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39293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3: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包括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微纳光纤,单模光纤,连接板,连接片,连接柱和防护外壳,所述的微纳光纤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的上部;所述的单模光纤设置在微纳光纤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微纳光纤和单模光纤的后部;所述的连接片镶嵌在连接板上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柱焊接在连接片的下部。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外壳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湿度传感器的防护性,通过通气罩、通气孔和下滑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过潮湿的空气凝结成水滴并影响该湿度传感器的精准度,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设置,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固定通气罩结构。

An automatic induction humidifier

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automatic induction humidification device, including a quantum dot doped polymer nanowire, a micro-nano optical fiber, a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a connecting plate, a connecting sheet, a connecting column and a protective shell, wherein the micro-nano optical fiber is arranged at the upper part of the quantum dot doped polymer nanowire, and the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cro-nano optical fiber.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arranged at the rear of the quantum dot doped polymer nanowire, micro-nano optical fiber and single-mode optical fiber; the connecting plate is inlai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surface of the connecting plate; and the connecting column is weld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connecting piece. The invention is advantageous to increase the protective property of the humidity sensor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protective shell, and is advantageous to prevent the condensation of excessively humid air into water droplets and affect the accuracy of the humidity sensor through the setting of the inner thread and the outer thread, which is advantageous to more convenient fixation. Ventilation hood structu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子元件
,尤其涉及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际上已经报道的纳米线湿度传感器包含电学和光学两大类,电学湿度传感器可靠稳定,但是响应速度慢,功耗大,容易受电磁干扰;光学湿度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抗电磁干扰等诸多优势,但并没有很好得实现低功耗和可观的器件寿命,而响应速度、器件寿命、功耗等对于纳米线湿度传感器的实际应用又是至关重要的,无论在上述任何一个技术参数的提升都将极大得推动光学传感领域以及相关领域的发展,现有技术为中国专利公开号为201120389055.8的一种单根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的湿度传感器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两根单模光纤、两根微纳光纤和一根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所述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的两边各接一根微纳光纤,两根微纳光纤的另一端分别接一根单模光纤。但是,现有的湿度传感器还存在着防护效果差和精确度容易受到影响的问题。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显得非常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现有的湿度传感器还存在的防护效果差和精确度容易受到影响的问题而提供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本专利技术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包括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微纳光纤,单模光纤,连接板,连接片,连接柱和防护外壳,所述的微纳光纤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的上部;所述的单模光纤设置在微纳光纤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微纳光纤和单模光纤的后部;所述的连接片镶嵌在连接板上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柱焊接在连接片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外壳设置在连接板的外侧;所述的防护外壳包括前防护壳,后防护壳,固定座,连接板,连接头,外螺纹和通气罩结构,所述的后防护壳设置在前防护壳的后部;所述的连接板焊接在前防护壳和后防护壳的侧面;所述的连接头焊接在防护壳正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外螺纹设置在连接头的侧面;所述的通气罩结构通过外螺纹安装在连接头的前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通气罩结构包括通气罩,通气孔,下滑板,连接环和内螺纹,所述的通气孔开设在通气罩左侧的表面;所述的连接环焊接在通气罩的右侧;所述的内螺纹设置在连接环的内壁上。所述的下滑板向通气罩内壁的左侧呈30度至60度角;所述的下滑板焊接在通气孔内侧的下部,有利于防止过潮湿的空气凝结成水滴并影响该湿度传感器的精准度。所述的通气罩具体采用弧形PE塑料罩,有利于防止水滴流入到该湿度传感器内。所述的连接环通过内螺纹与连接头上的外螺纹连接,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固定通气罩结构。所述的固定座焊接在前防护壳和后防护壳的内壁上,有利于增加该湿度传感器的防护性。本专利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防护外壳的设置,有利于增加该湿度传感器的防护性,通过通气罩、通气孔和下滑板的设置,有利于防止过潮湿的空气凝结成水滴并影响该湿度传感器的精准度,通过内螺纹和外螺纹的设置,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固定通气罩结构。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防护外壳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通气罩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2-微纳光纤,3-单模光纤,4-连接板,5-连接片,6-连接柱,7-防护外壳,71-前防护壳,72-后防护壳,73-固定座,74-连接板,75-连接头,76-外螺纹,77-通气罩结构,771-通气罩,772-通气孔,773-下滑板,774-连接环,775-内螺纹。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实施例:如附图1至附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包括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微纳光纤2,单模光纤3,连接板4,连接片5,连接柱6和防护外壳7,所述的微纳光纤2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的上部;所述的单模光纤3设置在微纳光纤2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4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微纳光纤2和单模光纤3的后部;所述的连接片5镶嵌在连接板4上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柱6焊接在连接片5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外壳7设置在连接板4的外侧;所述的防护外壳7包括前防护壳71,后防护壳72,固定座73,连接板74,连接头75,外螺纹76和通气罩结构77,所述的后防护壳72设置在前防护壳71的后部;所述的连接板74焊接在前防护壳71和后防护壳72的侧面;所述的连接头75焊接在防护壳71正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外螺纹76设置在连接头75的侧面;所述的通气罩结构77通过外螺纹76安装在连接头75的前端。本专利技术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措施。所述的通气罩结构77包括通气罩771,通气孔772,下滑板773,连接环774和内螺纹775,所述的通气孔772开设在通气罩771左侧的表面;所述的连接环774焊接在通气罩771的右侧;所述的内螺纹775设置在连接环774的内壁上。所述的下滑板773向通气罩771内壁的左侧呈30度至60度角;所述的下滑板773焊接在通气孔772内侧的下部,有利于防止过潮湿的空气凝结成水滴并影响该湿度传感器的精准度。所述的通气罩771具体采用弧形PE塑料罩,有利于防止水滴流入到该湿度传感器内。所述的连接环774通过内螺纹775与连接头75上的外螺纹76连接,有利于更加方便的固定通气罩结构77。所述的固定座73焊接在前防护壳71和后防护壳72的内壁上,有利于增加该湿度传感器的防护性。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把连接板4安装到固定座73上,这样可以增加该湿度传感器的防护性,当潮湿的空气在防护外壳7凝结水滴时,通过下滑板773和弧形通气罩771的设置,来防止水滴对该湿度传感器精确度的影响。利用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包括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微纳光纤(2),单模光纤(3),连接板(4),连接片(5),连接柱(6)和防护外壳(7),所述的微纳光纤(2)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的上部;所述的单模光纤(3)设置在微纳光纤(2)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4)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微纳光纤(2)和单模光纤(3)的后部;所述的连接片(5)镶嵌在连接板(4)上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柱(6)焊接在连接片(5)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外壳(7)设置在连接板(4)的外侧;所述的防护外壳(7)包括前防护壳(71),后防护壳(72),固定座(73),连接板(74),连接头(75),外螺纹(76)和通气罩结构(77),所述的后防护壳(72)设置在前防护壳(71)的后部;所述的连接板(74)焊接在前防护壳(71)和后防护壳(72)的侧面;所述的连接头(75)焊接在防护壳(71)正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外螺纹(76)设置在连接头(75)的侧面;所述的通气罩结构(77)通过外螺纹(76)安装在连接头(75)的前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其特征在于,该一种自动感应加湿装置,包括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微纳光纤(2),单模光纤(3),连接板(4),连接片(5),连接柱(6)和防护外壳(7),所述的微纳光纤(2)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的上部;所述的单模光纤(3)设置在微纳光纤(2)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板(4)设置在量子点掺杂聚合物纳米线(1)、微纳光纤(2)和单模光纤(3)的后部;所述的连接片(5)镶嵌在连接板(4)上表面的下部;所述的连接柱(6)焊接在连接片(5)的下部;所述的防护外壳(7)设置在连接板(4)的外侧;所述的防护外壳(7)包括前防护壳(71),后防护壳(72),固定座(73),连接板(74),连接头(75),外螺纹(76)和通气罩结构(77),所述的后防护壳(72)设置在前防护壳(71)的后部;所述的连接板(74)焊接在前防护壳(71)和后防护壳(72)的侧面;所述的连接头(75)焊接在防护壳(71)正表面的中间部位;所述的外螺纹(76)设置在连接头(75)的侧面;所述的通气罩结构(77)通过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燕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通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