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75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它是由多层玻璃钢绝缘管复合而成,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的每层玻璃钢绝缘管都是经卧式编织机在移动式芯管上经经纬编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每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是在复合之前经过粘合剂浸渍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是在同一个均匀的直形芯模下复合、最后经过一个拉挤模具定形固化的玻璃钢绝缘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由2‑5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本玻璃钢绝缘管与现有的复合管相比其强度、精度都大幅度提高,管壁厚度仅差1‑2丝,特别在微电机双绝缘管的应用使得微电机的制造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生产工艺简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玻璃钢绝缘管,主要用于电动工具及家用电器微电机中的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
技术介绍
:目前的微电机厂家,都采用在微电机转动轴和硅钢片送到专业厂家,专业厂家用BMC团料压缩转动轴和硅钢片中间,固化后作绝缘层,然后再返回厂内进行装配。这种方法虽然能满足电机的生产需要,但有以下缺点:(1)、材料需来回运输,增加了成本,浪费时间:(2)、这种方法是把BMC团料压到轴和硅钢片中间,每个产品需固化2-3分钟,生产效率低:(3)、再压缩时,如果轴和硅钢片位置发生偏差,电机在转动中容易发生震动,使产品不合格,废品率高。拉挤法制造的玻璃钢绝缘管材是一种已知的方法,该方法一般包括牵引多根增强纤维通过一个树脂浸渍区,然后把浸渍过的纤维拉过一个加热的模具,把树脂和纤维凝固在一起,形成所需的玻璃钢绝缘管,由于该管只有纵向的单向增强纤维,在环向上只有树脂粘合力,故承压较低。拉挤缠绕法是在拉挤法的基础上,边拉挤边在纵向增强纤维上进行环向缠绕,然后通过加热模具进行固化,该方法生产的玻璃钢绝缘管,虽然在纵向和环向增加了强度,但由于纵向增强纤维和环向增强纤维只是叠加,纤维与纤维间没有相互交叉编织,故抗扭曲强度低。专利03138047.6的专利公布了一种拉挤管材的生产方法,虽然该方法生产的玻璃钢绝缘管的整体强度得到加强,但有如下缺点:(1)、生产效率低,成本高,该方法首先在编织机上编织主增强层,然后主增强层内外表面层和长纤维增强层通过预成形模,拉挤成型,需二次生产,效率低。同时主增强层、内外表面层、长纤维层同时浸渍、拉挤过模具,树脂很难浸透,制品强度较低。(2)、精度低、制品薄厚不均,该法的内外表面层是一种编织物包裹成圆形结构,如果该编织物的宽度小于园周长,则增强纤维不能相互交叠,形成一缺口,该增强层则没有效果,如果该编织物的宽度大与圆周长,则纤维织物相互叠加,该处制品则厚于其它地方。(3)、强度低,内外表面层的圆形接口处,也只是树脂粘合,纤维与纤维不成一体,不能发挥纤维高抗拉的特点。(4)、该方法内模采用锥形形状的圆管,各增强层越拉直径越小,使增强纤维不能充分伸展,失去了纤维预应力作用,且管内尺寸精度低。(5)该玻璃钢绝缘管仅适用于玻璃钢输送流体介质或防腐内衬管道尤其是油田用油管和高压注水管,而对于强度要求更高的微电机领域则无法满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精度高、高强度、寿命长、低成本适用于电动工具及家用电器微电机的一种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地玻璃钢绝缘管。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它是由多层玻璃钢绝缘管复合而成,其中,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的每层玻璃钢绝缘管都是经卧式编织机在移动式芯管上经经纬环形编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每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是在复合之前经过粘合剂浸渍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是在同一个均匀的直形芯模下编织、浸清、复合、最后经过拉挤模具定形固化。所述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由2-6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所述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内径为2-600毫米所述纤维编织层的编织纤维为选自碳纤维、玻璃纤维、芳纶纤维、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玄武岩矿物纤维、硼纤维、金属纤维或/和碳化硅纤维的一种或几种。所述粘合剂为热固性树脂或热塑性树脂。所述热固性树脂材料选自不饱和聚脂树脂、乙烯基脂树脂、环氧树脂或酚醛树脂。所述热塑性树脂选自尼龙、聚丙稀、聚乙稀、ABS、聚砜、聚醚砜、聚亚苯基醚、PEEK或PPS。所述拉挤模具温度为80-180℃。本专利技术的积极效果是:1、由于增强纤维编织均匀,薄厚一致,且内芯模、外模具均没有锥度,故玻璃钢绝缘管内外径精度高,纤维编织玻璃钢管的直径在2-600毫米之间都能编织,并且各编织层的厚度及纤维旦数可按需要调节。2、采用一编一浸工艺,在每台编织机后安装树脂浸渍槽,每编织一层增强层,浸渍一层树脂,保证每层浸渍均匀,强度一致。3、由于采用的是了多层环形编织结构,且每层编织层都经过浸渍,与现有的复合管相比其强度、精度都大幅度提高,管壁厚度仅差1-2丝,特别在微电机双绝缘管的应用使得微电机的制造效率提高、成本降低,生产工艺简单。附图说明:图1为本多层玻璃钢绝缘管的横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多层玻璃钢绝缘管的纵向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多层玻璃钢绝缘管的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一由图1、图2可以看出:本多层玻璃钢绝缘管4是由三层玻璃钢绝缘管(1、2、3)复合而成,其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的每层玻璃钢绝缘管都是经卧式编织机经经纬环形编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直径为2-600毫米之间均可,由图3可以看出:每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是在复合之前经过粘合剂浸渍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是在同一个均匀的直形芯模下复合、最后经过拉挤模具定形固化而成玻璃钢绝缘管。由图3还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采用三台由计算机控制的二维卧式编织机6环形编织三层纤维编织层复合玻璃钢绝缘管,在每个编织机后均设置树脂浸渍槽7、排在第三个浸渍槽后面的是拉挤模具8;芯模9为两端相等的均匀的直形圆管式芯模5,芯模5通过编织机6、浸渍槽7、拉挤模具8后随被牵引机9牵引的一束增强纤维的移动而水平移动,由图3还可以看出在浸渍槽上方安装有储料罐10,储料罐通过管道与三个浸渍槽相通。本专利技术操作流程为:当第一台编织机在芯模上按要求编织第一层纤维编织层后,芯模带着第一编织层随着被牵引机牵引的一束增强纤维移动而移动,使第一层纤维编织层通过第一个浸渍槽后经过第二台编织机时开始第二层纤维编织,而后依次进入第二个浸渍槽、第三个编织层、第三个浸渍槽,最后通过拉挤模具,使浸渍液固化,使纤维编织复合玻璃钢绝缘管成型,本专利技术根据管材内径及树脂收缩率确定内芯模,内芯模按管材要求确定长度,按牵机方向移动,根据树脂固化条件确定拉挤速度,在编织机组前连续加芯模,经编织、浸渍、在加热模具固化后切断,脱模后再把芯模送到编织机前,循环使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它是由多层玻璃钢绝缘管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的每层玻璃钢绝缘管都是经卧式编织机在移动式芯管上经经纬环形编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每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是在复合之前经过粘合剂浸渍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是在同一个均匀的直形芯模下编织、浸清、复合、最后经过拉挤模具定形固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它是由多层玻璃钢绝缘管复合而成,其特征在于: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的每层玻璃钢绝缘管都是经卧式编织机在移动式芯管上经经纬环形编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每层玻璃钢绝缘编织管是在复合之前经过粘合剂浸渍过的玻璃钢绝缘编织管,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是在同一个均匀的直形芯模下编织、浸清、复合、最后经过拉挤模具定形固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玻璃钢绝缘管为2-6层。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而成的玻璃钢绝缘管内径为2-600毫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多层环形编织结构的玻璃钢绝缘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英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涵宇新能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