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眼镜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21759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9: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鱼眼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贯通腔,所述镜筒于所述贯通腔中部设有配合面,于所述贯通腔下部设有承台;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包括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配合面对应的安装面,所述第一隔圈通过所述配合面可调节的固定在所述镜筒贯通腔内,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承台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镜片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至少第一镜片、第二隔圈和第二镜片,所述镜片组件设于第一腔体内,且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一隔圈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镜片顶止在所述承台上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缓解了镜筒内镜片和隔圈的应力,降低了鱼眼镜头镜片开胶、裂边的风险,节约了售后检修成本。

Fisheye len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fish-eye lens, which comprises a lens barrel, a through cavity is formed in the lens barrel, a matching surface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through cavity, and a cap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through cavity; a first separating ring comprises a side wall surface, and the side wall surfac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orresponding to the matching surface. A lens assembly includes at least a first lens, a second spacer and a second lens arranged from top to bottom, and the lens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vity, and the lens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avity. The first lens is closely contacted with the first spacer, and the second lens is at the top of the cap. The utility model alleviates the stress of the lens tube and the diaphragm, reduces the risk of glue opening and cracking of the lens of the fisheye lens, and saves the cost of after-sales maintenan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眼镜头
本技术涉及光学
,尤其涉及一种鱼眼镜头。
技术介绍
目前鱼眼镜头的镜片通常直接装配在镜筒内,层叠设置的镜片和隔圈的数量较多,且镜片与隔圈之间的应力较大,使得粘合的镜片容易出现开胶、裂边的情况,尤其在鱼眼镜头受到意外磕碰时,由于瞬间的冲击力叠加镜片和隔圈之间的应力,大大提升了鱼眼镜头镜片开胶、裂边的风险,增加了售后检修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为克服现有技术中鱼眼镜头的镜片和隔圈间应力较大,存在镜片开胶、裂边风险的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眼镜头,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贯通腔,所述镜筒于所述贯通腔中部设有配合面,于所述贯通腔下部设有承台;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包括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配合面对应的安装面,所述第一隔圈通过所述配合面可调节的固定在所述镜筒贯通腔内,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承台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镜片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至少第一镜片、第二隔圈和第二镜片,所述镜片组件设于第一腔体内,且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一隔圈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镜片顶止在所述承台上方。进一步,上述所述第一隔圈的顶面上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配合面和安装面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隔圈于所述贯通腔内的行程。进一步,上述所述第一隔圈下部至少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镜片的第一安装座。进一步,上述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三镜片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隔圈接触。进一步,上述所述第一隔圈下部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镜片的第二安装座。进一步,上述所述第一镜片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镜片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镜片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镜片的凹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其中一个凸面贴靠设置,所述第三镜片的凸面与所述第二镜片的其中一个凹面相对设置。进一步,上述所述第一安装座为“凸”字形支撑面,所述第二安装座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周围的环形立壁,所述第一镜片的另一个凸面顶止在所述“凸”字形支撑面上,所述第三镜片另一个凹面的边缘顶止在所述环形立壁底端。进一步,上述所述安装面和配合面均为螺纹面,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隔圈顶面的若干盲孔。进一步,上述所述镜筒于所述贯通腔内还设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用于固定至少第四镜片。进一步,上述所述第二隔圈为圆环形,所述第三镜片于下表面边缘形成凹面,所述第二隔圈顶面与所述第三镜片的凹面接触。本技术实施例通过在镜筒的贯通腔内设置第一隔圈,第一隔圈与位于镜筒下部的承台将贯通腔分隔形成第一腔体,第一腔体用于容置作为关键光学部件的镜片组件,第一隔圈的引入将镜片组件与镜筒内的其他镜片和隔圈分隔开来,缓解了镜筒内镜片和隔圈的应力,降低了鱼眼镜头镜片开胶、裂边的风险,节约了售后检修成本;同时,镜片组件受到的应力可以通过配合面与固定面的相对位置调节,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特性的镜片组件,具有较好的通用性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鱼眼镜头的结构剖面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当本技术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若存在)等序数词时,除非根据上下文其确实表达顺序之意,应当理解为仅仅是起区分之用。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若存在)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鱼眼镜头,包括:镜筒1,所述镜筒1中部形成贯通腔11,所述镜筒1于所述贯通腔11中部设有配合面12,于所述贯通腔11下部设有承台13;第一隔圈2,所述第一隔圈2包括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配合面对应的安装面21,所述第一隔圈2通过所述配合面12可调节的固定在所述镜筒贯通腔11内,所述第一隔圈2和所述承台13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14;镜片组件3,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至少第一镜片31、第二隔圈32和第二镜片33,所述镜片组件3设于第一腔体14内,且所述第一镜片31与所述第一隔圈2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镜片33顶止在所述承台13上方。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隔圈2于中部形成有用于设置镜片组件3中部分零件的容置腔,以及位于容置腔上部的通光孔,使得镜片组件3不直接与镜筒贯通腔11内的其他镜片或隔圈发生作用力,减小了镜片组件3受到的应力。上述第一隔圈2的顶面上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配合面12和安装面21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隔圈2于所述贯通腔11内的行程。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安装面21和配合面12均为螺纹面,所述调整机构包括第一隔圈2顶面的若干盲孔24。通过使用对应工具伸入该若干盲孔24,可旋转第一隔圈2,以调节第一隔圈2于所述贯通腔11内的行程。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安装面21和配合面12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安装面21和配合面12还可以是卡接结构或滑块结构,通过止挡块固定第一隔圈2于所述贯通腔11内的行程。本技术不限定安装面和配合面的具体结构。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案而非限定,上述镜片组件3还包括第三镜片34,所述第三镜片34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镜片31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三镜片34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隔圈32接触。需要说明的是,镜片组件3内的镜片和隔圈数量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加或减少,本实施例不作限制。上述第一隔圈2下部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镜片31的第一安装座。第一隔圈2下部还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三镜片34的第二安装座。通过提供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分别支撑第一镜片31和第三镜片34,增强了鱼眼镜头的结构稳固性。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案而非限定,上述第一镜片31为双凸透镜、所述第二镜片33为双凹透镜,所述第三镜片34为凹凸透镜,所述第三镜片34的凹面与所述第一镜片31的其中一个凸面贴靠设置,所述第三镜片34的凸面与所述第二镜片34的其中一个凹面相对设置。上述第一安装座为“凸”字形支撑面22,所述第二安装座为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周围的环形立壁23,所述第一镜片31的另一个凸面顶止在所述“凸”字形支撑面22上,所述第三镜片34另一个凹面的边缘顶止在所述环形立壁23底端。环形立壁23的底端为平面,用于为第三镜片34的边缘提供有效支撑,进一步增强了鱼眼镜头的结构稳固性。上述镜筒1于所述贯通腔11内还设有第三安装座,所述第三安装座用于固定至少第四镜片4。上述第二隔圈32为圆环形,所述第三镜片34于下表面边缘形成凹面341,所述第二隔圈32顶面与所述第三镜片34的凹面341接触。第三镜片34的凹面设计可在保持第二镜片33、第三镜片34间距不变的前提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贯通腔,所述镜筒于所述贯通腔中部设有配合面,于所述贯通腔下部设有承台;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包括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配合面对应的安装面,所述第一隔圈通过所述配合面可调节的固定在所述镜筒贯通腔内,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承台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镜片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至少第一镜片、第二隔圈和第二镜片,所述镜片组件设于第一腔体内,且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一隔圈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镜片顶止在所述承台上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贯通腔,所述镜筒于所述贯通腔中部设有配合面,于所述贯通腔下部设有承台;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包括侧壁面,所述侧壁面上设有与所述配合面对应的安装面,所述第一隔圈通过所述配合面可调节的固定在所述镜筒贯通腔内,所述第一隔圈和所述承台之间形成有第一腔体;镜片组件,包括由上至下设置的至少第一镜片、第二隔圈和第二镜片,所述镜片组件设于第一腔体内,且所述第一镜片与所述第一隔圈紧密接触,所述第二镜片顶止在所述承台上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的顶面上设置有调整机构,所述调整机构用于调整所述配合面和安装面的相对位置,以调节所述第一隔圈于所述贯通腔内的行程。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圈下部至少形成有用于固定所述第一镜片的第一安装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鱼眼镜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镜片组件还包括第三镜片,所述第三镜片的上表面与所述第一镜片的下表面接触,所述第三镜片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二隔圈接触。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鱼眼镜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峰博裴锐锐江威李沙叶晓辉况强华李雪林张晓锋谭少沛王瑶王功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山依瓦塔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