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压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6762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和雾化器,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雾化器设置于空气压缩设备。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雾化出口通道与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对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进而能够降低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增加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湿度,即无需设置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便能够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这样使得空气压缩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空气压缩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压缩系统。
技术介绍
降低排放,减少空气污染,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燃料电池系统无疑能在这方面起到很重要的作用。空气压缩系统是燃料电池系统当前需要突破的技术瓶颈之一。目前,传统的空气压缩系统包括空气压缩设备、中冷器和增湿器,所述空气压缩设备设有排气口,排气口用于将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排出,中冷器通过管道与空气压缩设备的排气口连接并连通,以降低从空气压缩设备的排气口排出的空气的温度,增湿器通过管道与中冷器连接并连通,以增加中冷器排出的空气的湿度,并用于将增湿后的空气输送至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然而,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存在以下缺陷:通过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使得空气压缩系统的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空气压缩系统结构比较复杂、占用空间较大的缺陷,提供一种空气压缩系统。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空气压缩系统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所述雾化出口通道喷入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在本方案中,雾化器能够将雾化的水通过雾化出口通道喷入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从而能够对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的空气(即压缩前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进而能够降低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温度以及增加经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的湿度,即无需设置中冷器和增湿器两个部件便能够对通过空气压缩设备压缩后的空气进行降温和增湿,这样使得空气压缩设备的结构更加简单,集成度更高,结构更加紧凑,占用空间较小。较佳地,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顶部,且所述雾化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底部。较佳地,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的底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这样可以让经过雾化器雾化的水更加均匀分布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较佳地,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安装板和多个雾化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限定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片间隔设置于所述雾化安装板,所述雾化片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室位于所述雾化片的区域内的液体进行雾化,并能够供雾化的液体通过,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用于将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所雾化的液体释放至所述雾化器的外部;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所述雾化片的供能,以独立调节各个所述雾化片的振动状态。在本方案中,多个雾化片集成于雾化安装板,且控制装置与多个雾化片电连接,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雾化片的供能,从而能够独立调节各个雾化片的振动状态,即能够单独控制各个雾化片是否工作,进而能够调节雾化器的雾化量,使用灵活性较高,适应范围较广。较佳地,多个所述雾化片在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上间隔设置。较佳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定有所述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较佳地,所述雾化安装板背离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雾化槽,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集液孔,多个所述集液孔与多个所述雾化槽、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集液孔与所述储液腔室、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连通,并位于所述储液腔室下方,以使所述储液腔室内的液体进入所述集液孔内,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液孔的邻接处具有一限位面;每一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内,每一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之间。在本方案中,设置多个集液孔,便于将储液腔室内的液体汇集于多个集液孔内,从而使得每个雾化片的周围能够汇集液体,在雾化片进行高频震荡时,使得雾化片周围的液体雾化,并通过雾化片进入雾化出口通道,最终喷至所述雾化器外部。较佳地,所述限位面具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径向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片之间为线密封。这样提高了雾化片与雾化安装板之间的密封效果,从而避免了储液腔室内的液体泄漏至雾化安装板与第二壳体之间。较佳地,所述集液孔的壁面的顶部具有一集液面,所述集液面从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沿所述集液孔的轴向朝向所述雾化片斜向内延伸。在本方案中,集液面的设置有利于将储液腔室内的液体汇集于集液孔内,从而提高雾化器的雾化效果。较佳地,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雾化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雾化槽的底面之间。较佳地,所述壳体设有进口接头和出口接头,所述进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均与所述储液腔室连通,且所述进口接头和所述出口接头均延伸至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外部,所述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以将所述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所述储液腔室内,所述出口接头用于与尾排管连接并连通。在本方案中,进口接头用于与燃料电池系统的电堆的出口连接并连通,能够将电堆的出口排出的空气和水通入储液腔室内,无需额外为雾化器设置供水装置,结构简单、紧凑。较佳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PCB板、控制器和多个压电驱动电路,所述控制器和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均集成于所述PCB板;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压电驱动电路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用于为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提供交流电;所述控制器与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电连接,且多个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并联设置,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各所述压电驱动电路对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的供能。较佳地,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包括缸体总成,所述缸体总成限定有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缸体总成设有低压气体进口,所述低压气体进口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较佳地,所述缸体总成包括缸体、上端盖和下端盖,所述上端盖与所述下端盖分别可拆卸连接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缸体的顶部和底部,且所述缸体与所述上端盖、所述下端盖围绕形成有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低压气体进口设置于所述缸体的侧壁,所述雾化器穿设于所述上端盖,并密封连接于所述上端盖。较佳地,所述缸体设有缸孔,所述缸体总成还包括缸套,所述缸套固定于所述缸孔内,并具有两端为开口的空腔,所述缸体总成还设有排气口和高压气体储存腔室;所述空腔的一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当所述空腔内的空气被压缩时,所述排气口被打开,所述空腔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排气口与所述高压气体储存腔室相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系统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所述雾化出口通道喷入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压缩系统,其包括空气压缩设备,所述空气压缩设备具有用于容纳空气的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压缩系统还包括:雾化器,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器设有雾化出口通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连通,以将经过所述雾化器雾化的水通过所述雾化出口通道喷入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设置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的顶部,且所述雾化器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内,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雾化器的底部。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的底端与所述低压气体储存腔室的底部之间的距离大于或等于30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器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设有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所述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雾化装置,所述雾化装置包括雾化安装板和多个雾化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壳体,并与所述壳体限定有用于容纳液体的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片间隔设置于所述雾化安装板,所述雾化片用于将所述储液腔室位于所述雾化片的区域内的液体进行雾化,并能够供雾化的液体通过,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与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出口通道用于将相对应的所述雾化片所雾化的液体释放至所述雾化器的外部;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设置于所述壳体,所述控制装置与多个所述雾化片电连接,并能够独立控制对各个所述雾化片的供能,以独立调节各个所述雾化片的振动状态。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雾化片在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的厚度方向垂直的面上间隔设置。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固定于所述空气压缩设备,所述雾化安装板固定于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并与所述第一壳体限定有所述储液腔室,多个所述雾化出口通道设置于所述第二壳体,所述雾化出口通道沿所述第二壳体的厚度方向贯穿于所述第二壳体。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雾化安装板背离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雾化槽,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设有多个集液孔,多个所述集液孔与多个所述雾化槽、多个所述雾化片一一对应设置,每一所述集液孔与所述储液腔室、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连通,并位于所述储液腔室下方,以使所述储液腔室内的液体进入所述集液孔内,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集液孔的邻接处具有一限位面;每一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内,每一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所述限位面与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之间。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面具有多个环形凸起,多个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径向从内往外依次设置,每一所述环形凸起沿所述限位面的周向延伸,并与所述雾化片之间为线密封。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液孔的壁面的顶部具有一集液面,所述集液面从所述雾化安装板位于所述储液腔室的一面沿所述集液孔的轴向朝向所述雾化片斜向内延伸。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气压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中与所述雾化安装板相对设置的一面设有多个凹槽,多个所述凹槽与多个所述雾化槽一一对应设置,所述雾化片嵌设于相对应的所述雾化槽与相对应的所述凹槽内,所述雾化片压设于并密封连接于相对应的所述限位面与所述雾化槽的底面之间。11.如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道彪
申请(专利权)人:泓道上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