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200356 阅读:6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框架,框架的顶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焊接有上模座,上模座的下方安装有与框架侧壁滑动连接的T型结构的下模座,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注塑模口,框架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与框架两侧侧壁焊接的挡块,框架的顶端侧壁两侧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底端连接有喷头,冷却箱的一侧侧壁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固定管侧壁连接,且连接管上连接有输送泵和换热器。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双重冷却散热,加快产品的冷却成型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

Injection molding mould for automobi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injection mold, which comprises a frame, a cylinder connected to the top of the frame, an upper die base welded to the piston rod of the cylinder, a lower die base with a T-shaped structure sliding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frame, and an injection mold opening and a frame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upper die base and the lower die base close to each other. The bottom side wall of the frame is connected with a cooling box, and the inner part of the cool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coolant. The upper part of the cooling box is provided with a block welded to the side walls of the frame, and the top side walls of the frame are connected with fixed pipes. The bottom end of the fixed pipes is connected with a nozzle, and the side wall of the cooling box is connected with a connecting pipe. The side wall of the fixed pipe is connected, and the connecting pipe is connected with a conveying pump and a heat exchanger. The invention adopts double cooling heat dissipation, accelerates the cooling forming effect of the product, thereby improving the forming efficiency of the produ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注塑
,尤其涉及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介绍
注射成型机(简称注射机或注塑机)是将热塑性塑料或热固性料利用塑料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的主要成型设备,注射成型是通过注塑机和模具来实现的。传统的汽车注塑模具在使用过程中,一般是采用自然冷却成型,冷却成型效率低,从而导致产品的生产效率低,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框架,所述框架的顶端连接有气缸,气缸的活塞杆的焊接有上模座,上模座的下方安装有与框架侧壁滑动连接的T型结构的下模座,所述上模座和下模座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注塑模口,所述框架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冷却箱,冷却箱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所述冷却箱的上方安装有与框架两侧侧壁焊接的挡块,所述框架的顶端侧壁两侧连接有固定管,固定管的底端连接有喷头,所述冷却箱的一侧侧壁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的另一端与固定管侧壁连接,且连接管上连接有输送泵和换热器,所述上模座的顶端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通孔与注塑模口连通,所述通孔内部焊接有导热板,导热板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孔外部焊接有散热片。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底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所述下模座的顶端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槽,且导向杆与导向槽之间滑动设置。优选的,位于所述上模座的所述注塑模口的一侧侧壁连接有L型结构的进料管,且进料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注塑模口外部。优选的,所述上模座的顶部侧壁为三角形结构,且上模座与下模座平行设置。优选的,所述进料管远离注塑模口的一端连接有封盖,且框架的一侧侧壁连接有控制开关。本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的框架、气缸、上模座、下模座、固定管、喷头、注塑模口、通孔、导热板、散热片、导向杆、导向槽、冷却箱、冷却液、连接管、输送泵、换热器、挡块,采用双重冷却散热,加快产品的冷却成型效果,从而提高了产品的成型效率,并且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很高的经济性,适合大规模的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的上模座结构侧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的A部分结构示意图。图中:1框架、2气缸、3上模座、4下模座、5注塑模口、6冷却箱、7冷却液、8连接管、9输送泵、10换热器、11固定管、12喷头、13挡块、14导向杆、15导向槽、16进料管、17通孔、18导热板、19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参照图1-3,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框架1,框架1的顶端连接有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的焊接有上模座3,上模座3的下方安装有与框架1侧壁滑动连接的T型结构的下模座4,上模座3和下模座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注塑模口5,框架1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冷却箱6,冷却箱6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7,冷却箱6的上方安装有与框架1两侧侧壁焊接的挡块13,框架1的顶端侧壁两侧连接有固定管11,固定管11的底端连接有喷头12,冷却箱6的一侧侧壁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1侧壁连接,且连接管8上连接有输送泵9和换热器10,上模座3的顶端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与注塑模口5连通,通孔17内部焊接有导热板18,导热板18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孔17外部焊接有散热片19。上模座3的底端两侧焊接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杆14,下模座4的顶端两侧开设有对称设置的导向槽15,且导向杆14与导向槽15之间滑动设置,位于上模座3的注塑模口5的一侧侧壁连接有L型结构的进料管16,且进料管16的另一端延伸至注塑模口5外部,上模座3的顶部侧壁为三角形结构,且上模座3与下模座4平行设置,进料管16远离注塑模口5的一端连接有封盖,且框架1的一侧侧壁连接有控制开关。工作原理:启动气缸2,气缸2推动上模座3,上模座3带动导向杆14进入导向槽15并挤压下模座4移动,使下模座4部分进入冷却箱6内,将注塑液从进料管16注入,注入完成后,关闭封盖,启动输送泵9和换热器10,在输送泵9的作用下,冷却液7从冷却箱6进入连接管8内,经过换热器10进行换热,将冷却液7内的热量吸收散发至外界空气,冷却后的冷却液7进入固定管11内,经喷头12流出,对上模座3表面进行喷淋降温,冷却液7沿着上模座3流入冷却箱6内部,通过设置的导热板18和散热片19,便于注塑模口5进行散热冷却,该设计简单快捷,操作简单,生产成本低,有很高的经济性,适合大规模的推广。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专利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及其专利技术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端连接有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的焊接有上模座(3),上模座(3)的下方安装有与框架(1)侧壁滑动连接的T型结构的下模座(4),所述上模座(3)和下模座(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注塑模口(5),所述框架(1)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冷却箱(6),冷却箱(6)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7),所述冷却箱(6)的上方安装有与框架(1)两侧侧壁焊接的挡块(13),所述框架(1)的顶端侧壁两侧连接有固定管(11),固定管(11)的底端连接有喷头(12),所述冷却箱(6)的一侧侧壁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1)侧壁连接,且连接管(8)上连接有输送泵(9)和换热器(10),所述上模座(3)的顶端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与注塑模口(5)连通,所述通孔(17)内部焊接有导热板(18),导热板(18)的另一端延伸至通孔(17)外部焊接有散热片(19)。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注塑成型模具,包括框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1)的顶端连接有气缸(2),气缸(2)的活塞杆的焊接有上模座(3),上模座(3)的下方安装有与框架(1)侧壁滑动连接的T型结构的下模座(4),所述上模座(3)和下模座(4)相互靠近的一侧侧壁开设有注塑模口(5),所述框架(1)的底端侧壁连接有冷却箱(6),冷却箱(6)的内部设置有冷却液(7),所述冷却箱(6)的上方安装有与框架(1)两侧侧壁焊接的挡块(13),所述框架(1)的顶端侧壁两侧连接有固定管(11),固定管(11)的底端连接有喷头(12),所述冷却箱(6)的一侧侧壁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固定管(11)侧壁连接,且连接管(8)上连接有输送泵(9)和换热器(10),所述上模座(3)的顶端侧壁沿其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17),通孔(17)与注塑模口(5)连通,所述通孔(17)内部焊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帮友张雄孔维波
申请(专利权)人:滁州质顶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