弧形。垫板的截面形状为弧形贴合塑料条的形状,方便垫板的制造,切刀端部形状为弧形有利于其与垫板贴合。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切刀连接有刀柄,所述外壳内设有导向管,所述刀柄滑动设置在导向管内,所述刀柄远离切刀的一端伸出导向管。结构简单,导向效果好,切刀动作准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刀柄远离切刀的一端连接有球头,所述刀柄伸出导向管的部分套接有弹簧,所述弹簧一端与导向管相抵,所述弹簧另一端与球头相抵。弹簧使完成分切动作的切刀回位。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外壳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所述球头远离弹簧的一侧与驱动轮侧面相抵,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二电动机,所述驱动轮8与第二电动机连接,所述驱动轮侧面开有若干凹槽,相邻两个凹槽之间的部分为凸起,所述凸起与凹槽之间采用圆角过渡。结构简单,可靠,切刀的行程容易掌握。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出料口上设有刮板,所述刮板位于切刀靠近出料口的一侧。防止切刀上粘有塑料颗粒。作为一种改进:所述送料管水平设置。作为一种改进:所述切刀位于送料管下方。有利于分切后的塑料颗粒下落。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是:利用往复运动的切刀和固定垫板配合进行塑料颗粒的分切,不存在现有技术中定刀和动刀两件滚轮之间的狭小空间,避免被塑料颗粒卡住,结构简单,成本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1是本技术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是图1中截面A-A的结构示意图。附图3是本技术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中送料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4是图1中截面B-B的结构示意图。附图5是图1中局部C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垫板;3-送料管;4-第一送料轮;5-塑料条;6-进料口;7-第二送料轮;8-驱动轮;9-刮板;10-出料口;11-第一电动机;12-第一齿轮;13-第一料槽;14-第一转轴;15-第二转轴;16-第二料槽;17-第二齿轮;18-切刀;19-导向管;20-刀柄;21-弹簧;22-球头;23-凸起;24-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如附图1所示,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包括外壳1,外壳1上开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10。外壳1内设有送料管3,送料管3水平设置。送料管3的进料端与进料口6之间设有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之件留有容纳塑料条5的间隙。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与外壳1转动连接,第一送料轮4位于第二送料轮7上方,第一送料轮4侧面开有第一料槽13,第二送料轮7侧面开有第二料槽16,第一料槽13和第二料槽16的形状为弧形。如附图2所示,第一送料轮4粘接有第一转轴14,第一转轴14上设有第一齿轮12,第一转轴14端部连接有第一电动机11。第二送料轮7粘接有第二转轴15,第二转轴15上设有第二齿轮17,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2啮合。如附图3、4和5所示,送料管3的出料端设有垫板2,垫板2位于送料管3出料端上部。送料管3采用圆形管,垫板2的截面形状为弧形。送料管3和垫板2一体成型。切刀18位于垫板2下方,切刀18端部形状为弧形,切刀18连接有刀柄20,外壳1内设有导向管19,刀柄20滑动设置在导向管19内,刀柄20远离切刀18的一端伸出导向管19,刀柄20远离切刀18的一端粘接有球头22,刀柄20伸出导向管19的部分套接有弹簧21,弹簧21一端与导向管19相抵,弹簧21另一端与球头22相抵。外壳1上转动连接有驱动轮8,球头22远离弹簧21的一侧与驱动轮8侧面相抵。驱动轮8连接有第二电动机。驱动轮8侧面开有若干凹槽24,若干凹槽24沿驱动轮8周向均匀分布,相邻两个凹槽24之间的部分为凸起23,凸起23与凹槽24之间采用圆角过渡。出料口10上粘接有刮板9,刮板9位于切刀18靠近出料口10的一侧,刮板9位于垫板2下方,刮板9用于将切刀18上粘连的塑料颗粒刮下。本技术的使用过程为,塑料条5伸入送料管3,启动第一电动机11,塑料条5由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驱动向前运动,塑料条5探出送料管3,然后关闭第一电动机11。此时启动第二电动机,驱动轮8转动,凸起23与球头22接触时,切刀18运动,切断塑料条5,驱动轮8转动继续转动,切刀18在弹簧21的作用下回位,凹槽24与球头22接触,然后关闭第二电动机。此时再次启动第一电动机11,塑料条5探出送料管3,然后关闭第一电动机11,然后重复上述过程完成分切。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送料管(3),所述送料管(3)与进料口(6)之间设有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所述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送料轮(4)位于第二送料轮(7)上方,所述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传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送料管(3)的出料端设有垫板(2),外壳(1)还设有能够往复运动的切刀(18)和驱动切刀(18)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包括外壳(1),所述外壳(1)上设有进料口(6)和出料口(10),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1)内设有送料管(3),所述送料管(3)与进料口(6)之间设有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所述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与外壳(1)转动连接,所述第一送料轮(4)位于第二送料轮(7)上方,所述第一送料轮(4)和第二送料轮(7)传动连接有驱动其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所述送料管(3)的出料端设有垫板(2),外壳(1)还设有能够往复运动的切刀(18)和驱动切刀(18)往复运动的第二驱动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轮(4)侧面开有第一料槽(13),所述第二送料轮(7)侧面开有第二料槽(1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轮(4)连接有第一转轴(14),所述第一转轴(14)上设有第一齿轮(12),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电动机(11),所述第一电动机(11)与第一转轴(14)端部连接,所述第二送料轮(7)连接有第二转轴(15),所述第二转轴(15)上设有第二齿轮(17),所述第二齿轮(17)与第一齿轮(12)啮合。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料颗粒造粒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板(2)的截面形状为弧形,所述切刀(18)端部形状为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学彬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祥龙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