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21440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包括预处理水箱和鱼缸,预处理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鱼缸内部设有将其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网格层,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口,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口,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实现连通,预处理水箱与上腔室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经预处理水箱处理后的地表原水进入至下腔室,再不断的经网格层流入至上腔室,直至上腔室内的水位与预处理水箱内的水位等高。将鱼缸设置成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形式,有效避免了死水区域的形成;同时,在网格层的作用下,可实现沙泥沉淀与鱼缸内生物生存空间的分隔,达到了为水质监测提供较为稳定环境的目的。

An anti-interference continuous monitoring system for biological toxicity of surface raw wat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nti-interference type continuous monitoring device system for biological toxicity of surface raw water, which comprises a pretreated water tank and a fish tank. The pretreated water tank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inlet and a first outlet. The fish tank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grid layer separating the upper chamber and the lower chamber, and the bottom of the low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let and the upper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inlet. The top of the chamber is provided with a second outlet. The first outlet communicates with the second inlet, and the pretreatment water tank communicates with the upper chamber above the water surface in the chamber. After pretreatment, the surface raw water enters into the lower chamber, and then flows into the upper chamber continuously through the grid layer until the water level in the upper chamber is equal to that in the pretreatment tank. The fish tank is set in the form of bottom water intake and upper water outlet, which can effectively avoid the formation of stagnant water area. At the same time, under the action of grid layer, the separation of sediment and biological living space in the fish tank can be realized, thus providing a more stable environment for water quality monitor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
本技术涉及水质监测
,特别涉及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
技术介绍
自来水生产企业为保障供水水质安全,在生产全过程安装了各种类型的在线水质监测仪器,其中大多数对地表原水采用生物毒性监测装置进行在线监测。目前大多数自来水生产企业的生物毒性监测装置是利用普通玻璃观赏鱼缸进行改造,在保留鱼缸水泵循环过滤、照明及恒温设备等基础上,增加原水的进、出水管,在鱼缸中放养一定量的金鱼或锦鲤等较大型鱼类,通过观察鱼类的生存状况和生理反应,来判断水体中含有毒性污染物的程度,从而实现能长期、连续、实时监测水体中含有生物毒性污染物的监测方法。但是该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点:1、进出水方式不利于鱼缸内水体整体流动、置换,容易产生死水区域,导致鱼类生存状况和生理反应不能有效反映水质实时变化;2、抗干扰能力不强,不利于对水质监测提供较为稳定的环境,例如原水中存在大量泥沙、贻贝等杂质直接沉积在鱼缸内,水质浊度较高,容易使水体发臭,导致鱼类因鱼缸内的水质二次污染而死亡,影响监测结果判断;3、鱼缸日常维护耗时耗力,需每周至少清理和换水一次,包括清理鱼缸内泥沙等杂质,清洗水泵循环过滤设备及疏通进水管等,人工操作较麻烦,且需耗时较长;4、鱼种对水体的环境毒性反应不敏感,根据自来水生产企业多年的经验证明,金鱼和锦鲤等较大型鱼类只能对较大浓度的生物毒性有反应,且反应不够敏感和迅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避免产生死水区域的且可有效反映实时水质变化的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包括预处理水箱和鱼缸,所述预处理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鱼缸内部设有将其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网格层,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实现连通,所述预处理水箱与上腔室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水箱内部上方设置有若干呈竖向间隔分布且高低交错的隔板,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分别设置在位于左右两端隔板的侧部,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S形通道。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水箱的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的最低处连接有第一排水管。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排水管内设有隔网。进一步地,所述隔网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竖向拉杆。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水箱内设有位于右端隔板右侧的第一反冲洗喷头,经所述第一反冲洗喷头内喷出的水流水平指向S形通道。进一步地,所述网格层的上方设置有砾石滤层。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的底部呈锥形且设有第二排水管。进一步地,所述下腔室内设有第二反冲洗喷头,经所述第二反冲洗喷头内喷出的水流指向第二排水管。进一步地,所述上腔室内置入斑马鱼。有益效果:经预处理水箱处理后的地表原水进入至下腔室,由于预处理水箱与上腔室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因此,地表原水不断的经网格层流入至上腔室,直至上腔室内的水位与预处理水箱内的水位等高。将鱼缸设置成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形式,有效避免了死水区域的形成;同时,在网格层的作用下,可实现沙泥沉淀与鱼缸内生物生存空间的分隔,达到了为水质监测提供较为稳定环境的目的。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图2为预处理水箱的剖面示意图;图3为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隔板形成S形通道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4,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包括位于整个装置前端的鱼缸2和后端的预处理水箱1,其中,预处理水箱1上部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鱼缸2内部设有将其分隔为上腔室21和下腔室22的网格层23,下腔室22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口,上腔室21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口27,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通过水管实现连通,同时,第一进水口11和第二出水口27均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预处理水箱1与上腔室21相邻的侧壁上均设有通孔17,通孔17位于第二出水口27的上方,预处理水箱1与上腔室21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保证预处理水箱1与上腔室21内的气压相等。经预处理水箱1处理后的地表原水进入至下腔室22,由于预处理水箱1与上腔室21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因此,地表原水不断的经网格层23流入至上腔室21,直至上腔室21内的水位与预处理水箱1内的水位等高。将鱼缸2设置成下端进水、上端出水的形式,使得整个水质监测区域维持流动,有效避免了死水区域的形成;同时,在网格层23的作用下,可实现沙泥沉淀与鱼缸2内生物生存空间的分隔。一方面,经预处理水箱1处理后的水再次通过网格层23进行拦截和过滤,使得地表原水中的沙泥等杂质停留在下腔室22,另一方面,网格层23可拦截上腔室21内的生物,避免生物进入到下腔室22,达到了为水质监测提供较为稳定环境的目的,进而有效的保证了监测数据的有效性。如图2所示,预处理水箱1内部上方设置有若干呈竖向间隔分布且高低交错的隔板13,第一进水口11与第一出水口12分别设置在位于左右两端隔板13的侧部,隔板13之间形成位于第一进水口11和第一出水口12之间的S形通道。地表原水从第一进水口11流出后,经S形通道迂回流至第一出水口12。在整个流动过程中,一方面增加了水流的路程,延长了对地表原水的净化时长,另一方面整体水流方向垂直于隔板13,地表原水中的杂质撞到隔板13后容易往下沉淀,通过多个竖向设置的隔板13,达到了较佳的净化效果。作为优选,在预处理水箱1的底部设有斜坡,斜坡的最低处连接有第一排水管15。经隔板13阻挡的杂质落入至预处理水箱1的底部,进而沿着斜坡下滑至第一排水管15,便于实现杂质的汇集,方便排出。作为优选,第一排水管15内设有隔网16,避免较大较多的杂质直接进入第一排水管15,导致水管堵塞。同时,隔网16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竖向拉杆161。定期拉动竖向拉杆161,带动隔网16在第一排水管15内上下运动,避免杂质在隔网16上堆积成块,保证第一排水管15保持畅通。作为优选,预处理水箱1内设有位于右端隔板13右侧的第一反冲洗喷头14,经第一反冲洗喷头14内喷出的水流水平指向S形通道。由于隔板13的右侧面基本不会受到经第一进水口11流入水流的冲击,较长时间后,隔板13的右侧面容易形成一层污垢,从而削弱了预处理水箱1的水处理效果。为此,在预处理水箱1内增加一个第一反冲洗喷头14,当第一反冲洗喷头14启动后,水流在S形通道中逆向流动,可达到清洗隔板13右侧面的效果。作为优选,网格层23的上方设置有砾石滤层24,在砾石滤层24的作用下,进一步实现了地表原水的过滤,为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提供了更为稳定的环境,大大降低监测目标生物非毒性死亡率,提高检测装置的抗干扰能力。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下腔室22的底部呈锥形且设有第二排水管25。同时下腔室22内设有第二反冲洗喷头26,经第二反冲洗喷头26内喷出的水流指向第二排水管25。地表原水在流入至上腔室21之前,其水中的杂质在网格层23和砾石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水箱和鱼缸,所述预处理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鱼缸内部设有将其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网格层,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实现连通,所述预处理水箱与上腔室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处理水箱和鱼缸,所述预处理水箱设有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所述鱼缸内部设有将其分隔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网格层,所述下腔室的底部设有第二进水口,所述上腔室的顶部设有第二出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实现连通,所述预处理水箱与上腔室在其内部的水面以上实现相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水箱内部上方设置有若干呈竖向间隔分布且高低交错的隔板,所述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分别设置在位于左右两端隔板的侧部,所述隔板之间形成位于第一进水口和第一出水口之间的S形通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水箱的底部设有斜坡,所述斜坡的最低处连接有第一排水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抗干扰型地表原水生物毒性连续监测装置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排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勇沛梁诗詠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自来水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