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头弯管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215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头弯管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中部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顶部一侧的纵梁,以及设置在纵梁顶端部的横梁,所述横梁中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管的夹持装置,所述横梁的两端皆设置有用于折弯工件管的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与横梁相连接;该双头弯管机具有结构合理,弯管速度快,弯管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Two head pipe bender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double-ended pipe bender,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frame arranged in the middle of the base, a longitudinal beam arranged on one side of the top of the frame, and a cross beam arranged at the end of the top of the longitudinal beam. A clamping device for fixing a workpiece tube is arranged at the lower part of the middle of the cross beam, and both ends of the cross beam are provided with the clamping device. The bending device is used for bending the workpiece pipe, and the bending device is connected with the cross beam. The double-ended bender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structure, fast bending speed and high bending precis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头弯管机
本技术涉及管材成型加工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头弯管机。
技术介绍
在加工制造行业中经常需要使用弯折成一定形状的工件管,为了提高加工制造的效率和质量,人们使用弯管机对工件管进行折弯加工;弯管机是一种对管材进行弯折成一定形状的材料加工成形设备,弯管机要求弯折成型的工件管圆润、完整,弯折处没有尖锐角,工件管内径不能出现剧烈变化。但是现有的弯管机基本是单头弯管机,当工件管需要双头折弯时,一般需要先将工件管的一端在弯管机上进行折弯,然后再将工件管的另一端进行折弯。因此降低了工件管的加工速度,同时由于工件管的两端需要分开折弯,因此也降低了工件管的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弯管速度快,弯管加工精度高的双头弯管机。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双头弯管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中部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顶部一侧的纵梁,以及设置在纵梁顶端部的横梁,所述机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底端部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顶端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横梁中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管的夹持装置,所述横梁的两端皆设置有用于折弯工件管的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与横梁相连接。作为优选,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油缸、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固定在横梁的下端面上,所述上夹块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的端部,所述下夹块与机架固定连接,且上夹块与下夹块相互对应,有助于对工件管的夹持固定。作为优选,所述折弯装置包括连接板,第二液压油缸,弯管模具和压管轮,所述弯管模具位于连接板的下端部与机架相靠近的一侧,且弯管模具与连接板相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油缸位于连接板上弯管模具的对角处,所述第二液压油缸与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压管轮固定在第二液压油缸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连接板的顶部与横梁固定连接,有助于同时对工件管的两端进行折弯作业。作为优选,所述上夹块和下夹块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有助于下夹块和下夹块对工件管的夹持固定。作为优选,所述弯管模具和压管轮皆为圆形设置,且弯管模具和压管轮上皆设置有与下夹块上相同的凹槽,有助于工件管的折弯成型。作为优选,所述弯管模具和下夹块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助于工件管的平稳放置。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了横梁,并在横梁的两端皆设置了折弯装置,并设置了与其相互配合的夹持装置,当夹持装置将工件管夹持固定后,位于折弯装置上的第二液压油缸带动压管轮向下运动,使工件管向下弯折并围绕着弯管模具弯折成型,由于工件管的两端可以同时进行弯折成型,提高了工件管的弯管速度,因此提高了弯管机使用的便捷性;由于工件管的两端同时进行折弯成型,也提高了工件管的弯管精度,因此提高了弯管机的适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头弯管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头弯管机的局部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一种双头弯管机的折弯装置的侧结构示意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述,以使本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在本实施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间”、“上”、“下”、“顶部”、“右侧”、“左端”、“上方”、“背面”、“中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另,在本具体实施方式中如未特别说明部件之间的连接或固定方式,其连接或固定方式均可为通过现有技术中常用的螺栓固定或钉销固定,或销轴连接等方式,因此,在本实施例中不再详述。如附图1-3所示,一种双头弯管机,包括底座1,以及设置在底座1中部的机架2,以及设置在机架2顶部一侧的纵梁3,以及设置在纵梁3顶端部的横梁4,所述机架2与底座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纵梁3的底端部与机架2通过螺栓固定,所述纵梁3的顶端部与横梁4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横梁4中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管的夹持装置5,所述横梁4的两端皆设置有用于折弯工件管的折弯装置6,所述折弯装置6与横梁4相连接。所述夹持装置5包括第一液压油缸51、上夹块52和下夹块53,所述第一液压油缸51通过螺栓固定在横梁4的下端面上,所述上夹块5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51的活塞的端部,所述下夹块53与机架2通过螺栓固定,且上夹块52与下夹块53相互对应,有助于对工件管的夹持固定。所述折弯装置6包括连接板61,第二液压油缸62,弯管模具63和压管轮64,所述弯管模具63位于连接板61的下端部与机架2相靠近的一侧,且弯管模具63与连接板61通销轴连接,所述第二液压油缸62位于连接板61上弯管模具63的对角处,所述第二液压油缸62与连接板61通过螺栓固定,所述压管轮64通过销轴固定在第二液压油缸62的活塞杆的端部,所述连接板61的顶部与横梁4的下端面通过螺栓固定,有助于同时对工件管的两端进行折弯作业,提高弯管的速度。所述上夹块52和下夹块53上分别设置有相互对应的半圆形凹槽54,有助于上夹块52和下夹块53对工件管的夹持固定。所述弯管模具63和压管轮64皆为圆形设置,且弯管模具63和压管轮64上皆设置有与下夹块53上相同的凹槽,有助于工件管的折弯成型。所述弯管模具63和下夹块53位于同一水平面上,有助于工件管的平稳放置。本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由于设置了横梁,并在横梁的两端皆设置了折弯装置,并设置了与其相互配合的夹持装置,当夹持装置将工件管夹持固定后,位于折弯装置上的第二液压油缸带动压管轮向下运动,使工件管向下弯折并围绕着弯管模具弯折成型,由于工件管的两端可以同时进行弯折成型,提高了工件管的弯管速度,因此提高了弯管机使用的便捷性;由于工件管的两端同时进行折弯成型,也提高了工件管的弯管精度,因此提高了弯管机的适用性。当然,以上只是本技术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头弯管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中部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顶部一侧的纵梁,以及设置在纵梁顶端部的横梁,所述机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底端部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顶端部与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管的夹持装置,所述横梁的两端皆设置有用于折弯工件管的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与横梁相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头弯管机,包括底座,以及设置在底座中部的机架,以及设置在机架顶部一侧的纵梁,以及设置在纵梁顶端部的横梁,所述机架与底座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底端部与机架固定连接,所述纵梁的顶端部与横梁固定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中部的下方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管的夹持装置,所述横梁的两端皆设置有用于折弯工件管的折弯装置,所述折弯装置与横梁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弯管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油缸、上夹块和下夹块,所述第一液压油缸固定在横梁的下端面上,所述上夹块固定在第一液压油缸的活塞的端部,所述下夹块与机架固定连接,且上夹块与下夹块相互对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头弯管机,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峰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汉升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