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包括筒形壳体和容置于壳体中的转轴,所述的壳体的空腔中设有分割柱且填充有油脂,所述的转轴上中心对称安装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分别扣合连接相同的刮片,刮片与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阀片,阀片与刮片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刮片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为间隙配合,所述的转轴与分割柱之间的间隙为过油小孔,刮片上设有通孔,阀片上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凸起块,阀片与刮片在油脂中的接触面为密封面,刮片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油脂密封,转轴上还安装有密封圈。本装置的转轴与壳体同轴并绕壳体定位孔转动,由于转轴与壳体的分割柱几乎处于贴合状态,进而把壳体内油室划分为两两对应的油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的设计
,特别是涉及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
技术介绍
在现有技术中,目前大阻力阻尼在反向小角度情况下都无阻力效果,导致该产品与门盖配合时,在终端客户使用过程中,会出现打开小角度门盖无阻力自由复位导致撞击异常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该结构设计巧妙,能够实现反向小角度有阻力的效果。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包括筒形壳体和容置于壳体中的转轴,所述的壳体的空腔中设有分割柱且填充有油脂,所述的转轴上中心对称安装支撑块,两个支撑块上分别扣合连接相同的刮片,刮片与支撑块之间设置有阀片,阀片与刮片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刮片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为间隙配合。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转轴与分割柱之间的间隙为过油小孔。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刮片上设有通孔,阀片上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凸起块。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阀片上设有与弹性元件相匹配的限位块。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限位块为圆柱凸起。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阀片与刮片在油脂中的接触面为密封面。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刮片外壁与壳体的内壁之间通过油脂密封。进一步的,如上所述的转轴上还安装有密封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转轴反向(逆时针)转动小角度时,阀片在油脂顺时针流动推力作用下脱离刮片上的密封面,当不再转动转轴时,阀片在弹簧力的作用下贴合与刮片上的密封面,此时,转轴立即正向(顺时针)旋转时,由于阀片和刮片的共同作用阻断了第二油室和第三油室中的油脂相互导通,迫使第一油室中的油脂经过过油小孔流入到第二油室中,有阻力效果,解决了转轴在反向小角度时,由于阀片在无外力作用下与密封面分离,使得第二油室和第三油室处于导通状态,进而无阻力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爆炸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立体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爆炸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转轴剖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示意图。附图中的标记为:1.密封圈;2.转轴;3.壳体;4.分割柱;5.支撑块;6.阀片;7.刮片;8.弹簧;9.第一油室;10.过油小孔;11.第二油室;12.第三油室,;13.第四油室。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如图1-6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包括筒形壳体3和容置于壳体3中的转轴2,所述的壳体3的空腔中设有分割柱4且填充有油脂,壳体3空腔也称为油室,分割柱4对称设置,所述的转轴2上中心对称安装支撑块5,两个支撑块5上分别扣合连接相同的刮片7,即相对设置的刮片7互为中心对称,刮片7与支撑块5之间设置有阀片6,阀片6与刮片7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即相对设置的阀片6也是中心对称,刮片7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为间隙配合,刮片7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之间通过油脂密封,阀片6与刮片7两者构成一个单向阀体,即只允许朝一个方向闭合或打开。进一步的,所述的转轴2与分割柱4之间的间隙为过油小孔10,所述的刮片7上设有通孔,阀片6上设有与通孔相配合的凸起块,阀片6与刮片7在油脂中的接触面为密封面。进一步的,所述的阀片6上设有与弹性元件相匹配的限位块,所述的弹性元件为弹簧8,限位块为圆柱凸起,所述的转轴2上还安装有密封圈1。本专利技术装置中,转轴2与壳体3同轴并绕壳体3的中心定位孔转动,由于转轴2与壳体3的分割柱4几乎处于贴合状态,进而把壳体3内油室划分为两两对应的油室,依次为为第一油室9、第二油室11、第三油室12和第四油室13,第一油室9和第三油室12为中心对称,第二油室11和第四油室13为中心对称。以图6为例,本装置的工作原理为,利用本装置的单向阀体特征,用于复位阀门并阻断油室间的油脂窜动。具体的,阀片6、弹簧8和刮片7置于转轴2上,跟随转轴2旋转运动,当转轴2正向(顺时针)旋转时,油脂由于自身粘性而来不及随之流动,因而阀片6在弹簧8和油压的条件下使得阀片6与刮片7的密封面贴齐,阻断第二油室11和第三油室12中的油脂导通,图中未标注编号的刮片7推动第一油室9中的油脂经过过油小孔10流入到第二油室11中。当转轴2反向(逆时针)转动小角度时,阀片6在油脂顺时针流动推力作用下脱离刮片7上的密封面,当不再转动转轴2时,阀片6在弹簧8力的作用下贴合与刮片7上的密封面,此时,如果立即将转轴2正向(顺时针)旋转时,由于阀片6和刮片7的共同作用阻断了第二油室11和第三油室12中的油脂相互导通,迫使第一油室9中的油脂经过过油小孔10流入到第二油室11中,有阻力效果。即在反向旋转一定小角度时,阻尼器产品在弹性阀体组件复位情况下,阻尼器立即正转会有阻力,现有产品都没有这个功能,而本装置则是解决了这一问题。本专利技术装置中,密封圈1、油脂、弹簧8等部件均为现有技术或材料,所属的技术人员根据所需的产品型号和规格,可以直接从市面购买或者订做。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包括筒形壳体(3)和容置于壳体(3)中的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的空腔中设有分割柱(4)且填充有油脂,所述的转轴(2)上中心对称安装支撑块(5),两个支撑块(5)上分别扣合连接相同的刮片(7),刮片(7)与支撑块(5)之间设置有阀片(6),阀片(6)与刮片(7)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刮片(7)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为间隙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包括筒形壳体(3)和容置于壳体(3)中的转轴(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壳体(3)的空腔中设有分割柱(4)且填充有油脂,所述的转轴(2)上中心对称安装支撑块(5),两个支撑块(5)上分别扣合连接相同的刮片(7),刮片(7)与支撑块(5)之间设置有阀片(6),阀片(6)与刮片(7)之间安装有弹性元件,刮片(7)外壁与壳体(3)的内壁为间隙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轴(2)与分割柱(4)之间的间隙为过油小孔(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反向小角度有阻力阻尼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刮片(7)上设有通孔,阀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盛,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禾盈通用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