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56173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22: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包括刀模本体,所述刀模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凹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凹槽的上方,第一支撑块上开设有腔体,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相对应的腔体相连通,第一通孔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腔体内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刀模本体快速被吊装。

A knife mold convenient for lifting and installing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knife mold for easy hoisting and installation, which comprises a knife mold body. The top of the knife mold body is provided with two first grooves. The inner walls of both sides of the first groove are provided with a first clip groove. A first support block is movably installed in the first groove, and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block extends to the top of the first groove. The first support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cavity, one side of the first support bloc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through hole,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orresponding cavity, and the first through hole is symmetrically sliding to install two cards, the two cards are separately located in the corresponding first card slot away from each other, and the top of the cards is fixed with a sliding safety device. The top of the first support rod is fixed with a second support block, and a threaded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second support block.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and convenient operation, so that the body of the cutter body can be hoisted quickl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
本技术涉及刀模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
技术介绍
在机械加工领域,一些模切机台使用的刀模为圆柱状,外壁中部设有若干圈用于切割的圆刀,刀模的重量很重,一般在40kg-65kg之间。由于刀模太重,且安装的高度在1.3m左右,一人无法安装,需要两人抬起安装,但是两人抬起安装时,动作不同步,会导致刀模的端部卡在轨道处,安装不便,还浪费人力,在安装过程中还很容易砸伤安装人员,由于刀模要保证刀口的锋利程度,需要定期对圆刀进行维修,经常的拆装,极不方便,因此我们提出了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包括刀模本体,所述刀模本体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第一凹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凹槽的上方,第一支撑块上开设有腔体,第一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第一通孔与相对应的腔体相连通,第一通孔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内,卡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腔体内的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第二支撑块的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孔,腔体内转动安装有螺杆,位于同一个腔体内的螺杆贯穿两个螺纹通孔,开设在第二支撑块上的螺纹通孔与相对应的螺杆螺纹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两个螺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并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第二卡槽内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两个第三支撑杆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撑杆,且第三支撑杆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之间设有固定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外侧的第三支撑块,第一支撑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优选的,两个第三支撑块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外侧的弹簧,两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杆相互远离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底部嵌套有滚珠,滚珠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优选的,两个腔体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螺杆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两个腔体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杆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圆轴,第二圆轴的外圈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支撑杆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与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之间填充有胶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第二支撑杆、第二卡槽、第三支撑杆和第三支撑块相配合,可带动螺杆转动,或在螺杆停止转动后能被固定,通过刀模本体、第一凹槽、第一卡槽、第一支撑块、腔体、第一通孔卡块、第一支撑杆、第二支撑块、螺纹通孔、第二支撑杆和螺杆相配合,螺杆带动第二支撑块滑动,第二支撑块带动第一支撑杆滑动,第一支撑杆带动卡块滑动,使卡块卡入第一卡槽内,从而使刀模本体方便被吊装,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刀模本体快速被吊装。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的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的B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刀模本体、2第一凹槽、3第一卡槽、4第一支撑块、5腔体、6第一通孔、7卡块、8第一支撑杆、9第二支撑块、10螺纹通孔、11第二支撑杆、12螺杆、13第二卡槽、14第三支撑杆、15第三支撑块、16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包括刀模本体1,刀模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3,第一凹槽2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凹槽2的上方,第一支撑块4上开设有腔体5,第一支撑块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与相对应的腔体5相连通,第一通孔6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卡块7,两个卡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3内,卡块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腔体5内的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9的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孔10,腔体5内转动安装有螺杆12,位于同一个腔体5内的螺杆12贯穿两个螺纹通孔10,开设在第二支撑块9上的螺纹通孔10与相对应的螺杆12螺纹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11,两个螺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并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3,第二卡槽13内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4,两个第三支撑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撑杆11,且第三支撑杆14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14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之间设有固定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14外侧的第三支撑块15,第一支撑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16,通过第二支撑杆11、第二卡槽13、第三支撑杆14和第三支撑块15相配合,可带动螺杆12转动,或在螺杆12停止转动后能被固定,通过刀模本体1、第一凹槽2、第一卡槽3、第一支撑块4、腔体5、第一通孔6卡块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块9、螺纹通孔10、第二支撑杆11和螺杆12相配合,螺杆12带动第二支撑块9滑动,第二支撑块9带动第一支撑杆8滑动,第一支撑杆8带动卡块7滑动,使卡块7卡入第一卡槽3内,从而使刀模本体1方便被吊装,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刀模本体1快速被吊装。本技术中,两个第三支撑块15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14外侧的弹簧,两个弹簧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焊接在两个第二支撑杆11相互远离的一侧,卡块7的底部嵌套有滚珠,滚珠与相对应的第一通孔6的底部内壁相接触,两个腔体5相互远离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凹槽,两个螺杆12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套设有第一轴承,第一轴承的外圈与相对应的第二凹槽的内壁固定连接,两个腔体5相互靠近的一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二通孔,螺杆12的外侧固定套设有第二圆轴,第二圆轴的外圈与相对应的第二通孔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三支撑杆14的外侧套设有防滑套,防滑套与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14之间填充有胶水,通过第二支撑杆11、第二卡槽13、第三支撑杆14和第三支撑块15相配合,可带动螺杆12转动,或在螺杆12停止转动后能被固定,通过刀模本体1、第一凹槽2、第一卡槽3、第一支撑块4、腔体5、第一通孔6卡块7、第一支撑杆8、第二支撑块9、螺纹通孔10、第二支撑杆11和螺杆12相配合,螺杆12带动第二支撑块9滑动,第二支撑块9带动第一支撑杆8滑动,第一支撑杆8带动卡块7滑动,使卡块7卡入第一卡槽3内,从而使刀模本体1方便被吊装,本技术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使刀模本体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包括刀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3),第一凹槽(2)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凹槽(2)的上方,第一支撑块(4)上开设有腔体(5),第一支撑块(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与相对应的腔体(5)相连通,第一通孔(6)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卡块(7),两个卡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3)内,卡块(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腔体(5)内的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9)的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孔(10),腔体(5)内转动安装有螺杆(12),位于同一个腔体(5)内的螺杆(12)贯穿两个螺纹通孔(10),开设在第二支撑块(9)上的螺纹通孔(10)与相对应的螺杆(12)螺纹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11),两个螺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并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3),第二卡槽(13)内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4),两个第三支撑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撑杆(11),且第三支撑杆(14)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1)滑动连接,第三支撑杆(14)与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之间设有固定套设在相对应的第三支撑杆(14)外侧的第三支撑块(15),第一支撑块(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吊环(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吊起安装的刀模,包括刀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刀模本体(1)的顶部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2),第一凹槽(2)的两侧内壁上均开设有第一卡槽(3),第一凹槽(2)内活动安装有第一支撑块(4),第一支撑块(4)的顶部延伸至第一凹槽(2)的上方,第一支撑块(4)上开设有腔体(5),第一支撑块(4)的一侧开设有第一通孔(6),第一通孔(6)与相对应的腔体(5)相连通,第一通孔(6)内对称滑动安装有两个卡块(7),两个卡块(7)相互远离的一端分别位于相对应的第一卡槽(3)内,卡块(7)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滑动安装在腔体(5)内的第一支撑杆(8),第一支撑杆(8)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二支撑块(9),第二支撑块(9)的一侧开设有螺纹通孔(10),腔体(5)内转动安装有螺杆(12),位于同一个腔体(5)内的螺杆(12)贯穿两个螺纹通孔(10),开设在第二支撑块(9)上的螺纹通孔(10)与相对应的螺杆(12)螺纹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杆(11),两个螺杆(12)相互靠近的一端均贯穿相对应的第一支撑块(4)并与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杆(11)的底端固定连接,两个第一支撑块(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开设有第二卡槽(13),第二卡槽(13)内活动安装有第三支撑杆(14),两个第三支撑杆(14)相互靠近的一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二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江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齐达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