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樊风成专利>正文

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8597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包括组合弹簧一、挡板二、伸缩杆、固定螺栓、液压力杆、轴承以及滚轮,组合弹簧一前端分别与U型板二内侧相连接,挡板二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二后端相连接,伸缩杆左端与U型板一下端相连接,伸缩杆右端与U型板二下端相连接,固定螺栓分别安装在孔槽内,该设计实现了移动架可以自由调节大小以及对计算机主机进行固定的功能,液压力杆上端安装在凹槽二内,液压力杆下端安装在轴承中心内,轴承安装在固定块二内,该设计实现了移动架减震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减震效果好,方便移动,可靠性高。

A computer host mobile rack

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mobile rack for a computer main engine, which comprises a combined spring, a baffle, a telescopic rod, a fixed bolt, a hydraulic pressure bar, a bearing and a roller. The front end of the combined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inner sides of the U-shaped plate, the back end of the baff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back ends of the combined spring, and the left end of the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U-shaped plate. The telescopic rod is connected with the two lower ends of the U-shaped plate, and the fixed bolts are respectively installed in the grooves.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function that the mobile frame can adjust freely and fix the main computer. The upper end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installed in the groove 2, the lower end of the hydraulic rod is installed in the center of the bearing, and the bearing is installed. In the second fixed block, the design realizes the function of vibration reduction of the mobile frame.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good stability, good shock absorption effect, convenient movement and high reliabi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
本技术是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属于计算机

技术介绍
在CN204420464U专利中,计算机主机的移动架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之处,第一,该计算机主机的移动架不能根据不同大小尺寸的计算机主机进行调节,第二,该计算机主机的移动架对计算机主机的固定效果不明显,第三,该计算机主机的移动架在移动的过程中没有设置减震的措施。因此,急需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来解决以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减震效果好,方便移动,可靠性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包括U型板一、伸缩支撑机构、U型板二以及减震移动机构,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与U型板二内侧,所述U型板二下端与U型板一下端相连接,所述减震移动机构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与U型板二下端,所述伸缩支撑机构包括组合弹簧一、挡板一、组合弹簧二、挡板二、伸缩杆、孔槽、空腔、方形杆、凹槽一以及固定螺栓,所述组合弹簧一前端分别与U型板二内侧相连接,所述挡板一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一后端相连接,所述组合弹簧二前端分别与U型板一内侧相连接,所述挡板二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二后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左端与U型板一下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右端与U型板二下端相连接,所述孔槽分别开设在U型板一下端左侧与右侧内,所述空腔开设在U型板一下端内,所述方形杆右端分别与U型板二下端左侧相连接,所述凹槽一分别开设在方形杆前端与后端内,所述固定螺栓分别安装在孔槽内,所述减震移动机构包括固定块一、凹槽二、液压力杆、轴承、固定块二以及滚轮,所述固定块一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与U型板二下端,所述凹槽二开设在固定块一下端内,所述液压力杆上端安装在凹槽二内,所述液压力杆下端安装在轴承中心内,所述轴承安装在固定块二内,所述固定块二通过连杆与滚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组合弹簧一、挡板一、组合弹簧二、挡板二、孔槽、方形杆以及固定螺栓均为两组,两组所述组合弹簧一规格相同,两组所述挡板一规格相同,两组所述组合弹簧二规格相同,两组所述挡板二规格相同,两组所述孔槽规格相同,两组所述方形杆规格相同,两组所述固定螺栓规格相同,所述伸缩杆共为五组,五组所述伸缩杆规格相同,所述固定块一、凹槽二、液压力杆、轴承、固定块二以及滚轮均为四组,四组所述固定块一规格相同,四组所述凹槽二规格相同,四组所述液压力杆规格相同,四组所述轴承规格相同,四组所述固定块二规格相同,四组所述滚轮规格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挡板一与挡板二前端面粘贴有橡胶防滑条。进一步地,所述凹槽一与凹槽二内侧均开设有螺纹,所述液压力杆上端环形侧面开设有螺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块一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U型板一与U型板二下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的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因本技术添加了组合弹簧一、挡板一、组合弹簧二、挡板二、伸缩杆、孔槽、空腔、方形杆、凹槽一以及固定螺栓,该设计实现了移动架可以自由调节大小以及对计算机主机进行固定的功能,通过方形杆与固定螺栓设置,可以自由的根据计算机大小尺寸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同时,组合弹簧一、挡板一、组合弹簧二以及挡板二设置,可以对计算机进行固定,防止计算机滑动,解决了原移动架不能进行大小调节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固定块一、凹槽二、液压力杆、轴承、固定块二以及滚轮,该设计实现了移动架减震的功能,在移动的过程中,路面不平产生颠簸进行减震消能,从而保护了计算机主机,解决了原移动架不能减震的问题。因本技术添加了凹槽一与凹槽二,该设计方便了固定螺栓与液压力杆固定,因本技术添加了轴承,该设计方便了滚轮转动,本技术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减震效果好,方便移动,可靠性高。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中伸缩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中A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中减震移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U型板一、2-伸缩支撑机构、3-U型板二、4-减震移动机构、21-组合弹簧一、22-挡板一、23-组合弹簧二、24-挡板二、25-伸缩杆、26-孔槽、27-空腔、28-方形杆、29-凹槽一、210-固定螺栓、41-固定块一、42-凹槽二、43-液压力杆、44-轴承、45-固定块二、46-滚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图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包括U型板一1、伸缩支撑机构2、U型板二3以及减震移动机构4,伸缩支撑机构2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内侧,U型板二3下端与U型板一1下端相连接,减震移动机构4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下端。伸缩支撑机构2包括组合弹簧一21、挡板一22、组合弹簧二23、挡板二24、伸缩杆25、孔槽26、空腔27、方形杆28、凹槽一29以及固定螺栓210,组合弹簧一21前端分别与U型板二3内侧相连接,挡板一22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一21后端相连接,组合弹簧二23前端分别与U型板一1内侧相连接,挡板二24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二23后端相连接,伸缩杆25左端与U型板一1下端相连接,伸缩杆25右端与U型板二3下端相连接,孔槽26分别开设在U型板一1下端左侧与右侧内,空腔27开设在U型板一1下端内,方形杆28右端分别与U型板二3下端左侧相连接,凹槽一29分别开设在方形杆28前端与后端内,固定螺栓210分别安装在孔槽26内,该设计实现了移动架可以自由调节大小以及对计算机主机进行固定的功能,通过方形杆28与固定螺栓210设置,可以自由的根据计算机主机大小尺寸进行调节,方便了使用,同时,组合弹簧一21、挡板一22、组合弹簧二23以及挡板二24设置,可以对计算机主机进行固定,防止计算机主机滑动。减震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块一41、凹槽二42、液压力杆43、轴承44、固定块二45以及滑轮46,固定块一41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下端,凹槽二42开设在固定块一41下端内,液压力杆43上端安装在凹槽二42内,液压力杆43下端安装在轴承44中心内,轴承44安装在固定块二45内,固定块二45通过连杆与滑轮46相连接,该设计实现了移动架减震的功能,在移动的过程中,路面不平产生颠簸进行减震消能,从而保护了计算机主机。组合弹簧一21、挡板一22、组合弹簧二23、挡板二24、孔槽26、方形杆28以及固定螺栓210均为两组,两组组合弹簧一21规格相同,两组挡板一22规格相同,两组组合弹簧二23规格相同,两组挡板二24规格相同,两组孔槽26规格相同,两组方形杆28规格相同,两组固定螺栓210规格相同,伸缩杆25共为五组,五组伸缩杆25规格相同,固定块一41、凹槽二42、液压力杆43、轴承44、固定块二45以及滑轮46均为四组,四组固定块一41规格相同,四组凹槽二42规格相同,四组液压力杆43规格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包括U型板一(1)、伸缩支撑机构(2)、U型板二(3)以及减震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机构(2)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内侧,所述U型板二(3)下端与U型板一(1)下端相连接,所述减震移动机构(4)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下端;所述伸缩支撑机构(2)包括组合弹簧一(21)、挡板一(22)、组合弹簧二(23)、挡板二(24)、伸缩杆(25)、孔槽(26)、空腔(27)、方形杆(28)、凹槽一(29)以及固定螺栓(210),所述组合弹簧一(21)前端分别与U型板二(3)内侧相连接,所述挡板一(22)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一(21)后端相连接,所述组合弹簧二(23)前端分别与U型板一(1)内侧相连接,所述挡板二(24)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二(23)后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5)左端与U型板一(1)下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5)右端与U型板二(3)下端相连接,所述孔槽(26)分别开设在U型板一(1)下端左侧与右侧内,所述空腔(27)开设在U型板一(1)下端内,所述方形杆(28)右端分别与U型板二(3)下端左侧相连接,所述凹槽一(29)分别开设在方形杆(28)前端与后端内,所述固定螺栓(210)分别安装在孔槽(26)内;所述减震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块一(41)、凹槽二(42)、液压力杆(43)、轴承(44)、固定块二(45)以及滚轮(46),所述固定块一(41)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下端,所述凹槽二(42)开设在固定块一(41)下端内,所述液压力杆(43)上端安装在凹槽二(42)内,所述液压力杆(43)下端安装在轴承(44)中心内,所述轴承(44)安装在固定块二(45)内,所述固定块二(45)通过连杆与滚轮(46)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计算机主机移动架,包括U型板一(1)、伸缩支撑机构(2)、U型板二(3)以及减震移动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支撑机构(2)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内侧,所述U型板二(3)下端与U型板一(1)下端相连接,所述减震移动机构(4)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下端;所述伸缩支撑机构(2)包括组合弹簧一(21)、挡板一(22)、组合弹簧二(23)、挡板二(24)、伸缩杆(25)、孔槽(26)、空腔(27)、方形杆(28)、凹槽一(29)以及固定螺栓(210),所述组合弹簧一(21)前端分别与U型板二(3)内侧相连接,所述挡板一(22)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一(21)后端相连接,所述组合弹簧二(23)前端分别与U型板一(1)内侧相连接,所述挡板二(24)后端分别与组合弹簧二(23)后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5)左端与U型板一(1)下端相连接,所述伸缩杆(25)右端与U型板二(3)下端相连接,所述孔槽(26)分别开设在U型板一(1)下端左侧与右侧内,所述空腔(27)开设在U型板一(1)下端内,所述方形杆(28)右端分别与U型板二(3)下端左侧相连接,所述凹槽一(29)分别开设在方形杆(28)前端与后端内,所述固定螺栓(210)分别安装在孔槽(26)内;所述减震移动机构(4)包括固定块一(41)、凹槽二(42)、液压力杆(43)、轴承(44)、固定块二(45)以及滚轮(46),所述固定块一(41)分别安装在U型板一(1)与U型板二(3)下端,所述凹槽二(42)开设在固定块一(41)下端内,所述液压力杆(43)上端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风成
申请(专利权)人:樊风成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