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19214527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6: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道路包括绿化路段和非绿化路段,渗排水系统包括路缘石渗透组件和雨水口排水组件,路缘石渗透组件设置于绿化路段的侧边,并且位于绿化区与绿化路段路面之间;雨水口排水组件设置于非绿化路段的侧边;路缘石渗透组件包括截污槽和路缘石,截污槽设置于绿化路段路面的侧边,路缘石设置于截污槽与绿化区之间;路缘石中具有透水结构,透水结构与截污槽连通。该道路渗排水系统针对非绿化路段和绿化路段对雨水的不同处理需求而分别设置不同的渗排水系统,使得道路能够在下雨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对于海绵城市的面源污染消减和雨水径流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
本申请属于道路蓄排水系统
,具体涉及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应用于海绵城市建设。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的大力发展,城市发展面临着巨大的环境与资源压力,在城市开发建设的同时,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系统,扰乱了水文规律,致使城市在面临强降雨时仅能依靠市政管网排水,造成内涝灾害频发、径流污染严重,带来了水生态破坏、水安全风险、水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短缺等问题,因此“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运而生。基于海绵城市的建设理念,城市道路至少应该具有渗排水功能。为实现道路渗水,道路路面施工时采用透水水泥、铺设透水砖,以使路面积水快速渗入路面下方土层中。为实现道路排水,在道路路缘石上开孔设置雨水口,施工不便,并且有时还需要将路缘石打断开口,影响道路美观。采用上述渗排水结构的城市道路虽然能够实现“渗水”和“排水”功能,但是缺少对雨水的“蓄存”和“再利用”功能,而良好的海绵城市道路应该能够在下雨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能够在下雨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实现本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所述道路包括绿化路段和非绿化路段,所述绿化路段的至少一侧设有绿化区;所述渗排水系统包括路缘石渗透组件和雨水口排水组件,所述路缘石渗透组件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的侧边,并且位于所述绿化区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之间;所述雨水口排水组件设置于所述非绿化路段的侧边;所述路缘石渗透组件包括截污槽和路缘石,所述截污槽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的侧边,所述路缘石设置于所述截污槽与所述绿化区之间;所述路缘石中具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与所述截污槽连通。优选的,所述路缘石上沿高度方向依次开设有溢流孔和排水孔,所述溢流孔和所述排水孔均与所述截污槽连通。优选的,所述截污槽的靠近所述绿化区一侧的槽壁加厚,并且其中设有一空腔,所述路缘石安装于所述空腔中。优选的,所述加厚的槽壁中沿高度方向依次开设有溢流导流孔和排水导流孔,所述溢流导流孔与所述溢流孔连通,所述排水导流孔与所述排水孔连通。优选的,所述溢流孔和所述排水孔在所述截污槽上的连通口处均安装有过滤网。优选的,所述溢流孔不低于所述绿化区的土壤表面。优选的,所述绿化区为绿化带、下沉式绿地或雨水花园。优选的,所述截污槽上覆盖有篦子。优选的,所述路缘石为矿渣基透水路缘石,所述路缘石的顶端高于所述截污槽;所述绿化路段和/或所述非绿化路段的路面为渗水路面。优选的,所述截污槽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侧边的低洼处,所述截污槽中设置有截污挂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的道路渗排水系统,针对道路的非绿化路段和绿化路段分别对应设置两套不同的渗排水系统,具体为非绿化路段的侧边设置雨水口排水组件,雨水口排水组件采用现有的雨水口排水管网结构,实现道路排水。绿化路段的侧边设置路缘石渗透组件,在下雨水蓄水、净水,晴天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该路缘石渗透组件包括截污槽和路缘石,截污槽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的侧边,下雨时路面的雨水径流直接流入截污槽中,起到雨水蓄积以及沉积泥砂杂质的作用。路缘石设置于截污槽与绿化区之间,路缘石中具有与截污槽连通的透水结构,截污槽中蓄积的雨水通过透水结构进入绿化区,起到灌溉绿化区的作用。该道路渗排水系统针对非绿化路段和绿化路段对雨水的不同处理需求而分别设置不同的渗排水系统,使得道路能够在下雨水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供道路绿化区灌溉使用,对于海绵城市的面源污染消减和雨水径流控制起到良好的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道路渗排水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路缘石渗透组件的安装结构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路缘石渗透组件的安装结构图。附图标记说明:100-非绿化路段;200-绿化路段;300-雨水口排水组件;400-路缘石渗透组件;500-车行道;600-人行道,61-绿化区,62-透水砖;10-路面;20-路缘石,21-溢流孔,22-排水孔,23-路缘石基础;30-平石;40-截污槽,41-空腔,42-溢流导流孔,43-排水导流孔;50-篦子;60-过滤网;70-截污挂篮;80-平篦式雨水口;90-雨水口篦子。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申请所属
中的技术人员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作详细描述。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该道路为城市道路,包括非绿化路段100和绿化路段200,非绿化路段100一般为有车出入的支路交汇口;绿化路段200间隔设置,在其一侧或者两侧均设有绿化区61。非绿化路段100和绿化路段200在沿道路横向上均包括车行道500和人行道600,车行道500主要供机动车行驶,即道路的路面10,在路面10的侧边铺设有平石30,平石30位于主路面与路缘石20之间。人行道600的标高高于车行道500,路缘石20连接车行道500和人行道600,成一级台阶状。人行道600包括行走道和绿化区61,行走道由透水砖62铺设而成,供行人和非机动车行驶;绿化区具体为绿化带,绿化带之间的间隔供行人穿行,绿化带的土壤表面低于路面10。针对非绿化路段100和绿化路段200,渗排水系统对应包括雨水口排水组件300和路缘石渗透组件400。雨水口排水组件300和路缘石渗透组件400的安装处均略低于路面10,下雨时,路面的雨水径流沿图1中A方向流动,并最终流入渗排水系统。具体的,雨水口排水组件300设置于非绿化路段100的侧边,采用现有的市政雨水排水管网结构,包括平篦式雨水口80,平篦式雨水口80设置在平石30上,接入市政排水管网,在其开口上安装雨水口篦子90,拦截树枝、塑料袋等大件漂流物。路缘石渗透组件400设置于绿化路段200的侧边,并且位于绿化区61与绿化路段200的路面10之间。路缘石渗透组件400包括截污槽40和路缘石20,截污槽40设置于绿化路段200路面10侧边低洼处,同样位于平石30上,但是沿道路横向上的尺寸大于平篦式雨水口80。截污槽40与绿化区61相邻,对于较长的绿化区61,每隔25~50m(视汇水面积大小而定)设置一个截污槽40,截污槽40上覆盖有篦子50,篦子50采用普通平篦式雨水口篦子。路缘石20设置于截污槽40与绿化区61之间,路缘石中具有透水结构,透水结构与截污槽40连通。参见图2,在本实施例中,路缘石20上沿高度方向依次开设有溢流孔21和排水孔22;溢流孔21和排水孔22均与截污槽40连通,并且溢流孔21不低于绿化区61的土壤表面。截污槽40为由不透水材料制成的槽结构,直接在道路路面10侧边的低洼处施作而成,具体为:在道路路面10侧边的低洼处开挖一凹坑,在凹坑坑底和坑壁中涂抹混凝土,形成可以蓄水的槽结构。在截污槽40的4面槽壁中,靠近绿化区61一侧的槽壁加厚,并且其中设有一空腔41,路缘石20即安装于该空腔41中,空腔41的宽度略大于路缘石20的厚度,以路缘石20能够顺利安装并且安装后不会左右晃动为宜。加厚的槽壁中沿高度方向依次开设有溢流导流孔42和排水导流孔43,溢流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所述道路包括绿化路段和非绿化路段,所述绿化路段的至少一侧设有绿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系统包括路缘石渗透组件和雨水口排水组件,所述路缘石渗透组件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的侧边,并且位于所述绿化区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之间;所述雨水口排水组件设置于所述非绿化路段的侧边;所述路缘石渗透组件包括截污槽和路缘石,所述截污槽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的侧边,所述路缘石设置于所述截污槽与所述绿化区之间;所述路缘石中具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与所述截污槽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道路渗排水系统,所述道路包括绿化路段和非绿化路段,所述绿化路段的至少一侧设有绿化区,其特征在于:所述渗排水系统包括路缘石渗透组件和雨水口排水组件,所述路缘石渗透组件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的侧边,并且位于所述绿化区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之间;所述雨水口排水组件设置于所述非绿化路段的侧边;所述路缘石渗透组件包括截污槽和路缘石,所述截污槽设置于所述绿化路段路面的侧边,所述路缘石设置于所述截污槽与所述绿化区之间;所述路缘石中具有透水结构,所述透水结构与所述截污槽连通。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路缘石上沿高度方向依次开设有溢流孔和排水孔,所述溢流孔和所述排水孔均与所述截污槽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截污槽的靠近所述绿化区一侧的槽壁加厚,并且其中设有一空腔,所述路缘石安装于所述空腔中。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渗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厚的槽壁中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颖聪王志雄杜梦颖郑敏章徐拓
申请(专利权)人:武钢绿色城市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武汉武钢海绵城市建设项目投资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