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44670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6:49
在设置空间受限的期间应对就座者的各种姿态变化。座椅结构(1)具有座部(2)、靠背(3)及搁腿件(4)。就座者的支承形态在直立位置与放松位置不同,在直立位置,座部及靠背以通常支承形态支承就座者,在放松位置,由搁腿件及靠背支承就座者的小腿部和肩胛骨附近,另一方面,座部为支承形态不是恒定而是可变的结构。因此,在由于就座者的动作(姿态变化)而产生重心移动时,座部的支承形态追随重心移动而进行变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座椅结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座椅结构,尤其是涉及适合公交车等机动车、飞行器、列车及船舶等交通工具用的座椅结构。
技术介绍
作为专利文献1,本申请人提出了一种如下的椅子:所述椅子具有座部、靠背、头枕及搁腿件(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搁腿件”包括被称为垫腿凳、搁脚件等的部件,包括仅支承小腿部的类型、支承小腿部及脚这两方的类型中的任一者),通过使座部、靠背及搁腿件连动地动作,从而具有就座姿态、小睡姿态、休养姿态等姿态变更功能,除了家具用椅子之外,也能够适用于机动车用座椅、办公用椅子等。另外,作为飞行器的座椅结构,例如在专利文献2及3中,已知有如下的结构。即,除了座部、靠背、头枕之外,还具有搁腿件,该座椅结构能够躺倒,直到成为大致完全平躺,且能够以接近于床的状态休息。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2857036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第6698836号说明书专利文献3:美国专利第6494536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虽然专利文献1公开的椅子使座部、靠背、头枕及搁腿件连动地动作而适合于进行休息、小睡,但在使其躺倒到接近于完全平躺时,需要相当的占有空间。尤其是,在适用于后座的情况下,脚下空间较窄,需要在使后座整体向后方移动后使之躺倒等,例如在适用于机动车的情况下,往往限定于比较大型的厢式车辆等车内空间较宽敞的车辆。因此,期待的是,即使在进一步受限的设置空间中,也能够应对就座姿态、休息姿态、小睡姿态等各种姿态变化的座椅。专利文献2及3那样的飞行器用的座椅也是同样的,对于能够适用可使座部、靠背、头枕及搁腿件等进行动作直到接近于完全平躺的状态的座椅而言,仅限于头等舱、商务舱等在机内准许较宽敞的占有空间的座椅。然而,即使在这些上等舱位中,如果也能够几乎不损害舒适性地使座椅的占有空间进一步变窄,则能够使可设置在机内的总座椅数增加。另外,在经济舱等脚下空间、腿部空间更窄的一般座椅,期待的是,能够在受限的空间中采取更放松的姿态的座椅。本专利技术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做出的,其课题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在如公交车等机动车、列车、飞行器等交通工具那样设置空间受限的空间中应对就座者的各种姿态变化的能够提供更舒适且疲劳感少的就坐感,而且不限于交通工具而在各种用途中都能够利用的座椅结构。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具备座部和相对于所述座部能够躺倒的靠背,所述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躯干角度成为规定角度以下的直立位置,所述座部及所述靠背成为支承形态恒定的通常支承形态,由均为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在使所述靠背躺倒而所述躯干角度成为规定角度以上的放松位置,所述座部成为追随就座者的重心移动而支承形态可变的可变支承形态,由可变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优选的是,设为如下的结构:还具有搁腿件,所述搁腿件被设置成能够从所述座部的下方向前方突出,在所述放松位置,由突出到前方的所述搁腿件、可变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优选的是,所述搁腿件被设置成追随就座者的小腿部的动作而可变。优选的是,所述座部为如下的结构:在所述放松位置,在就座者将载荷施加于所述座部的坐骨结节支承部附近时,所述座部以比坐骨结节支承部靠前方的部位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以后缘部相比于前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方式进行位移,在所述放松位置,在就座者将载荷施加于所述座部的靠前缘部的位置时,所述座部以比所述坐骨结节支承部靠后方的部位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以所述前缘部相比于所述后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方式进行位移,所述座部成为追随就座者的重心移动的所述可变支承形态。优选的是,为如下的结构:在将所述放松位置进一步区分为连结髋部点及膝部中心的线与躯干线所成的角度θ处于规定角度以上且180度以下的范围的休息位置、以及该休息位置与所述直立位置之间的中间位置的情况下,在所述中间位置,所述座部以所述后缘部相比于所述前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支承形态为准则而可变,在所述休息位置,所述座部以所述前缘部相比于所述后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支承形态为准则而可变。优选的是,将所述靠背的躺倒动作设定在躯干角度最大到70度为止的范围,在所述放松位置,所述靠背中的与就座者的上身上部对应的部位成为支承支点。优选的是,具有头枕,所述头枕从侧面观察时形成为彼此正交的两条轴线一方较长而另一方较短的形状,并且以能够旋转的方式支承于所述靠背的周围的安装部,在所述直立位置,头枕的沿着轴线较长的方向的一端部成为头部支承部,且在所述放松位置通过被头部按压而进行旋转,从而头枕的沿着轴线较短的方向的一端部成为头部支承部。优选的是,所述靠背的周围的安装部为交通工具的主体部或与所述靠背独立的框架,在所述主体部或与所述靠背独立的框架上连结的旋转轴支承所述头枕的沿着所述轴线较长的方向的另一端部。优选的是,所述直立位置时的连结髋部点及膝部中心的线与躯干线所成的所述角度θ为120度以下,所述休息位置时的所述角度θ为140度~180度的范围,所述中间位置时的所述角度θ为110度~150度的范围。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座部及靠背的位置、倾斜角度这样的支承就座者时的座部本身或靠背本身的姿态(以下,在本说明书中,称为“支承形态”)在直立位置和放松位置不同。即,在躯干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下的直立位置,以座部本身的姿态及靠背本身的姿态均恒定的通常支承形态来支承就座者,另一方面,在使靠背躺倒而躯干角度为规定角度以上的放松位置,靠背以自身的姿态恒定的通常支承形态来稳定地支承就座者的上身,但座部成为自身的姿态不是恒定而是可变的结构(可变支承形态)。因此,在由于就座者的动作(姿态变化)而产生重心移动时,座部本身的姿态(座部的支承形态)变化。例如,在重心位于坐骨结节附近的姿态下,后缘部相比于前缘部位移到下方位置,从大腿部对膝部附近施加载荷,在重心移动到前方的姿态下,以前缘部相比于后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方式位移。另外,在放松位置,利用靠背支承进一步远离就座者的坐骨结节附近的上身(尤其是肩胛骨附近),优选的是,除此之外,还利用搁腿件来支承小腿部。其结果是,在就座者采取前缘部位移到下方的姿态的情况下,连结髋部点及膝部中心的线与躯干线所成的角度θ更接近于180度,容易采取适合于小睡等的仰卧姿态(睡眠姿态),在就座者采取后缘部位移到下方的姿态的情况下,该角度θ变得稍窄,成为适合于一边放松一边进行读书、影像鉴赏等的姿态。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直立位置,座部及靠背均为通常支承形态,所以能够使就座姿态稳定,容易采取适合于轻型作业、进餐等的姿态。即,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从直立位置到放松位置(中间位置及休息位置)为止而追随就座者的各种姿态变化来支承该就座者,能够提供舒适且疲劳感少的就坐感。而且,在放松位置的期间,在设为连结髋部点及膝部中心的线与躯干线所成的角度θ更接近于180度的休息位置的情况下,由于座部的前缘部位移到下方,所以即使不使靠背躺倒到成为水平,也能够采取接近于仰卧姿态的姿态。因此,通过设置为使前座的座部下方成为供后座就座者的脚进入的空间,从而能够与以往相比,缩窄前座与后座之间的间隔。因此,即使在交通工具中,本专利技术也优选地适用于公交车的乘客坐席或普通机动车的后座,而且,也适合于作为列车、飞行器等乘客坐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座椅结构,其具备座部和相对于所述座部能够躺倒的靠背,所述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躯干角度成为规定角度以下的直立位置,所述座部及所述靠背成为支承形态恒定的通常支承形态,由均为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在使所述靠背躺倒而所述躯干角度成为规定角度以上的放松位置,所述座部成为追随就座者的重心移动而支承形态可变的可变支承形态,由可变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6.03.10 JP 2016-0476131.一种座椅结构,其具备座部和相对于所述座部能够躺倒的靠背,所述座椅结构的特征在于,在躯干角度成为规定角度以下的直立位置,所述座部及所述靠背成为支承形态恒定的通常支承形态,由均为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在使所述靠背躺倒而所述躯干角度成为规定角度以上的放松位置,所述座部成为追随就座者的重心移动而支承形态可变的可变支承形态,由可变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座椅结构还具有搁腿件,所述搁腿件被设置成能够从所述座部的下方向前方突出,在所述放松位置,由突出到前方的所述搁腿件、可变支承形态的所述座部及通常支承形态的所述靠背支承就座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搁腿件被设置成追随就座者的小腿部的动作而可变。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座部为如下的结构:在所述放松位置,在就座者将载荷施加于所述座部的坐骨结节支承部附近时,所述座部以比坐骨结节支承部靠前方的部位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以后缘部相比于前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方式进行位移,在所述放松位置,在就座者将载荷施加于所述座部的靠前缘部的位置时,所述座部以比所述坐骨结节支承部靠后方的部位为中心进行旋转,从而以所述前缘部相比于所述后缘部处于下方位置的方式进行位移,由此,所述座部成为追随就座者的重心移动的所述可变支承形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藤田悦则浅野彰仁服部有二竹中一弘
申请(专利权)人:德鱼塔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