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育种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9014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6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申请属于水稻种植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种大棚,包括营养池,营养池外支撑设置了多根骨架,骨架上覆盖有用于密封营养池的薄膜;营养池中部设有储液箱,储液箱位于营养池长度方向两端为圆弧形,储液箱内上下密封滑动设有塞板,储液箱下部分布有多个与营养池连通的通孔;储液箱上端设有支撑框,支撑框上位于储液箱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支杆,支杆上转动设有支撑辊,两个支撑辊外部套设有传送链,传送链外部设有多个连接绳,连接绳远离传送链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营养盘的夹爪。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大棚可使人在操作时内进行育种作业,大大避免了育种作业中人们在大棚中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

Rice breeding greenhouse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ice cultivation, and discloses a rice breeding greenhouse in particular, which comprises a nutrient pool with a plurality of skeletons supported outside the nutrient pool and covered with a film for sealing the nutrient pool; a liquid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part of the nutrient pool, and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arranged in a circular arc at both ends of the length direction of the nutrient pool, and the liquid storage is arranged on the skeleton The upper end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support frame, and the two ends of the support frame are arranged in the direction of the length of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The support rollers are rotated on the support frame, and the outer parts of the two support rollers are provided with a transmission chain, and the outer part of the transfer chain is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support rods. The connecting rope is provided with a clamping jaw for fixing the nutrient tray at one end of the connecting rope away from the conveying chain.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greenhouse can enable people to carry out breeding operations in operation, and greatly avoids people's physical discomfort in the greenhous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育种大棚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稻种植
,具体公开了一种水稻育种大棚。
技术介绍
水稻育种是将种子撒播在土壤中并保持水分、温度等土壤环境,等到水稻种子长出苗后,再通过人工的方式将水稻苗插入水田里。这种方式已经使用了千百年,属于粗放型的育种方式,秧苗生长容易受到环境影响。为了使水稻的幼苗能够快速、健康的生长,在水稻育苗现阶段多采用大棚育苗;水稻采用大棚育苗,通常是在大棚内设置营养池,并在营养池放入营养液,通过将种子放在营养盘中,并使营养盘漂浮在营养液上,从而使营养液既不没过种子又能给种子提供营养。在用大棚进行水稻育苗过程中,将种子播种到营养盘内、对幼苗进行筛选、以及补充营养液和水分等作业都需要人们在大棚中完成,特别是在幼苗种植初期,对幼苗的管理作用需要人们长时间处于大棚内。为了使种子具有良好的生长环境,大棚通常温高温、高湿度的环境,且由于种子通常通过有机肥和化肥结合培养,大棚内不经常通风,造成大棚的气味较重;人们在大棚内长时间作业,会出现身体不适的状况。另外,由于水稻育苗多在春季初期,天气情况不稳定,温度时高时低,容易使大棚内温度不稳定,影响种子的发育和幼苗的生长。同时,大棚内的营养液不会流动,导致增加的营养物质无法充分溶解,营养物质在营养液中也分布不均,无法使育苗过程所需的营养均衡全面。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提供一种水稻育种大棚,以解决人们在大棚内进行水稻育苗作业时,易出现身体不适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础方案为:水稻育种大棚,包括营养池,营养池外支撑设置了多根骨架,骨架上覆盖有用于密封营养池的薄膜;营养池中部设有储液箱,储液箱位于营养池长度方向两端为圆弧形,储液箱内上下密封滑动设有塞板,储液箱下部分布有多个与营养池连通的通孔;储液箱上端设有支撑框,支撑框上位于储液箱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支杆,支杆上转动设有支撑辊,两个支撑辊外部套设有传送链,传送链外部设有多个连接绳,连接绳远离传送链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营养盘的夹爪;所述支撑框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蜗轮,塞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上端为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的下端与转杆连接的位置转动设有用于与蜗轮啮合的齿轮;支撑框上位于蜗杆的上方固定设有横块,横块内部设有液压腔,位于蜗杆的上方处设有与液压腔密封滑动连通的滑块,滑块与液压腔上端之间设有弹性件;位于步进电机的上方设有与液压腔密封滑动连通的滑套,滑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用于与传送链内部啮合的传送轮,传送轮的中心处设有键槽孔,步进电机的上端设有用于与键槽孔配合的键轴;所述营养池的一端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包括用于将大棚内部隔断的挡板,和与大棚外部连通的门框,门框上设有门。本基础方案的工作原理在于:使用本大棚对水稻进行育种时,给步进电机通电使其正向转动,步进电机正向转动带动蜗轮正向转动,蜗轮正向转动对蜗杆作用使其下移,蜗杆下移带动转杆下移,从而推动塞板在储液箱内下移,塞板下移至储液箱底部时,步进电机断电。在大棚内进行各种作业时,可打开门,经门进入操作室内,人们可在操作室内进行育种作业。对水稻进行育种前,在营养池内倒入水稻育苗所需的营养液,将营养盘中放入水稻种子,将营养盘放入营养池中,营养池将会漂浮在营养液上,将营养盘一端可通过夹爪固定,连接绳和夹爪可将营养盘和传送链连接起来。此时给步进电机通电使其反向转动,步进电机反向转动带动蜗轮反向转动,蜗轮反向转动对蜗杆作用使其上移,蜗杆上移带动转杆和塞板上移,由于塞板密封滑动连接在储液箱内,塞板上移可将营养池内的营养液通过储液箱下部的通孔吸入储液箱中,从而使营养池中的营养液液面下降,漂浮在营养液上面的营养盘随之下降。蜗杆上移后会触碰上方的滑块,使滑块在液压腔中上移,从而推动液压腔中的液体转移,使滑套下移,滑套下移后滑套下端的传送轮随之下移并与传送链内部啮合,传送轮下移的同时,还会使键槽孔下移与键轴配合,键轴与步进电机的输出轴连接,键轴在步进电机的作用下将会转动,键槽孔和键轴配合后,键轴将会带动传送轮转动,由于传送轮与滑套转动连接,因此传送轮转动并不影响滑套。蜗杆上移触碰滑块后,蜗轮将会与齿轮啮合,又由于齿轮与转杆转动连接,蜗轮此时带动齿轮转动将不会使蜗轮或者转杆转动,塞板将不会再移动,蜗杆、转杆和塞板此时的位置将不会改变。由于传送轮与传送链内部啮合,传送轮转动将会使传送链转动,支撑辊将会对传送链进行支撑,使传送链沿储水箱上部外端传送,传送链转动将会使营养盘在营养池中移动,从而将操作室内的营养盘传送到大棚内部;由于此时营养液液面降低,操作室的挡板不会影响营养盘的移动。待营养池内放满营养盘,操作室内的营养盘均进入大棚内部之后,使步进电机正向转动,步进电机正向转动带动蜗轮正向转动,蜗轮正向转动对蜗杆作用使其下移。蜗杆下移不再对滑块作用,滑块在弹性件的弹力作用下下移,液压腔中的液体转移,使滑套上移,使传送轮上移不在与传送链啮合,且键槽孔上移不再与键轴配合,此时步进电机无法带动传送轮转动,传送轮就不再带动传送链移动。蜗杆下移的同时带动转杆下移,将推动塞板在储液箱内下移,塞板下移至储液箱底部,营养液全部经通孔进入营养池中,使营养池中的营养液液面上升,漂浮在营养液上面的营养盘随之上升,营养液将会给营养盘内的种子提供营养,操作室通过挡板和营养液与大棚内部隔断,更利于种子的生长。种子育种过程中,需要补充营养液、对长出的幼苗进行筛选、补充水分等作业时,人们可在操作室内进行,操作过程中,仅需要启动步进电机反转,营养液将会进入储液箱中,传送链随之被传送轮传送而移动,便于对营养盘进行操作。待完成以上作业后,启动步进电机正转恢复营养盘和营养液至原始位置。本基础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1、在用大棚进行水稻育苗过程中,人们无需进入大棚内部,仅需在操作室即可完成育苗作业和管理,避免人们长期处于大棚环境中身体不适。2、在每次操作过程中,营养池内的营养液将会先进入储水箱,在操作完成后再从储水箱返回营养池内,营养液进行充分的流动,从而使营养物质充分溶解,营养液中的营养物质分布均匀,进而使水稻育苗过程的营养均衡。3、使用本大棚对水稻种子播种过程中,水稻种子和营养盘仅需运输到操作室,在播种完成后也仅需放入操作室,无需大量人工搬移营养盘,大大减少了人力的输出。在水稻幼苗长成后需要进行移栽时,也无需人工移动和搬运水稻幼苗,十分省时省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大棚可使人在操作时内进行育种作业,大大避免了育种作业中人们在大棚中出现身体不适的情况。进一步,所述骨架的顶部沿营养池长度中心线对应的位置设有支板,所述支板的下端两侧均铰接有第一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远离支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二太阳能板,所述第一太阳能板与第二太阳能板铰接处固定有拉绳,支板的上端两侧均设有压孔,拉绳穿过压孔另一端垂落在大棚的端部,骨架上设有用于储存太阳能的蓄电池。当光照强度过大时,拉动第二太阳能板,第二太阳能板将会拉动第一太阳能板,使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均覆盖在大棚的顶部,对阳光进行遮挡。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还可对太阳能进行收集,并通过蓄电池进行储存。当光照强度不强时,可拉动拉绳垂落的一端,使第一太阳能板和第二太阳能板转动并与支块贴合,从而使太阳能板不影响大棚内部的光照。进一步,所述压孔内设有弹簧,弹簧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稻育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池,营养池外支撑设置了多根骨架,骨架上覆盖有用于密封营养池的薄膜;营养池中部设有储液箱,储液箱位于营养池长度方向两端为圆弧形,储液箱内上下密封滑动设有塞板,储液箱下部分布有多个与营养池连通的通孔;储液箱上端设有支撑框,支撑框上位于储液箱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支杆,支杆上转动设有支撑辊,两个支撑辊外部套设有传送链,传送链外部设有多个连接绳,连接绳远离传送链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营养盘的夹爪;所述支撑框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蜗轮,塞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上端为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的下端与转杆连接的位置转动设有用于与蜗轮啮合的齿轮;支撑框上位于蜗杆的上方固定设有横块,横块内部设有液压腔,位于蜗杆的上方处设有与液压腔密封滑动连通的滑块,滑块与液压腔上端之间设有弹性件;位于步进电机的上方设有与液压腔密封滑动连通的滑套,滑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用于与传送链内部啮合的传送轮,传送轮的中心处设有键槽孔,步进电机的上端设有用于与键槽孔配合的键轴;所述营养池的一端设有操作室,所述操作室包括用于将大棚内部隔断的挡板,和与大棚外部连通的门框,门框上设有门。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稻育种大棚,其特征在于,包括营养池,营养池外支撑设置了多根骨架,骨架上覆盖有用于密封营养池的薄膜;营养池中部设有储液箱,储液箱位于营养池长度方向两端为圆弧形,储液箱内上下密封滑动设有塞板,储液箱下部分布有多个与营养池连通的通孔;储液箱上端设有支撑框,支撑框上位于储液箱长度方向的两端设有支杆,支杆上转动设有支撑辊,两个支撑辊外部套设有传送链,传送链外部设有多个连接绳,连接绳远离传送链的一端设有用于固定营养盘的夹爪;所述支撑框上设有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有蜗轮,塞板上端转动连接有转杆,转杆的上端为与蜗轮啮合的蜗杆,蜗杆的下端与转杆连接的位置转动设有用于与蜗轮啮合的齿轮;支撑框上位于蜗杆的上方固定设有横块,横块内部设有液压腔,位于蜗杆的上方处设有与液压腔密封滑动连通的滑块,滑块与液压腔上端之间设有弹性件;位于步进电机的上方设有与液压腔密封滑动连通的滑套,滑套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用于与传送链内部啮合的传送轮,传送轮的中心处设有键槽孔,步进电机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旭敏
申请(专利权)人:道真自治县仡山御田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