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210669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5: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体、夹块、弹簧、锥形齿轮、伺服电机、静电滚轮和旋转轴,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一侧体壁上安装有挡板,所述夹块设置在机体的一侧中间,且夹块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所述弹簧设置在夹块的内部,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一端连接有线圈,且线圈的一侧安装有双向电机,所述锥形齿轮设置在夹块的一端下方,所述静电滚轮安装在操作台的一端上方。该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设置有传送带可以将需要打印的电子板自动传送至操作台前,不用人工将需要加工的电子板逐一拿到丝印机上,能够避免人工操作时受到伤害,并且传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挡板,能够防止电子板滑落。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for a screen printing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ody, a clamping block, a spring, a bevel gear, a servo motor, an electrostatic roller and a rotating shaft. A conveyor belt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and a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body wall of the conveyor belt, and the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dy side and the clamping block is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ody side. An operating table is installed at the bottom, the spring is arranged inside the clamp block,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spring is connected with a traction line. One end of the traction line is connected with a coil, and a bidirectional motor is installed on one side of the coil. The conical gear is arranged below one end of the clamp block, and the electrostatic roller is arranged above one end of the operation table. The automatic feeding device of the silk screen printer is provided with a conveyor belt which can automatically transfer the printed electronic board to the operating table. The electronic board which needs to be processed is taken to the silk screen printer one by one without manual operation. The damage caused by manual operation can be avoided, and a baffle plate is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conveyor belt to prevent the electronic board from sliding.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
本技术涉及丝印机设备
,具体为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
技术介绍
丝印机的全称为“丝网印刷机”,它是通过丝网把焊锡膏或贴片胶漏印到PCB焊盘上的一种设备。可分为垂直丝印机、斜臂丝印机、转盘丝印机、四柱式丝印机及全自动丝印机。主要应用在电子加工行业,印制电路板的丝印标志,仪器外壳面板的标志,电路板加工过程中的焊锡膏印刷等,随着科技的发展,丝印机相关装置有了很大程度的发展,它的发展给人们在对丝印机印刷时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其种类和数量也正在与日俱增。目前市场上的丝印机装置虽然种类和数量非常多,但是大多数的丝印机装置通常都是用于电子设备生产,但是丝印机与电子板接触时含有静电,容易造成电子板内电路损坏,并且丝印机在打印操作时,多为人工换料,很不安全,效率也低,因此市面上迫切需要能改进丝印机装置进结构的技术,来完善此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目前市场上的丝印机装置通常都是用于电子设备生产,但是丝印机与电子板接触时含有静电,容易造成电子板内电路损坏,并且丝印机在打印操作时,多为人工换料,很不安全,效率也低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体、夹块、弹簧、锥形齿轮、伺服电机、静电滚轮和旋转轴,所述机体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且传送带的一侧体壁上安装有挡板,所述夹块设置在机体的一侧中间,且夹块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所述弹簧设置在夹块的内部,且弹簧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线,所述牵引线的一端连接有线圈,且线圈的一侧安装有双向电机,所述锥形齿轮设置在夹块的一端下方,且锥形齿轮的内部连接有丝杆,所述伺服电机连接在丝杆的一端,所述静电滚轮安装在操作台的一端上方,且静电滚轮的一侧连接有联动杆,所述联动杆的一端安装有齿轮,且齿轮的底部啮合有齿条,所述旋转轴连接在联动杆的下端。优选的,所述夹块设置有2个,且2个夹块分别以双向电机为中心对称安装在操作台的上端一侧。优选的,所述夹块与弹簧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夹块的最大伸缩距离不超过弹簧的自身形变量。优选的,所述夹块与丝杆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且夹块的最大滑动距离不超过丝杆的长度。优选的,所述联动杆设置为“Y”形,且联动杆与旋转轴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优选的,所述旋转轴设置为圆形,且旋转轴的圆心与齿轮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1.设置有传送带可以将需要打印的电子板自动传送至操作台前,不用人工将需要加工的电子板逐一拿到丝印机上,能够避免人工操作时受到伤害,并且传送带的一侧还设置有挡板,能够防止电子板滑落;2.设置有可以自动夹取的夹块,夹块是可以通过线圈来操控的,能够夹合的电子板的大小进行调节,适用性强,并且节省人力;3.设置有静电滚轮,能够依靠自带电机转动的齿轮在操作台上滚动除静电,避免丝印机上的静电给电子板内的紧密零件造成损坏,尽量减少静电的产生,减小损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夹块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联动杆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2、传送带,3、挡板,4、夹块,5、弹簧,6、牵引线,7、线圈,8、双向电机,9、操作台,10、锥形齿轮,11、丝杆,12、伺服电机,13、静电滚轮,14、联动杆,15、齿轮,16、齿条,17、旋转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传送带2、挡板3、夹块4、弹簧5、牵引线6、线圈7、双向电机8、操作台9、锥形齿轮10、丝杆11、伺服电机12、静电滚轮13、联动杆14、齿轮15、齿条16和旋转轴17,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2,且传送带2的一侧体壁上安装有挡板3,夹块4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中间,且夹块4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9,夹块4设置有2个,且2个夹块4分别以双向电机8为中心对称安装在操作台9的上端一侧,2个夹块4可以从两侧同时对电子板进行夹合,避免电子板在操作台9上发生位置偏移,影响操作,弹簧5设置在夹块4的内部,且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线6,夹块4与弹簧5之间构成伸缩结构,且夹块4的最大伸缩距离不超过弹簧5的自身形变量,双向电机8带动牵引线6将夹块4拉近,弹簧5在牵引线6的拉近下发生形变,牵引线6松动时弹簧5会利用自身复位功能带动夹块4复位,达到收缩夹合的效果,牵引线6的一端连接有线圈7,且线圈7的一侧安装有双向电机8,锥形齿轮10设置在夹块4的一端下方,且锥形齿轮10的内部连接有丝杆11,丝杆11与夹块4之间设置为滑动连接,且夹块4的最大滑动距离不超过丝杆11的长度,伺服电机12带动丝杆11旋转,使得锥形齿轮10在丝杆11的带动下带动夹块4左右滑动,便于将夹合住的电子板带动滑动,连接在丝杆11的一端,静电滚轮13安装在操作台9的一端上方,且静电滚轮13的一侧连接有联动杆14,联动杆14设置为“Y”形,且联动杆14与旋转轴17之间构成旋转结构,联动杆14能够利用与旋转轴17的旋转关系来缓解旋转轴17与齿轮15的旋转,使得齿轮15旋转时不会带动联动杆14一起旋转,联动杆14的一端安装有齿轮15,且齿轮15的底部啮合有齿条16,旋转轴17连接在联动杆14的下端,旋转轴17设置为圆形,且旋转轴17的圆心与齿轮15的圆心在同一直线上,旋转轴17与齿轮15为同心圆,旋转轴17包裹在齿轮15之间连接杆的外侧,可以利用旋转辅助联动杆14的角度不变。工作原理:在使用该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时,首先需要对该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进行一个简单的了解,使用者将需要打印的电子板根据丝印机的操作时间摆放在传送带2,电子板在传送带2的作用下进入到操作台9前,挡板3对电子板进行保护,通过电源(图中未画出)启动伺服电机12带动丝杆11旋转,锥形齿轮10在丝杆11的作用力下带动夹块4向前滑动,夹块4的一端碰到挡板3后停止滑动,双向电机8带动线圈7旋转收紧牵引线6,夹在块4在牵引线6拉动下使得弹簧5发生形变,夹合住电子板后,伺服电机12带动电子板进入操作台9上,利用机体1对该电子板进行印刷,印刷结束后,启动伺服电机12将该电子板送回传送带2,同时齿轮15在齿条16上带动联动杆14旋转移动,联动杆14在旋转轴17的作用下带动静电滚轮13对操作台9进行滚动除静电,本说明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夹块(4)、弹簧(5)、锥形齿轮(10)、伺服电机(12)、静电滚轮(13)和旋转轴(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2),且传送带(2)的一侧体壁上安装有挡板(3),所述夹块(4)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中间,且夹块(4)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9),所述弹簧(5)设置在夹块(4)的内部,且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线(6),所述牵引线(6)的一端连接有线圈(7),且线圈(7)的一侧安装有双向电机(8),所述锥形齿轮(10)设置在夹块(4)的一端下方,且锥形齿轮(10)的内部连接有丝杆(11),所述伺服电机(12)连接在丝杆(11)的一端,所述静电滚轮(13)安装在操作台(9)的一端上方,且静电滚轮(13)的一侧连接有联动杆(14),所述联动杆(14)的一端安装有齿轮(15),且齿轮(15)的底部啮合有齿条(16),所述旋转轴(17)连接在联动杆(14)的下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丝印机自动上料装置,包括机体(1)、夹块(4)、弹簧(5)、锥形齿轮(10)、伺服电机(12)、静电滚轮(13)和旋转轴(17),其特征在于:所述机体(1)的一侧设置有传送带(2),且传送带(2)的一侧体壁上安装有挡板(3),所述夹块(4)设置在机体(1)的一侧中间,且夹块(4)的底部安装有操作台(9),所述弹簧(5)设置在夹块(4)的内部,且弹簧(5)的另一端连接有牵引线(6),所述牵引线(6)的一端连接有线圈(7),且线圈(7)的一侧安装有双向电机(8),所述锥形齿轮(10)设置在夹块(4)的一端下方,且锥形齿轮(10)的内部连接有丝杆(11),所述伺服电机(12)连接在丝杆(11)的一端,所述静电滚轮(13)安装在操作台(9)的一端上方,且静电滚轮(13)的一侧连接有联动杆(14),所述联动杆(14)的一端安装有齿轮(15),且齿轮(15)的底部啮合有齿条(16),所述旋转轴(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佃昌耿靖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卓尔光学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