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及其定位移动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4154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包括:若干电加热平台(1),电加热平台可沿电池片(2)移动方向往复地移动,在电加热平台上设置有数条可部分地容纳互连条(3)的定位槽(4),电加热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孔(5),电加热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可压紧电池片及互联条的压紧装置(6)。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片串焊的质量和效率;尤其是极大地提高多主栅太阳电池的串焊质量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及其定位移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及其定位移动方法,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属于太阳电池加工

技术介绍
晶体硅光伏多主栅电池技术,可大量降低电池片正银耗用量,有效提升组件功率和改善电池片焊接断栅、隐裂等缺陷等。多主栅电池焊接(热熔)法互连技术,兼容现有晶体硅电池、组件量产工艺,仅需要更换组件互连设备、无需对其它设备做大的增加或改动,是实现现有产品量产升级换代的低成本高产出主流技术。由于采用了10根以上的细主/背栅线电池+圆形截面互连条(涂锡合金焊带)互连,如果采用人工互连焊接方法,作业量极大,焊带与主背栅线电极对位精度难以可靠保证,无法实现量产及有效降低成本,而传统光伏晶体硅串焊机电池片串对位、贴合接触、移动输送系统设计无法满足多根圆形截面带电池片主/背栅线的定位精度及互连融合可靠性要求,不能用于多主栅电池片的有效自动互连焊接。为此,需要设计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实现在电池片输送过程中互联条与电池片的精准对位,且贴合度好,从而实现电池片的自动互联焊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及其定位移动方法,提高互连条与电池片的对位精准度,从而实现电池片的自动互连焊接。为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包括:若干电加热平台(1),电加热平台可沿电池片(2)移动方向往复地移动,在电加热平台上设置有数条可部分地容纳互连条(3)的定位槽(4),电加热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孔(5),电加热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可压紧电池片及互连条的压紧装置(6)。本专利技术通过在电加热平台上设置定位槽,互连条部分地被容纳在定位槽内,起到初步固定的作用;电加热平台上的真空吸孔,在外部气源的作用下,可以吸附电池片,使电池片压紧位于其下方的互连条,并使电池片固定在电加热平台上;通过压紧装置将位于电池片上表面的互连条固定,从而保证在移动铺设有互连条的电池片时,互连条与电池片的位置关系保持不变,保证对位精度,保证电池片的下一道加工工序(如焊接)的顺利进行。进一步地,所述电加热平台(1)的数量与电池片串中电池片的数量相等。可根据需要设定,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进一步地,所述相邻电加热平台(1)的节距与电池片串上相邻电池片的节距相等。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4)的数量与电池片(2)上主栅电极的数量一致。进一步地,所述定位槽(4)的深度小于互连条(3)的厚度。使互联条被部分地容纳在定位槽内,未被容纳在定位槽内的互连条与电池片的主栅电极接触,便于焊接工艺的进行;同时,便于电池片对其压紧。进一步地,所述压紧装置(6)为弹性压网,弹性压网具有与互连条相垂直的若干条弹性压力线。弹性压网可提供柔性的固定力,在对互连条和电池片进行固定的同时,可防止损伤电池片。进一步地,所述若干条弹性压力线在弹性压网上的分布宽度为电池片宽度的8/10至9/10。进一步地,各电加热平台(1)共同设置于一底座(7)上,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滑槽(8),本定位移动系统还包括与滑槽配合的导轨(9),底座(7)可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在导轨上滑动从而沿电池片的移动方向移动。使各电加热平台同步的移动,便于控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公开了一种太阳能电池片片串的定位移动方法,使用了上述定位移动系统,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设定电加热平台的节距,使其与需要焊接的电池片串上的电池片节距一致,电加热平台的数量与电池片串上的电池片的数量一致;步骤二:在首个电加热平台的定位槽内放置若干互连条,定位槽以及互连条的数量与电池片上主栅电极的数量一致;步骤三:在首个电加热平台上放置首片位置校正好的电池片,电池片被电加热平台上的真空吸孔吸附从而压紧位于其下方的互连条并固定在电加热平台上;步骤四:在首片电池片的上方放置若干互连条,互联条一端安放在电池片上方、另一端安放在后一个电加热平台的定位槽内,压紧装置同步下移,压紧位于电池片上方的互连条,随后电加热平台移动一个节距;步骤五:在第二个电加热平台上重复步骤三至步骤四,直至最后一个电加热平台;完成一串电池片的定位移动,随后电热平台移动复位到起始位置。本专利技术中,所述“节距”为相邻电加热平台或相邻电池片几何中线之间的距离。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保证了太阳能电池片主/背栅线与互连条,尤其是圆形截面互连条(涂有锡合金的焊带)在互连过程中的可靠接触及对位精度、极大减少了栅线与圆形截面焊带虚焊、空焊的机率;可极大地提高太阳能电池片的串焊质量和效率;尤其是极大地提高多主栅太阳电池的串焊质量和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图;图中,1为电加热平台;2为电池片;3为互连条;4为定位槽;5为真空吸孔;6为压紧装置;7为底座;8为滑槽;9为导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以详细描述。实施例1:如图1-3所示,以具有12条主栅的多主栅电池为例进行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如焊接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包括:若干电加热平台1,电加热平台1可沿电池片2移动方向往复地移动,在电加热平台上设置有数条可部分地容纳互联条3的定位槽4,电加热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孔5,电加热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可压紧电池片及互连条的压紧装置6。电加热平台1的数量与待焊接的电池片串中电池片的数量相等,如在12片电池为一串的情形下,电加热平台1的数量为12个。可根据需要灵活设定,增加了本专利技术的适用范围。所述相邻电加热平台1的节距与电池片串上相邻电池片的节距相等。定位槽4的数量与电池片2上主栅电极的数量一致。如本实施例中,以12条主栅的多主栅电池为加工对象,则电加热平台上的定位槽4的数量为12条。所述定位槽4的深度小于互连条3的厚度。在采用圆形截面互连条时,则定位槽4的深度小于互联条3的直径,这样,互联条被部分地容纳在定位槽内。压紧装置6用于在电池片的上方压紧位于电池片上表面的互连条以及电池片,防止其相对位置关系发生变化。为了获得更好的技术效果,压紧装置6为弹性压网,弹性压网具有与互联条相垂直的若干条弹性压力线。弹性压网可提供柔性的固定力。若干条弹性压力线在弹性压网上的分布宽度为电池片宽度的8/10至9/10。如图2所示,各电加热平台1共同设置于一底座7上,底座7的底部设置有滑槽8,本定位移动系统还包括与滑槽配合的导轨9,底座7可在动力装置的作用下在导轨上滑动从而沿电池片的移动方向移动。经测试,采用本专利技术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形成的自动串焊机设备,可有效实现晶体硅多主栅电池片与互连条的自动焊接,并保证其互连精度及焊接可靠性;尤其是圆形截面互连条的自动焊接。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一种太阳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方法,使用了前述定位移动系统,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包括:若干电加热平台(1),电加热平台可沿电池片(2)移动方向往复地移动,在电加热平台上设置有数条可部分地容纳互连条(3)的定位槽(4),电加热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孔(5),电加热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可压紧电池片及互联条的压紧装置(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用于将数片电池片以及位于各电池片上表面及下表面的互连条固定并移动至设定的工位,形成电池片串,包括:若干电加热平台(1),电加热平台可沿电池片(2)移动方向往复地移动,在电加热平台上设置有数条可部分地容纳互连条(3)的定位槽(4),电加热平台上还设置有若干个真空吸孔(5),电加热平台的上方设置有一可压紧电池片及互联条的压紧装置(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加热平台(1)的数量与电池片串中电池片的数量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相邻电加热平台(1)的排列节距与电池片串上相邻电池片的排列节距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4)的数量与电池片(2)上主栅电极的数量一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电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槽(4)的深度小于互连条(3)的厚度。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装置(6)为弹性压网,弹性压网具有与互连条相垂直的若干条弹性压力线。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太阳能电池片串的定位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条弹性压力线在弹性压网上的分布宽度为电池片宽度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泽民
申请(专利权)人:天合光能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