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堃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523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7: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包括推送杆、把手、电极插头、多腔管,所述把手穿套在所述推送杆上,所述电极插头连接在把手的下方,所述多腔管的近端外部设有导丝腔入口、清洗液腔入口和造影液腔入口,多腔管的内部设有导丝腔,所述导丝腔内设有导丝,导丝腔的近端与所述导丝腔入口相连,导丝腔的上方设有刀丝腔,所述刀丝腔内设有刀丝,所述刀丝的近端与推送杆固定连接,刀丝与电极插头触接,刀丝腔与导丝腔交界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造影液腔和清洗液腔,总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率低。

A new needle knife for bile duct intubation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new needle knife for biliary duct intubation, which comprises a push rod, a handle, an electrode plug and a multi-cavity tube. The handle is sleeved on the push rod, and the electrode plug is connected below the handle. The near end of the multi-cavity tube is provided with an inlet of a guide wire cavity, an inlet of a cleaning liquid cavity and a contrast fluid cavity. The inner part of the multi-cavity tube is provided with a guide wire cavity,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guide wire cavity is connected with the inlet of the guide wire cavity, the upper part of the guide wire cavity is provided with a knife wire cavity,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knife wir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push rod, the knife wire is contacted with the electrode plug, the knife wire cavity and the guide wire cavity. In sho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structure, convenient use, high success rate of intubation, small injury and low complication rat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
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
技术介绍
选择插管成功是ERCP诊疗活动的前提条件,对插管困难者用针状刀行十二指肠乳头预切开或“开窗”术明显提高了插管的成功率(99.8%)。导丝是诊断和治疗性ERCP的基础,是用来实现和维持进入胰胆管状态以及植入更换其它附件的工具。在困难性插管中更凸显其重要作用,某些病例在行预切开或“开窗”后插管仍困难,此时就需要导丝的超选。导丝插入括约肌切开刀行胆道插管可以降低ERCP术后胰腺炎的风险HJ。但是以往的针状刀过不了导丝,限制了后续的操作。普通针状刀对插管困难的病例行预切开或“开窗”时见胆管征象后即需要试探插管而不易再继续切开,否则穿孔几率增加。此时常有两种处理方式:一为收回刀丝后用针状刀在切开处试探插管,成功则注入造影剂透视观察,这种方式损伤较大,探查的过程中容易并发穿孔出血等并发症,且不正确的注人造影剂将增加胰腺炎的发生率;二为退出针状刀换用装有导丝的弓形刀或造影导管选择插管,此举交换附件浪费时间及过多使用了一次性附件,增加了患者经济负担。同时,某些困难插管的病例,成功的机会就那么一次,加上切开后解剖的改变,视野不清,在位置显露的瞬间必须实现“进入通道”及留置导丝以保证操作能继续。很多时候,交换附件则错过了最好的插管时机,再次寻找胆管开口就很艰难。而且,普通针状刀电凝止血时要退回刀丝才能注入液体冲洗暴露出血点,但是当再次伸出刀丝准备电凝出血灶时视野又被周围的渗血模糊了,盲目过度的电凝将增加并发症(如术后发生过度电凝处溃疡形成致迟发出血),甚至发生十二指肠穿孔等。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具有增加插管成功率、提高疗效、减少损伤和降低了并发症等优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包括推送杆、把手、电极插头、多腔管,所述把手穿套在所述推送杆上,所述电极插头连接在把手的下方,所述多腔管的近端外部设有导丝腔入口、清洗液腔入口和造影液腔入口,多腔管的内部设有导丝腔,所述导丝腔内设有导丝,导丝腔的近端与所述导丝腔入口相连,导丝腔的上方设有刀丝腔,所述刀丝腔内设有刀丝,所述刀丝的近端与推送杆固定连接,刀丝与电极插头触接,刀丝腔与导丝腔交界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造影液腔和清洗液腔,所述造影液腔和清洗液腔的近端分别与所述清洗液腔入口和造影液腔入口相连。进一步的,所述清洗液腔的侧壁上还设有侧孔,方便快速冲洗,其中清洗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或%的去甲肾上腺溶液。进一步的,所述多腔管的远端头呈抛光圆弧状,在减少对组织的损伤。进一步的,所述多腔管的远端设有显影标记,显影标记使得刀丝在光学下和X射线下均可见,在手术中医生能准确判断刀丝的位置,防止误切或过切。进一步的,所述导丝和刀丝可自由伸缩,并可伸出所述多腔管的远端外部,可在切开瞬间抓住有利时机推出导丝实现成功插管,避免了过多的使用一次性附件,即提高了疗效也减少了医疗费用。进一步的,所述导丝采用斑马导丝,斑马导丝具有超滑及弹性易曲的引导头端,由于卷曲导丝兼具有刚性及柔韧性,其寻腔性能提高,与普通针状刀直接插管相比,在减少对组织损伤的同时又有利于通过扭曲严重的胆管狭窄。进一步的,所述推送杆的正面上设有可视槽,便于查看刀丝的进退情况。本技术的工作方法为:在操作之前,先将导丝从导丝腔入口插入导丝腔,使得导丝接近导丝腔远端但不要露出,当针状刀利用刀丝切开成功后,插入导丝并在透视下根据导丝的走向判断插管是否成功,成功则通过造影液腔入口向造影液腔注入造影液显影;当切开后遇见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时,可通过向后拉动推送杆收回刀丝并推进导丝继续进行插管,成功后注入造影剂显影,对于术中切缘渗血者通过清洗液腔入口向清洗液腔注入生理盐水或8%的去甲肾上腺溶液进行冲洗,同时利用针状刀电凝止血。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新型针状刀尤其适用于插管困难患者,可在切开瞬间抓住有利时机推出导丝实现成功插管,避免了过多的使用一次性附件,即提高了疗效也减少了医疗费用。其中,利用具有超滑及弹性易曲的斑马导丝进行超选,与普通针状刀直接插管相比,在减少对组织损伤的同时又有利于通过扭曲严重的胆管狭窄。同时,本技术在电凝止血时,可以一边持续的注入液体冲洗以保持视野清晰,一边保留刀丝露出末端直视下电凝止血,故其止血效果优于普通针状刀,并发症减少。总之,本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插管成功率高、损伤小且并发症率低。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图1的A-A剖视图;图3是本技术图2的B-B剖视图。其中,1-推送杆、2-把手、3-电极插头、4-多腔管、5-导丝腔入口、6-清洗液腔入口、7-造影液腔入口、8-导丝腔、9-导丝、10-刀丝腔、11-刀丝、12-清洗液腔、13-造影液腔、14-侧孔、15-显影标记、16-可视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便于对本技术实施例的理解,下面结合附图1-3做进一步的解释说明,实施例并不构成对本技术实施例的限定。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包括推送杆1、把手2、电极插头3、多腔管4,把手2穿套在推送杆1上,其中,推送杆1的正面上设有可视槽16,便于查看刀丝的进退情况。电极插头3连接在把手2的下方,多腔管4的近端外部设有导丝腔入口5、清洗液腔入口6和造影液腔入口7,其中,多腔管4的远端头呈抛光圆弧状,在减少对组织的损伤,多腔管4的远端设有显影标记15,显影标记使得刀丝在光学下和X射线下均可见,在手术中医生能准确判断刀丝的位置,防止误切或过切。多腔管4的内部设有导丝腔8,导丝腔8内设有导丝9,其中,导丝9采用斑马导丝,斑马导丝具有超滑及弹性易曲的引导头端,由于卷曲导丝兼具有刚性及柔韧性,其寻腔性能提高,与普通针状刀直接插管相比,在减少对组织损伤的同时又有利于通过扭曲严重的胆管狭窄。导丝腔8的近端与导丝腔入口5相连,导丝腔8的上方设有刀丝腔10,刀丝腔10内设有刀丝11,其中,导丝9和刀丝11可自由伸缩,并可伸出多腔管4的远端外部,可在切开瞬间抓住有利时机推出导丝实现成功插管,避免了过多的使用一次性附件,即提高了疗效也减少了医疗费用。刀丝11的近端与推送杆1固定连接,刀丝11与电极插头3触接,刀丝腔10与导丝腔8交界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造影液腔13和清洗液腔12,如图3所示,清洗液腔12的侧壁上还设有侧孔14,方便快速冲洗,其中清洗液可选用生理盐水或8%的去甲肾上腺溶液。造影液腔13和清洗液腔12的近端分别与清洗液腔入口6和造影液腔入口7相连。本实施例的工作方法为:在操作之前,先将导丝9从导丝腔入口5插入导丝腔8,使得导丝9接近导丝腔远端但不要露出,当针状刀利用刀丝11切开成功后,插入导丝9并在透视下根据导丝9的走向判断插管是否成功,成功则通过造影液腔入口7向造影液腔13注入造影液显影;当切开后遇见选择性胆管插管困难患者时,可通过向后拉动推送杆1收回刀丝11并推进导丝9继续进行插管,成功后注入造影剂显影,对于术中切缘渗血者通过清洗液腔入口6向清洗液腔12注入生理盐水或8%的去甲肾上腺溶液进行冲洗,同时利用针状刀电凝止血。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1)、把手(2)、电极插头(3)、多腔管(4),所述把手(2)穿套在所述推送杆(1)上,所述电极插头(3)连接在把手(2)的下方,所述多腔管(4)的近端外部设有导丝腔入口(5)、清洗液腔入口(6)和造影液腔入口(7),多腔管(4)的内部设有导丝腔(8),所述导丝腔(8)内设有导丝(9),导丝腔(8)的近端与所述导丝腔入口(5)相连,导丝腔(8)的上方设有刀丝腔(10),所述刀丝腔(10)内设有刀丝(11),所述刀丝(11)的近端与推送杆(1)固定连接,刀丝(11)与电极插头(3)触接,刀丝腔(10)与导丝腔(8)交界处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造影液腔(13)和清洗液腔(12),所述造影液腔(13)和清洗液腔(12)的近端分别与所述清洗液腔入口(6)和造影液腔入口(7)相连;所述清洗液腔(12)的侧壁上还设有侧孔(14);所述多腔管(4)的远端头呈抛光圆弧状;所述多腔管(4)的远端设有显影标记(15);所述导丝(9)和刀丝(11)可自由伸缩,并可伸出所述多腔管(4)的远端外部;所述导丝(9)采用斑马导丝;所述推送杆(1)的正面上设有可视槽(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胆管插管的新型针状刀,其特征在于,包括推送杆(1)、把手(2)、电极插头(3)、多腔管(4),所述把手(2)穿套在所述推送杆(1)上,所述电极插头(3)连接在把手(2)的下方,所述多腔管(4)的近端外部设有导丝腔入口(5)、清洗液腔入口(6)和造影液腔入口(7),多腔管(4)的内部设有导丝腔(8),所述导丝腔(8)内设有导丝(9),导丝腔(8)的近端与所述导丝腔入口(5)相连,导丝腔(8)的上方设有刀丝腔(10),所述刀丝腔(10)内设有刀丝(11),所述刀丝(11)的近端与推送杆(1)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堃尹雪任早亮梁永生
申请(专利权)人:李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