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676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7: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含空压机,油分罐,断油阀,滤油器,温控阀Ⅰ、温控阀Ⅱ,换热器以及油冷却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油端连接至所述油分罐的进油口,所述油分罐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B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温控阀Ⅱ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B,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滤油器的进油口,所述滤油器通过断油阀连接至所述空压机的进油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现有换热机存在换热效率低、换热过程不可控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本技术属于空压机余热回收
,涉及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
技术介绍
润滑油型空压机是很多工业企业生产中所需要的动力来源之一,所产生的压缩空气是工业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动力源之一。由于其具有安全、无公害、调节性能好、输送方便等诸多优点,使其在现代工业领域中应用越来越广泛。但要得到品质优良的压缩空气需要消耗大量能源,在大多数生产型企业中,压缩空气的能源消耗占全部电力消耗的10%—35%。从一个运行5年的压缩空气系统的资金投入分析来看,电费占到了总费用的77%,而其中电费中的85%是转化为热量,所以降低电费和回收热能就意味着运行成本的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以解决现有换热机存在换热效率低、换热过程不可控等问题。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含空压机,油分罐,断油阀,滤油器,温控阀Ⅰ、温控阀Ⅱ,换热器以及油冷却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油端连接至所述油分罐的进油口,所述油分罐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B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温控阀Ⅱ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B,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滤油器的进油口,所述滤油器通过断油阀连接至所述空压机的进油端。进一步,该系统还包含三通阀Ⅰ,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C上,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B,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三端口连接至所述滤油器的进油口。进一步,该系统还包含三通阀Ⅱ和三通阀Ⅲ,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B,三通阀Ⅱ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三端口连接至所述三通阀Ⅲ的第三端口;所述三通阀Ⅲ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所述三通阀Ⅲ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A。进一步,还包含手动阀Ⅰ,所述手动阀Ⅰ设置在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三端口和三通阀Ⅲ的第三端口之间。进一步,还包含手动阀Ⅱ和手动阀Ⅲ,所述手动阀Ⅱ设置在所述三通阀Ⅱ的第二端口和换热器的进油口之间,所述手动阀Ⅲ设置在三通阀Ⅲ的第一端口和换热器的出油口之间。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解决了空压机压缩过程中温度高导致的功耗变大,生产率降低,烧坏轴承轴瓦,机械强度降低,甚至变形等问题,同时提高换热效率,并对换热过程实现精确控制。附图说明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技术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包含空压机1,油分罐2,断油阀3,滤油器4,温控阀Ⅰ6、温控阀Ⅱ16,换热器12以及油冷却器5;空压机1的出油端连接至油分罐2的进油口,油分罐2的出油口连接至温控阀Ⅰ6的端口A,温控阀Ⅰ6的端口B连接至换热器12的进油口,换热器12的出油口连接至温控阀Ⅱ16的端口A。在温控阀Ⅰ6的端口C和温控阀Ⅱ16的端口B之间设置有三通阀Ⅰ7,三通阀Ⅰ7的第三端口连接至滤油器4的进油口。温控阀Ⅰ6的端口C连接至温控阀Ⅱ16的端口B,温控阀Ⅱ16的端口C连接至油冷却器5的进油口,油冷却器5的出油口连接至滤油器4的进油口,滤油器4通过断油阀3连接至空压机1的进油端。该系统还包含三通阀Ⅱ9和三通阀Ⅲ15,三通阀Ⅱ9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温控阀Ⅰ6的端口B,三通阀Ⅱ9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换热器12的进油口,三通阀Ⅱ9的第三端口连接至三通阀Ⅲ15的第三端口;三通阀Ⅲ15的第一端口连接至换热器12的出油口,三通阀Ⅲ15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温控阀Ⅱ16的端口A。在三通阀Ⅱ9的第三端口和三通阀Ⅲ15的第三端口之间设置有手动阀Ⅰ19,还在换热器12的两侧设置有手动阀Ⅱ10和手动阀Ⅲ14。温控阀Ⅰ6的端口B形成热油出口8,三通阀Ⅰ7与温控阀Ⅱ16之间还设置有冷油回口18,温控阀Ⅱ16与油冷却器5之间还设置有热油回口17,冷油回口18、热油回口17可人为开启,以检测整个余热回收系统的效果。换热器12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油温油压传感器接口11和油温油压传感器接口13。(1)空压机启动状态当空压机1冷态启动时,冷却油的温度较低,此时温控阀Ⅰ6油冷却器5侧的旁通阀、温控阀Ⅰ6余热回收设备侧的旁通阀关闭,冷却油不经过换热器12和空压机后冷却器而直接进入空压机1,保证油温不高于85度。(2)换热器工作状态空压机1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开始升高,当冷却温度升高到温控阀Ⅰ6余热回收设备侧的旁通阀的设定值时,此阀自动打开,冷却油进入余热回收设备将热量传递给冷却水,然后进入下一流程。如果经过换热器12后冷却油的温度仍然低于温控阀Ⅱ16油冷却器侧的旁能阀的设定值,则不进入油冷却器5而直接进入空压机1工作腔内产生冷凝水。如果经过余热回收设备后冷却的温度高于温控阀Ⅱ16恒温油冷却器侧的旁通阀的设定值,则先进入油冷却器5冷却,然后再进入空压机1循环。(3)换热器暂停工作状态当换热器12的热水暂不需要而停止供应时,换热器12内不发生热量交换,此时冷却油仍然保持高温状态(通常大于温控阀Ⅱ油冷却器5侧的旁通阀的设定值)于是冷却油经温控阀Ⅱ16油冷却器5侧旁通阀进入油冷却器5冷却后再进入空压机1,以保证空压机1的正常工作。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技术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空压机,油分罐,断油阀,滤油器,温控阀Ⅰ、温控阀Ⅱ,换热器以及油冷却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油端连接至所述油分罐的进油口,所述油分罐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B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温控阀Ⅱ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B,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滤油器的进油口,所述滤油器通过断油阀连接至所述空压机的进油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含空压机,油分罐,断油阀,滤油器,温控阀Ⅰ、温控阀Ⅱ,换热器以及油冷却器;所述空压机的出油端连接至所述油分罐的进油口,所述油分罐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B连接至所述换热器的进油口,所述换热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温控阀Ⅱ的端口A,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B,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C连接至所述油冷却器的进油口,所述油冷却器的出油口连接至所述滤油器的进油口,所述滤油器通过断油阀连接至所述空压机的进油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空压机余热回收系统,其特征在于:该系统还包含三通阀Ⅰ,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一端口设置在所述温控阀Ⅰ的端口C上,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二端口连接至所述温控阀Ⅱ的端口B,所述三通阀Ⅰ的第三端口连接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帆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埃泰克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