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出后脱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9987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属于化学工程设备制造业技术领域。其包括装置本体,装置本体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装置、阻尘器和水灰混合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阻尘器上方,阻尘器下方设有水灰混合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加入可定期更换的阻尘器,使得气相能够更加充分的冷却,避免挥发物进入尾气回收装置,还能够实现水实现资源的再利用。

Devolatilization device after extrus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 devolatilization device after extrusion,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equipment manufacturing industry. The spraying device is arranged above the dust collector, and a water-ash mixing device is arranged below the dust collector. The utility model can add a dust collector which can be replaced regularly, so that the gas phase can be cooled more fully, the volatile matter can be avoided entering the tail gas recovery device, and the water can be reus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挤出后脱挥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属于化学工程设备制造业

技术介绍
在高分子合成工业中,挤出模头部脱挥工艺一直是工厂环境,工人工作环境是否达标的一项重要考量标准,如果脱挥不彻底,工作环境中就会散发物料、添加剂味道,粉尘等有害物质,因此,此装置的研发对后处理挥发物起到很好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上述不足之处,提供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具体为挤出端高温气化的物料单体及添加物通过风机进入脱挥装置,经过喷水条件的阻尘器后,气体排向尾气回收的系统。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所述装置本体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装置、阻尘器和水灰混合装置;所述喷淋装置设置于阻尘器上方,阻尘器下方设有水灰混合装置;所述喷淋装置上设有进水口和若干个喷水口;所述水灰混合装置)上端设有软水补给口、溢流水出口,底部与底阀连接;底阀上部设有脱挥口;所述水灰混合装置上同样设有视镜;所述装置本体顶端设有尾气出口。所述装置本体上对应阻尘器的位置处一侧设有视镜,另一侧设有开口;阻尘器与手柄连接,能够通过装置本体上的开口从装置本体上直接抽出。所述阻尘器由若干阻尘条组成,阻尘条上下堆叠形成阻尘器;所述阻尘条由若干带有倾斜角度的片状结构组成,片状结构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阻尘条堆叠时片状结构倾斜的角度不一致。所述片状结构为塑料或金属片。所述底阀和溢流水出口通过管道与废水回收处理装置连接。所述水灰混合装置内部为一个空腔;所述水灰混合装置上设有视镜。所述废水回收处理装置包括抽滤泵、过滤器和压力表;所述抽滤泵与过滤器连接,过滤器上设有压力表。所述过滤器和压力表数量为两组,抽滤泵能够根据需要对两组过滤装置进行切换。本技术冷却的高温气相物质随水一起组成水灰混合物,经过废水回收系统后进行除灰,另外的水相收集后,经过过滤再次循环利用,实现资源再生利用,避免水资源的浪费,更加环保。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能够加入可定期更换的阻尘器,使得气相能够更加充分的冷却,避免挥发物进入尾气回收装置,还能够实现水实现资源的再利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装置本体;11、喷淋装置;111、进水口;112、喷水口;12、阻尘器;121、视镜;122、手柄;123、阻尘条;124、片状结构;13、水灰混合装置;131、软水补给口;132、溢流水出口;133、底阀;134、脱挥口;2、尾气出口;3、废水回收处理装置;31、抽滤泵;32、过滤器;33、压力表。具体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装置11、阻尘器12和水灰混合装置13;所述喷淋装置11设置于阻尘器12上方,阻尘器12下方设有水灰混合装置13;所述喷淋装置11上设有进水口111和若干个喷水口112;所述水灰混合装置13上端设有软水补给口131、溢流水出口132,底部与底阀133连接;底阀133上部设有脱挥口134;所述水灰混合装置13上同样设有视镜121;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设有尾气出口2。所述装置本体1上对应阻尘器12的位置处一侧设有视镜121,另一侧设有开口;阻尘器12与手柄122连接,能够通过装置本体1上的开口从装置本体1上直接抽出。所述阻尘器12由若干阻尘条123组成,阻尘条123上下堆叠形成阻尘器12;所述阻尘条123由若干带有倾斜角度的片状结构124连接而成,片状结构124之间留有空隙;所述阻尘条123堆叠时片状结构124倾斜的角度不一致。所述片状结构124为塑料或金属片。所述底阀133和溢流水出口132通过管道与废水回收处理装置3连接。所述水灰混合装置13内部为一个空腔;水灰混合装置13上设有视镜121。所述废水回收处理装置3包括抽滤泵31、过滤器32和压力表33;所述抽滤泵31与过滤器32连接,过滤器32上设有压力表33。所述过滤器32和压力表33数量为两组,抽滤泵31能够根据需要对两组过滤装置进行切换。本技术工作时,气相进入装置本体1,此时喷淋装置11通过喷水口112进行喷水,气相在阻尘器12的带有倾斜角度的片状结构124中更大程度的跟水接触,降温后,挥发物就会跟水一起混合进入水灰混合装置13中的空腔进行混合。通过对视镜121的观察,能够判断阻尘器12的积灰状况,在需要的时候抽出手柄122取出阻尘器12,对阻尘器12进行更换。关闭底阀133,水相从溢流水出口132处出水,挥发物沉底后从脱挥口134除灰;或直接从底阀133处排水,直接进入废水回收处理装置3进行过滤除灰。回收所得的水相可以从进水口112中重新进行循环利用。所述软水补给口131中对水灰混合装置13进行补水,多余的水通过与溢流水出口132连接的管道直接进入废水回收处理装置3。所述废水回收处理装置3中设有两套过滤装置,通过压力表33显示的压力判断是否需要进行更替使用。本技术跟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更好的达到最大化除灰的效果,避免含粉尘的气相进入尾气回收装置;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装置(11)、阻尘器(12)和水灰混合装置(13);所述喷淋装置(11)设置于阻尘器(12)上方,阻尘器(12)下方设有水灰混合装置(13);所述喷淋装置(11)上设有进水口(111)和若干个喷水口(112);所述水灰混合装置(13)上端设有软水补给口(131)、溢流水出口(132),底部与底阀(133)连接;底阀(133)上部设有脱挥口(134);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设有尾气出口(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挤出后脱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1),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1)内部自上至下依次设有喷淋装置(11)、阻尘器(12)和水灰混合装置(13);所述喷淋装置(11)设置于阻尘器(12)上方,阻尘器(12)下方设有水灰混合装置(13);所述喷淋装置(11)上设有进水口(111)和若干个喷水口(112);所述水灰混合装置(13)上端设有软水补给口(131)、溢流水出口(132),底部与底阀(133)连接;底阀(133)上部设有脱挥口(134);所述装置本体(1)顶端设有尾气出口(2)。2.如权利要求1所述挤出后脱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装置本体(1)上对应阻尘器(12)的位置处一侧设有视镜(121),另一侧设有开口;阻尘器(12)与手柄(122)连接,能够通过装置本体(1)上的开口从装置本体(1)上直接抽出。3.如权利要求2所述挤出后脱挥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阻尘器(12)由若干阻尘条(123)组成,阻尘条(123)上下堆叠形成阻尘器(1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得权沈斌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双象光学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