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1691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包括一块触控面板和两块书写板,所述第一框架进一步包括上梁、下梁、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透明体层、中间膜层、触控膜和液晶显示器;所述触控膜,感应人的手指触摸操作并转化为触控电信号,所述液晶显示屏中具有LED背光源灯;还包括:触控驱动卡,用于将来自触控膜的触控电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其提取来自触控驱动卡的触控电信号中触控操作连续性信息,并根据触控操作连续性和背光亮度大小的匹配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背光光亮度调节信号。本发明专利技术在保持传统黑板视觉效果的同时具有显示、触控、书写等各项功能,且既有效保护操作者的视力,也不影响学生和观众的观看显示器的内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属于现代教育装备和触控

技术介绍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智慧课堂在国内初露端倪。国家提倡利用信息技术来呈现以往教学中难以呈现的课程内容,尽可能使用科学型设备、各种教育技术平台,加强教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鼓励学生运用计算机、网络资源等进行探索和发现。黑板是课堂中重要的教学设备,在课堂教学中引进多功能黑板,是课堂教学的一种写作教学新模式。目前使用较多的传统投影机,随着使用时间的增加,灯泡亮度会减弱,画面清晰度会逐渐下降,灯泡达到一定使用寿命后需要更换。液晶白板因为红外框的缘故,无法做到无框红外触摸,近距离触摸操作时,液晶的亮度会刺激到眼睛。传统黑板,只能用来粉笔书写,无法进行交互触控,播放素材需要借助投影仪和幕布,授课过程繁琐;另一方面,现有触控黑板,当老师需要面对黑板书写时,由于显示器亮度很高,而老师与显示器的距离也很近,长时间对老师的眼镜会产生伤害,但是如果将显示器亮度降低又会导致学生或观众不能看清楚黑色显示内容。因此,如何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努力的方向。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该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在保持传统黑板视觉效果的同时具有显示、触控、书写等各项功能,且同时自适应调整显示器的亮度,既有效保护操作者的视力,也不影响学生和观众的观看显示器的内容。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包括一块触控面板和两块书写板,所述触控面板安装于第一框架上,所述书写板分别安装于第二框架上,所述第一框架两端分别通过钣金与第二框架安装连接,将触控面板与书写板设置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一框架进一步包括上梁、下梁、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连接,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连接,所述第二框架进一步包括2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和2个与第一边框垂直设置的第二边框,所述2个第一边框各自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二边框连接;所述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透明体层、中间膜层、触控膜和液晶显示器,所述中间膜层一表面与透明体层接触连接,所述中间膜层另一表面与触控膜接触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器设置于触控膜相背于中间膜层一侧,所述中间膜层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和胶层,所述胶层设置于透明基材与透明体层接触的表面,所述透明基材与胶层相背的表面四周边缘区域具有着色条,从而在透明基材中央区域形成透明区;所述第一框架的上梁、下梁和第二框架的第一边框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此凹槽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上梁的凹槽和第二框架第一边框的凹槽内;所述触控膜,感应人的手指触摸操作并转化为触控电信号,所述液晶显示屏中具有LED背光源灯;还包括:交流电输入接口,用于接收来自外界的交流电;交流转直流电路,将来自交流电输入接口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触控驱动卡,用于将来自触控膜的触控电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信号处理模块,其提取来自触控驱动卡的触控电信号中触控操作连续性信息,并根据触控操作连续性和背光亮度大小的匹配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背光光亮度调节信号;背光LED驱动电路,连接到LED背光源灯,根据来自信号处理模块的背光光亮度调节信号和交流转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调节液晶显示屏中LED背光源灯的光源亮度。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改进的方案如下:1.上述方案中,所述交流电输入接口、交流转直流电路和背光LED驱动电路安装于电源板上。2.上述方案中,所述上梁和下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3.上述方案中,所述胶层为丙烯聚酸酯系光学胶层、有机硅系光学胶层、聚氨酯系光学胶层中任意一种或任意两种的组合。4.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基材的着色条通过丝印、UV打印或喷绘设置于透明基材表面。5.上述方案中,所述透明基材的着色条为黑色条、绿色条或白色条。6.上述方案中,所述信号处理模块集成到视频卡上。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基于触控面板的组合式教学黑板,其当用户在触控区域进行触控操作时液晶屏亮度自动降低到50%亮度,例如可根据客户需求定义亮度,当30s内用户在触控区域内未进行任何触控操作及书写动作时,液晶屏亮度自动提升到原始亮度,例如出厂默认亮度,自适应调整显示器的亮度,既有效保护操作者的视力,也不影响学生和观众的观看显示器的内容。2、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其将传统用粉笔书写的黑板与可触控交互的智能黑板融合,在保持传统黑板视觉效果的同时具有显示、触控、书写等各项功能,满足现代教学对黑板的新要求,丰富了黑板的内涵;其次,其第一框架的上梁、下梁和第二框架的第一边框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此凹槽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上梁的凹槽和第二框架第一边框的凹槽内,外凸条的设置,对安装于第一框架或第二框架上的书写层或支撑板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此外,凹槽与连接筋条的组合设置,可以在框架的连接处起到进一步加固的作用,使各块面板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固同时也方便拆装;再次,其第一框架进一步包括上梁、下梁、左立柱和右立柱,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连接,所述上梁、下梁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连接,上梁和下梁之间还设置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的设置,则进一步对第一框架进行加固,防止因为液晶显示器过重导致框架变形等情况,同时为其他硬件的安装提供接口。3、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其触控面板进一步包括透明体层、中间膜层、触控膜和液晶显示器,所述中间膜层一表面与透明体层接触连接,所述中间膜层另一表面与触控膜接触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器设置于触控膜相背于中间膜层一侧,通过中间膜层的设置,取代原本玻璃板加丝印油墨的方案,避免面板掉色问题,操作简单易行,提高产品良率;其次,其中间膜层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和胶层,所述胶层设置于透明基材与透明体层接触的表面,所述透明基材与胶层相背的表面四周边缘区域具有着色条,从而在透明基材中央区域形成透明区,着色条的设置,可将面板的颜色调整为与旁边的侧板或环境颜色相同或相近,增强面板的适用性,此外,着色条的设置,可以对后方固件等起到遮挡作用,保证触控装置整体的美观。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背面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3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局部结构示意图;附图4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中触控面板结构示意图;附图5为本专利技术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的电气原理图;附图6为附图5的局部图。以上附图中:1、触控面板;2、书写板;3、第一框架;4、第二框架;5、外凸条;6、凹槽;7、连接板;11、透明体层;12、中间膜层;13、触控膜;14、液晶显示器;15、透明基材;16、胶层;17、着色条;31、上梁;32、下梁;33、左立柱;34、右立柱;35、加强筋;41、第一边框;42、第二边框;51、交流电输入接口;52、交流转直流电路;53、触控驱动卡;54、信号处理模块;55、背光LED驱动电路;56、LED背光源灯;57、电源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触控面板(1)和两块书写板(2),所述触控面板(1)安装于第一框架(3)上,所述书写板(2)分别安装于第二框架(4)上,所述第一框架(3)两端分别通过钣金(7)与第二框架(4)安装连接,将触控面板(1)与书写板(2)设置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一框架(3)进一步包括上梁(31)、下梁(32)、左立柱(33)和右立柱(34),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33)连接,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34)连接,所述第二框架(4)进一步包括2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41)和2个与第一边框(41)垂直设置的第二边框(42),所述2个第一边框(41)各自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二边框(42)连接;所述触控面板(1)进一步包括透明体层(11)、中间膜层(12)、触控膜(13)和液晶显示器(14),所述中间膜层(12)一表面与透明体层(11)接触连接,所述中间膜层(12)另一表面与触控膜(13)接触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器(14)设置于触控膜(13)相背于中间膜层(12)一侧,所述中间膜层(12)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15)和胶层(16),所述胶层(16)设置于透明基材(15)与透明体层(11)接触的表面,所述透明基材(15)与胶层(16)相背的表面四周边缘区域具有着色条(17),从而在透明基材(15)中央区域形成透明区;所述第一框架(3)的上梁(31)、下梁(32)和第二框架(4)的第一边框(41)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5),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5)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6),此凹槽(6)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3)上梁(31)的凹槽(6)和第二框架(4)第一边框(41)的凹槽(6)内;所述触控膜(13),感应人的手指触摸操作并转化为触控电信号,所述液晶显示屏(17)中具有LED背光源灯(56);还包括:交流电输入接口(51),用于接收来自外界的交流电;交流转直流电路(52),将来自交流电输入接口的交流电压转换成直流电压;触控驱动卡(53),用于将来自触控膜(13)的触控电信号传输给信号处理模块(54);信号处理模块(54),其提取来自触控驱动卡(53)的触控电信号中触控操作连续性信息,并根据触控操作连续性和背光亮度大小的匹配关系,从而产生相应的背光光亮度调节信号;背光LED驱动电路(55),连接到LED背光源灯(56),根据来自信号处理模块(54)的背光光亮度调节信号和交流转直流电路的直流电压,调节液晶显示屏(17)中LED背光源灯(56)的光源亮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功能交互式电子黑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块触控面板(1)和两块书写板(2),所述触控面板(1)安装于第一框架(3)上,所述书写板(2)分别安装于第二框架(4)上,所述第一框架(3)两端分别通过钣金(7)与第二框架(4)安装连接,将触控面板(1)与书写板(2)设置于同一个平面上;所述第一框架(3)进一步包括上梁(31)、下梁(32)、左立柱(33)和右立柱(34),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一端通过左立柱(33)连接,所述上梁(31)、下梁(32)各自的另一端通过右立柱(34)连接,所述第二框架(4)进一步包括2个水平设置的第一边框(41)和2个与第一边框(41)垂直设置的第二边框(42),所述2个第一边框(41)各自的两端分别通过2个第二边框(42)连接;所述触控面板(1)进一步包括透明体层(11)、中间膜层(12)、触控膜(13)和液晶显示器(14),所述中间膜层(12)一表面与透明体层(11)接触连接,所述中间膜层(12)另一表面与触控膜(13)接触连接,所述液晶显示器(14)设置于触控膜(13)相背于中间膜层(12)一侧,所述中间膜层(12)进一步包括透明基材(15)和胶层(16),所述胶层(16)设置于透明基材(15)与透明体层(11)接触的表面,所述透明基材(15)与胶层(16)相背的表面四周边缘区域具有着色条(17),从而在透明基材(15)中央区域形成透明区;所述第一框架(3)的上梁(31)、下梁(32)和第二框架(4)的第一边框(41)均为凹型管,所述凹型管一表面具有一外凸条(5),所述凹型管相背于外凸条(5)的另一表面开有一凹槽(6),此凹槽(6)供连接筋条嵌入,所述连接筋条两端分别嵌入第一框架(3)上梁(31)的凹槽(6)和第二框架(4)第一边框(41)的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泽江牛立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泛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