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智能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471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3 17: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智能大棚,包括由大棚支架和塑料膜构成的棚体,所述棚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依次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喷雾头与喷淋头,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水管的两侧分别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温湿度检测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一日光灯,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光照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二日光灯,沿所述大棚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上均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智能大棚能够自动检测并调节室内的温湿度、光照强度和光照时间,利用太阳能供电,环保又经济。

An ecological Intelligent Greenhous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intelligent greenhouse, which comprises a shed body composed of a greenhouse bracket and a plastic membrane. The upper part of the shed body is fixedly provided with a water pipe, and a plurality of spray heads and sprinkling heads are arranged at intervals between the water pipes. A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sensor and a light sensor are arranged inside the shed on one side of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detection sensor and fixed side by side with a plurality of suspended first fluorescent lamps. The inside of the shed is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a plurality of suspended second fluorescent lamps fixed side by side with the light sensor and arranged side by side with the greenhouse. A plurality of columns are arranged, and solar panels are fixed on the columns. The intelligent greenhouse can automatically detect and adjust indoor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illumination intensity and illumination time, utilize solar energy to supply power, and is environmentally friendly and economical.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智能大棚
本技术属于生态农业
,具体涉及一种生态智能大棚。
技术介绍
生态农业简称ECO,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高效农业。它要求把发展粮食与多种经济作物生产,发展大田种植与林、牧、副、渔业,发展大农业与第二、三产业结合起来,利用传统农业精华和现代科技成果,通过人工设计生态工程、协调发展与环境之间、资源利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形成生态上与经济上两个良性循环,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近年来,温室蔬菜、水果的种植在我国迅速发展起来,各种农业温室规模不断扩大,农业温室的面积已占世界首位。而为了提高蔬果的产量和品质,严格控制温室内的温度与湿度则是重中之重,另外,在南方多阴雨气候环境下,对于需要充足光照的温室蔬菜、水果而言如何补充光照也是现有的大棚面临的技术问题。但现有的大棚中,对此的掌控并不是很好,使用人工进行监控十分不便,智能化低,例如保温层还需要工人来进行覆盖或者是拉开。为此,希望有一种生态农业用智能大棚来克服或至少减轻上述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生态智能大棚,所述生态智能大棚能够检测温湿度以及光照量,并能够根据情况自动调节温湿度或补充光照。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生态智能大棚,包括由大棚支架和塑料膜构成的棚体,所述棚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依次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喷雾头与喷淋头,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水管的两侧分别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温湿度检测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一日光灯,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光照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二日光灯,沿所述大棚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上均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喷雾头、喷淋头、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第一日光灯、第二日光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大棚两侧的地面上分别固定有滑轨,所述大棚的外部的顶部固定有可电动伸缩的主支架,所述主支架包括位于所述主支架中部的中间圆柱体及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中间圆柱体两侧的多段均可相对于中间圆柱体拉伸或收缩的可伸缩圆柱体,沿所述主支架向所述大棚两侧的滑轨处分别延伸有辅助支架,所述可伸缩圆柱体、中间圆柱体上均固定有所述辅助支架,所述辅助支架及主支架上固设有可同步伸缩的隔热层,所述主支架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大棚支架及所述辅助支架均为部分圆型或部分椭圆型。进一步地,所述大棚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风机,所述风机上设置有加热器,所述风机、加热器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机、单片机中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至少具有以下优点:1、本技术所述的生态智能大棚,其安装有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及控制装置,能够自动检测并调节大棚内部的温度、湿度以及光照强度。2、本技术的生态智能大棚,其利用太阳能供电,经济环保。3、本技术的生态智能大棚,其上部设置有能够智能开启或关闭的隔热层,所述隔热层能够调节大棚室内的温度。4、本技术的生态智能大棚,其内部安装有智能控制开关的风机以及加热器,能自动调节大棚室内的温度及湿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所述生态智能大棚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所述连接有辅助支架的主支架的侧面示意图。其中,1-棚体;2-主支架;3-辅助支架;4-水管;5-喷雾头;6-温湿度检测传感器;7-光照传感器;8-第一日光灯;9-第二日光灯;10-风机;11-加热器;12-滑轨;13-立柱;14-太阳能电池板;21-可伸缩圆柱体;22-中间圆柱体。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述,以下实施例只是描述性的,不是限定性的,不能以此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如图1所示,一种生态智能大棚,包括由大棚支架和塑料膜构成的棚体1,所述棚体1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水管4,所述水管4上依次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喷雾头5与喷淋头(未示出),所述棚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水管4的两侧分别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6和光照传感器7,所述棚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温湿度检测传感器6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一日光灯8,所述棚体1的内部位于所述光照传感器7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二日光灯9,沿所述大棚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立柱13,所述立柱13上均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14,所述喷雾头5、喷淋头、温湿度检测传感器6、光照传感器7、第一日光灯8、第二日光灯9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和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控制装置包括计算机、单片机中的一种,当所述温湿度检测传感器6检测到空气湿度不达标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喷雾头5开启,增加空气湿度,当所述光照传感器7检测到光强度或光照时间不足时,所述控制装置控制所述日光灯开启,补充温室内的光照,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天气情况自动设定所述第一日光灯8及第二日光灯9的光照强度,以满足作物的生长要求,所述控制装置还能够自动控制所述第一日光灯8及第二日光灯9的开启时间,以满足长日照作物的生长。所述控制装置能够根据人为设置的参数来自动定时开启所述喷淋头,已达到灌溉的要求。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用于给所述喷雾头5、喷淋头、温湿度检测传感器6、光照传感器7、第一日光灯8、第二日光灯9及控制装置供电。具体实施时,如图2所示,所述大棚的两侧的地面上分别固定有滑轨12,所述大棚的外部的顶部固定有可电动伸缩的主支架2,所述主支架2包括位于所述主支架中部的中间圆柱体22及对称地设置于所述中间圆柱体22两侧的多段均可相对于中间圆柱体22拉伸或收缩的可伸缩圆柱体21,沿所述主支架2向所述大棚两侧的滑轨12处分别延伸有辅助支架3,所述主支架2的可伸缩圆柱体、所述中间圆柱体22上均固定有所述辅助支架3,所述辅助支架3及主支架2上固设可同步伸缩的隔热层(未示出),所述主支架2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和控制装置相连接。所述大棚支架及所述辅助支架均为部分圆型或部分椭圆型。具体实施时,如图1所示,所述大棚的一端的内壁上设置有风机10,所述风机10上设置有加热器11,所述风机10、加热器11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和控制装置相连接。当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大棚内部温度或湿度过高时,所述主支架2伸展带动所述辅助支架3及隔热层同步展开,所述隔热层完全覆盖在所述大棚的上部,起到隔热的效果,同时打开大棚的开口,所述风机10由所述控制装置控制开启,降低所述大棚室内的温度或湿度。当所述控制装置检测到大棚内部温度过低时,所述主支架2伸展带动所述辅助支架3及隔热层同步收缩,所述控制装置会自动开启所述风机10及加热器11,给大棚内部升温。所述太阳能电池板14用于给所述主支架2、风机10、加热器11供电。具体实施时,所述大棚支架及所述辅助支架3均为部分圆形或部分椭圆形。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态智能大棚,包括由大棚支架和塑料膜构成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依次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喷雾头与喷淋头,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水管的两侧分别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温湿度检测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一日光灯,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光照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二日光灯,沿所述大棚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上均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喷雾头、喷淋头、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第一日光灯、第二日光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智能大棚,包括由大棚支架和塑料膜构成的棚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棚体的内部上方固定有水管,所述水管上依次等间隔设置有多个喷雾头与喷淋头,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水管的两侧分别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和光照传感器,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温湿度检测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一日光灯,所述棚体的内部位于所述光照传感器的一侧并排固定有多个悬空的第二日光灯,沿所述大棚的一侧并排设置有多个立柱,所述立柱上均固定有太阳能电池板,所述喷雾头、喷淋头、温湿度检测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第一日光灯、第二日光灯分别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和控制装置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棚两侧的地面上分别固定有滑轨,所述大棚的外部的顶部固定有可电动伸缩的主支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建栋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玉如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