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华大学专利>正文

除霾装置和车辆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5530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8: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除霾装置和车辆,涉及除霾技术领域。该除霾装置包括水源模块、气源模块、输出模块、尾部循环模块和集水模块。水源模块包括水箱和隔膜泵,气源模块包括气罐和减压阀,输出模块包括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用于除去车辆周围的雾霾,第二喷头与尾部循环模块连接,对车辆尾气进行沉降除霾。尾部循环模块与集水模块连接,集水模块通过第二导水管与水箱连接,第二导水管上设有过滤器。该除霾装置采用水气结合,有效地将空气与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及粉尘沉降,除霾的同时还能将尾气水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实用性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

Except haze installations and vehicles.

The haze removing device and vehicle provided by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 to the field of haze removal technology. The device comprises a water source module, a gas source module, an output module, a tail circulation module and a water collecting module. The water source module comprises a water tank and a diaphragm pump, and the air source module comprises an air tank and a pressure reducing valve, and the output module comprises a spray device, and the spray device comprises a first nozzle and a second spray head. The first sprinkler is used to remove the haze around the vehicle, and the second sprink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rear circulation module to settle and remove the haze from the vehicle exhaust. The tail circulation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collecting module, and the water collecting module is connected with the water tank through the second aqueduct, and a filter is arranged on the second aqueduct. The device combines water and gas to effectively settle harmful particles and dust in the air and tail gas, and recycles the tail gas water while removing the haze, thus saving energy, having strong practicability and effectively improving the air qualit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除霾装置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除霾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除霾装置和车辆。
技术介绍
霾的组成成分包括数百种大气化学颗粒物质,其中有害健康的主要是直径小于10微米的气溶胶粒子,如矿物颗粒物、海盐、硫酸盐、硝酸盐、有机气溶胶粒子、燃料和汽车废气等。雾霾形成有三个要素:一是生成颗粒性扬尘的物理基源;二是运动差造成扬尘;三是扬尘基源和运动差过程集聚在一定空间范围内,颗粒最终与水分子结核集聚成霾。雾霾是特定气候条件与人类活动相互作用的结果。高密度人口的经济及社会活动必然会排放大量细颗粒物(PM2.5),一旦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形成雾霾现象。雾霾给气候、环境、健康、经济等方面均会造成显著的负面影响,例如引起城市大气酸雨、光化学烟雾现象,导致大气能见度下降,阻碍空中、水面和陆面交通;提高死亡率、使慢性病加剧、使呼吸系统及心脏系统疾病恶化,改变肺功能及结构、影响生殖能力、改变人体的免疫结构,诱发心理抑郁等。机动车的尾气是雾霾颗粒组成的最主要的成分,传统的尾气处理采用活性炭等吸附材料过滤吸附的方式,对过滤吸附材料消耗较大,且材料易碎、体积较大,占用空间。某些传统装置对于使用环境有一定要求,在潮湿环境下不可使用。对于重点雾霾区,传统方式用雾炮车喷洒水雾降霾,治霾范围有限,治理的时间有限、且成本较高。有鉴于此,设计制造出一种除霾装置,能够较为全面地治理大范围雾霾天气、有效地减少大气污染、并改善空气质量是目前除霾
中急需改善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霾装置,采用水气结合,利用与雾霾颗粒等粒径大小的水雾分子,有效地将空气与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及粉尘沉降,除霾的同时还能将尾气水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实用性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本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车辆,包括上述的除霾装置,通过喷出与雾霾颗粒粒径相近的水滴,对空气与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及粉尘沉降。既能对车辆尾气除霾并将尾气水循环利用,同时还能对车辆附近的空气进行除霾。利用车辆的移动性,真正地实现了以小范围带动大范围除霾,达到了较为全面地治理大范围雾霾天气的目的,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本技术改善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除霾装置,所述除霾装置包括水源模块、气源模块、输出模块、尾部循环模块和集水模块。所述水源模块包括水箱和隔膜泵,所述气源模块包括气罐和减压阀,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第一导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上设有所述隔膜泵;所述气罐与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有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尾部循环模块连接,所述尾部循环模块与所述集水模块连接,所述集水模块通过第二导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上设有过滤器。进一步地,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水流通道和气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水流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导水管连接,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进口,所述第一气流进口与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混合通孔,所述混合通孔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孔与所述水流通道连通。进一步地,所述隔板上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调节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压力。进一步地,所述尾部循环模块包括蜂窝通道,所述蜂窝通道与所述第二喷头连接。所述蜂窝通道的一端设有尾气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尾气排放口,所述蜂窝通道内部设有多个反射突点,用于降低气流噪音。进一步地,所述蜂窝通道外部设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有利于提高冷凝效率。进一步地,所述蜂窝通道的底部设有集水器,所述集水器与所述水箱连通;所述集水器与所述蜂窝通道通过集水管连通,所述集水管的管壁倾斜设置。进一步地,所述水箱安装有报警器、第一水位传感器、第二水位传感器和溢流管,所述报警器与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连接;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水箱中的水位低于第一预设水位,所述报警器启动报警,所述除霾装置停止工作。所述第一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水箱中的水位处于所述第一预设水位和第二预设水位之间,所述报警器启动报警,提示补充水源。所述第二水位传感器检测到所述水箱中的水位高于所述第二预设水位,所述溢流管将多余水排出。进一步地,所述水箱的底部设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上设有排污阀。进一步地,所述除霾装置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分别与所述水源模块、所述气源模块、所述输出模块、所述尾部循环模块和所述集水模块连接,实现所述除霾装置的自动控制。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辆,包括尾气排放装置和上述的除霾装置,所述除霾装置与所述尾气排放装置连接,同时对车辆尾气及车辆周围的空气进行沉降除霾。本技术提供的除霾装置和车辆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的除霾装置,包括水源模块、气源模块、输出模块、尾部循环模块和集水模块。输出模块包括喷雾装置,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用于除去车辆周围的雾霾,第二喷头与尾部循环模块连接,用于对车辆尾气进行沉降除霾。该除霾装置采用水气结合,利用与雾霾颗粒等粒径大小的水雾分子,有效地将空气与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及粉尘沉降,除霾的同时还能将尾气水循环利用,节约能源,实用性强,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本技术提供的车辆,包括尾气排放装置和上述的除霾装置,除霾装置与尾气排放装置连接,通过除霾装置喷出与雾霾颗粒粒径相近的水滴,对空气与尾气中的有害颗粒及粉尘沉降。既能对车辆尾气除霾并将尾气水循环利用,同时还能对车辆附近的空气进行除霾。利用车辆的移动性,真正地实现了以小范围带动大范围除霾,达到了较为全面地治理大范围雾霾天气的目的,实用性强,具有极大的推广应用价值。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除霾装置的组成框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除霾装置的喷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除霾装置的蜂窝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的除霾装置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标:100-除霾装置;110-水源模块;101-第一导水管;103-第二导水管;111-水箱;1101-入水口;1103-出水口;1105-溢流管;1107-排污管;1109-排污阀;115-第一水位传感器;117-第二水位传感器;113-隔膜泵;120-气源模块;121-充气泵;123-气罐;125-减压阀;130-输出模块;131-喷雾装置;1301-壳体;1303-隔板;1305-底壁;1307-喷雾孔;133-第一喷头;135-第二喷头;137-气流通道;1371-第一气流进口;1373-混合通孔;1375-挡板;139-水流通道;1391-进水口;140-尾部循环模块;141-蜂窝通道;143-尾气进气口;145-尾气排放口;1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霾装置包括水源模块、气源模块、输出模块、尾部循环模块和集水模块;所述水源模块包括水箱和隔膜泵,所述气源模块包括气罐和减压阀,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第一导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上设有所述隔膜泵;所述气罐与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有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尾部循环模块连接,所述尾部循环模块与所述集水模块连接,所述集水模块通过第二导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上设有过滤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除霾装置包括水源模块、气源模块、输出模块、尾部循环模块和集水模块;所述水源模块包括水箱和隔膜泵,所述气源模块包括气罐和减压阀,所述输出模块包括喷雾装置,所述喷雾装置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水箱与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第一导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导水管上设有所述隔膜泵;所述气罐与所述第一喷头、所述第二喷头通过导气管连接,所述导气管上设有所述减压阀;所述第二喷头与所述尾部循环模块连接,所述尾部循环模块与所述集水模块连接,所述集水模块通过第二导水管与所述水箱连接,所述第二导水管上设有过滤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雾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有水流通道和气流通道,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通过隔板隔开;所述水流通道包括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导水管连接,所述气流通道包括第一气流进口,所述第一气流进口与所述导气管连接,所述隔板上设有混合通孔,所述混合通孔连通所述水流通道和所述气流通道;所述壳体上远离所述进水口的一端设有喷雾孔,所述喷雾孔与所述水流通道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上靠近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设有挡板,所述挡板用于调节所述气流通道内的气流压力。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除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尾部循环模块包括蜂窝通道,所述蜂窝通道与所述第二喷头连接;所述蜂窝通道的一端设有尾气进气口,另一端设有尾气排放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莉刘晓辉薛洋张晨滢严德广肖英黄红豪
申请(专利权)人:西华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