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235836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4 0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及其加工方法,所述坭兴陶制品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东泥50‑80份、西泥50‑70份、凹凸棒土10‑20份、伊利石5‑10份、珍珠母5‑10份、贝壳粉5‑10份、羟基磷灰石1‑3份、二氧化钛0.5‑1.5份、氧化锌1‑3份、烧结助剂3‑5份和窑变材料5‑10份。本发明专利技术由于各组分的协调作用使得坭兴陶在烧制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泥料的可塑性,有效降低泥料的收缩率,减少坯体的变形和裂变,保证坭兴陶制品的成型完整性,提高制品的成品率和窑变率,所得的坭兴陶制品还可以高效抑制和灭杀细菌,抑制霉菌;制成的茶壶、茶杯、碗碟等日用制品,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可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异味,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追求。

A health preserving antibacterial and pottery product and its processing method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ealth-preserving and antibacterial Nixing pottery product and a processing method thereof. The Nixing pottery product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s of weight: 50_80 Dongni, 50_70 Xini, 10_20 attapulgite, 5_10 illite, 5_10 mother-of-pearl, 5_10 shell powder, 1_3 hydroxyapatite, 0.5_2 titanium dioxide. 1.5, Zinc Oxide 1, 3, sintering aids 3, 5 and kiln materials 5, 10. The invention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plasticity of the mud, effectively reduce the shrinkage rate of the mud, reduce the deformation and fission of the green body, ensure the forming integrity of the Nixing pottery products, improve the finished product rate and kiln rate of the products, but also increase the Yixing pottery products. Effectively inhibit and kill bacteria, inhibit molds; made of teapots, cups, dishes and other daily-use products, can play a role in purifying water quality, can remove harmful gases and odors in the indoor air, in line with modern people's pursuit of health.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陶瓷
,具体是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钦州坭兴陶,作为一种传统民间工艺,至今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据钦州史志载,清时钦州曾出土有文字铭证为唐代的坭兴制品,历史千年直到晚清,坭兴陶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获得金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钦州坭兴陶与江苏宜兴陶、云南建水陶、四川荣昌陶被命名为我国的“四大名陶”。钦州坭兴陶的特点为无釉磨光,烧成经磨光的陶器呈现出变化无穷的“窑变”色彩。坭兴陶的主要原料为东泥和西泥。泥名分东、西,缘于这两种泥分别分布于横穿钦州市区的钦江两岸。其中,东泥主要分布在钦江以东地域,大都存于低洼地带;外观特征为致密质软,为软质粘土,颜色为红色中略显黄白色,含铁量高,并含微量石英砂。东泥在坭兴陶的生产工艺中起调整可塑性及结合性的作用。西泥主要分布在钦江以西地域,贮存地以小山坡为主。外观特征为致密块状,是一种含铁量较高的紫泥石,颜色为紫红色,表面层有少量铁质浸染,为硬质粘土,可塑性及结合性较差。目前坭兴陶的制作工序一般包括取土、碎土、制备坯料、成型、修坯、阴干、检验毛坯、装饰、烧制、验收产品、磨光。然而坭兴陶在烧制时容易开裂或胎体变形,目前成品率为80%左右,特别坭兴陶大器的制备一直困扰着坭兴陶的厂家及艺人,大器难制成为坭兴陶批量生产大件产品最大的瓶颈。陶器在烧制过程中坯体体积收缩,是导致坭兴陶坯体发生开裂的主要原因之一,为此降低坭兴陶坯体在烧制过程体积收缩成为解决坭兴陶成品率的一个关键因素。目前坭兴陶原料中使用的熔块绝大多数含有一些有毒化合物,如铅化合物、镉化合物等,虽然这些化合物制成熔块以后毒素得到一定程度的有效地控制,但是有害物品的析出却在所难免,使用在坭兴陶上则有悖坭兴陶健康环保的产品理念。其次,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人们开始追求具有养生功效的陶瓷制品,并对日常生活中接触频繁的陶瓷日用品提出了“抑菌、抗菌”的需求,因此提供具有养生抗菌功效的坭兴陶制品是当今市场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坭兴陶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成品率高、窑变率高、具有养生抗菌抑菌功效的坭兴陶制品及其加工方法。为了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东泥50-80份、西泥50-70份、凹凸棒土10-20份、伊利石5-10份、珍珠母5-10份、贝壳粉5-10份、羟基磷灰石1-3份、二氧化钛0.5-1.5份、氧化锌1-3份、烧结助剂3-5份和窑变材料5-10份。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烧结助剂由松香酯、氧化钇和氧化镁组成。所述烧结助剂中松香酯、氧化钇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1-3:5-10。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窑变材料包括椰壳、板栗壳和剑麻渣。所述椰壳、板栗壳和剑麻渣的含水率≤8%。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东泥和西泥先经过如下预处理而得:用球磨机将风化后的东泥和西泥分别粉碎至20-40目后并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陈腐10-20天后,即可得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东泥和西泥。本专利技术另一目的在于提供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将东泥、西泥、凹凸棒土、伊利石、珍珠母、贝壳粉、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加入粉碎机,粉碎至160-250目,混合均匀,得混合料;(2)将混合料:磨球和水加入球磨机,在转速为150-300r/min下球磨1-3h,分离磨球,即得浆料;(3)将浆料注入各种形状的模具中成型,陈腐1-3天后,得坯体制品;(4)将坯体制品、烧结助剂和窑变材料放入窑炉中烧制,逐渐升温至1000-1100℃,保温1-2h,冷却后出窑,磨光,即得坭兴陶制品。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2)中混合料:磨球和水的重量比为1:0.3-0.5:0.5-1。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3)采用压力注浆或真空注浆方式将浆料注入模具中。作为本专利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步骤(4)所述烧制的具体步骤为:先以80-100℃/h的速度将温度升至500-600℃,保温0.5-1h后,再以120-150℃升温至1000-1100℃,保温1-2h。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及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以东泥、西泥、凹凸棒土和伊利石等原料烧制成的坭兴陶制品,由于各组分的协调作用使得坭兴陶在烧制过程中,不仅能够提高泥料的可塑性,有效降低泥料的收缩率,减少坯体的变形和裂变,保证坭兴陶制品的成型完整性,提高制品的成品率和窑变率,所得的坭兴陶制品还可以高效抑制和灭杀细菌,抑制霉菌。2、本专利技术在制备坭兴陶过程中还加入凹凸棒土和伊利石,不仅可以改善西泥的可塑性,增加了西泥的含量,提高窑变率,有效降低东泥的收缩率,减少坯体的变形和裂变,提高成品率,保证坭兴陶器的成型完整性,同时凹凸棒土和伊利石还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如制成茶壶、茶杯、碗碟等陶瓷日用品时,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可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异味,符合现代人对健康养生的追求。3、本专利技术的坭兴陶原料配方中还加入贝壳粉,不仅可以提高坯料的可塑性,还对沙门氏菌、黄色葡萄糖菌等细菌具有显著抗菌抑菌效果,贝壳粉还能吸收空气中的甲醛、苯等有害物质。4、本专利技术在坭兴陶制品的原料配方中还加入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将二氧化钛和氧化锌负载在羟基磷灰石上使得坭兴陶制品能长期有效地高效抑制和灭杀细菌,抑制霉菌的产生。5、本专利技术在坭兴陶制品烧制过程中还加入松香酯、氧化钇和氧化镁组成烧结助剂,能抵消或者缓冲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剧烈收缩,促进坭兴陶烧结致密化及提高窑变率。6、本专利技术的坭兴陶制品中加入珍珠母要成分为贝壳硬蛋白和碳酸钙的含量在92%左右,还含铝、铜、铁、镁、锰、钠、锌、硅、钛等金属元素,不仅能够提高坯料的可塑性,还具有很好的抗菌抑菌效果。7、本专利技术在坭兴陶制品烧制过程中加入椰壳、板栗壳和剑麻渣组成的窑变材料,能抵消或者缓冲制品在烧制过程中产生的剧烈收缩,从而防止制品烧裂,大大提高成品率,且椰壳、板栗壳和剑麻渣烧制后能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可除去室内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及异味。8、本专利技术方法制备的坭兴陶制品成品率达到95%以上,窑变率达到80%以上,还具有加工工艺简单、生产效率高、原料来源广泛、成本较低等优点,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值得大力推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该强调的是,下述说明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为了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及其应用。实施例1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茶壶,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东泥60份、西泥65份、凹凸棒土15份、伊利石8份、珍珠母7份、贝壳粉10份、羟基磷灰石2份、二氧化钛1份、氧化锌2份、烧结助剂4份和椰壳窑变材料8份。所述烧结助剂由重量比为1:2:5的松香酯、氧化钇和氧化镁组成。所述东泥和西泥先经过如下预处理而得:用球磨机将风化后的东泥和西泥分别粉碎至20目后并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陈腐15天后,即可得上述东泥和西泥。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茶壶的加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按照上述重量份数比称取各原料,将东泥、西泥、凹凸棒土、伊利石、珍珠母、贝壳粉、羟基磷灰石、二氧化钛和氧化锌加入粉碎机,粉碎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东泥50‑80份、西泥50‑70份、凹凸棒土10‑20份、伊利石5‑10份、珍珠母5‑10份、贝壳粉5‑10份、羟基磷灰石1‑3份、二氧化钛0.5‑1.5份、氧化锌1‑3份、烧结助剂3‑5份和窑变材料5‑10份。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东泥50-80份、西泥50-70份、凹凸棒土10-20份、伊利石5-10份、珍珠母5-10份、贝壳粉5-10份、羟基磷灰石1-3份、二氧化钛0.5-1.5份、氧化锌1-3份、烧结助剂3-5份和窑变材料5-10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由松香酯、氧化钇和氧化镁组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烧结助剂中松香酯、氧化钇和氧化镁的重量比为1:1-3:5-10。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窑变材料包括椰壳、板栗壳和剑麻渣。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椰壳、板栗壳和剑麻渣的含水率≤8%。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其特征在于:所述东泥和西泥先经过如下预处理而得:用球磨机将风化后的东泥和西泥分别粉碎至20-40目后并在上面覆盖塑料薄膜,陈腐10-20天后,即可得本发明所使用的东泥和西泥。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养生抗菌坭兴陶制品的加工方法,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毅
申请(专利权)人:钦州市窑宝坭兴陶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