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压缩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6643 阅读: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5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压缩袜,该压缩袜的踝部袜身区域为根据人体踝部的踝骨凹凸情况并遵循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进行相应的编织处理后得到的,包括与踝骨凸起部贴合的第一踝部袜身区域以及与踝骨凹陷部贴合并经过增压处理的第二踝部袜身区域。本申请中与踝骨凹陷部对应的袜身区域是与踝骨凹陷部贴合的并经过增压处理,能够有效地增大压缩袜对踝骨凹陷部的压力,使得其实际压力分布规律更加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规律。另外,本申请还在与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的袜身区域上进行了尺寸增加处理以及减压处理,使得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处的实际压力分布规律更加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规律。

A compression stockings

The present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compression sock, the ankle sock body area of which is obtained by braiding according to the ankle concavity and convexity of the human body and following the law of human hemodynamics, including the sock body area of the first ankle that is attached to the ankle protrusion and the sock body area of the first ankle that is combined with the ankle concavity and is pressurized. Second ankle socks area. The sock body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depressed ankle bone in this application is joined to the depressed ankle bone and pressurized. The compression sock can effectively increase the pressure on the depressed ankle bone, so that the actu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law is more in line with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law which decreases from the distal end of the heart to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heart. In addition, the sock body area corresponding to the posterior gastrocnemius muscle of the human calf is also increased in size and decompressed, so that the actual pressure distribution of the posterior gastrocnemius muscle of the human calf is more consistent with the pressure distribution from the distal end of the heart to the proximal end of the hear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袜
本技术涉及压缩袜
,特别涉及一种压缩袜。
技术介绍
压缩袜,又称压力袜,是一种特殊的纺织品,用于预防及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一直没有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观念的改变,其应用领域更加广阔。国际国内对压力袜的需求正呈爆发式增长。压缩袜必须满足人体需求,其压力与压力分布是压力袜产品最重要的性能指标,如果压缩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不正确,则穿着压缩袜不仅起不到保健以及医疗辅助作用,反而可能会引起多方面的问题。压缩袜产品的压力与压力分布必须根据医学原理以及人体需求确定,并且符合相应的行业标准,压力分布要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只有符合行业标准的压缩袜产品才是合格的产品。目前我国压缩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执行的是医药行业标准YY/T0853—2011。如图1所示,其中,AD为中筒袜,AF为中长筒袜,AG为长筒袜。标准中明确规定了不同部位的压力分布,如表一所示。表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T0853-2011医用静脉曲张压缩袜中规定,中筒压缩袜的的公称测量点包括:踝部的最小周长处(B)、腓肠肌的止点(B1)、小腿的最大周长处(C)、胫骨节的下端(D),如图1所示;压缩袜的压力分布标准如表一所示。压缩袜根据压缩力的大小,可分为多级,压缩力的等级是由施加在脚踝处的压力值确定的,如表二所示。表二目前,在压缩袜产品领域,产品压力控制的通用方法是:采用模拟的柱形腿模,测试不同部位的压力值以判断压力袜的压力与压力分布是否符合行业标准。然而,上述方法存在的问题在于,腿模只考虑对腿部不同部位长度以及围度尺寸的模拟,而没有考虑人体腿部重要部位骨骼、肌肉的实际情况。而人体腿部的骨骼、肌肉构成,使得人们实际穿着压缩袜时压缩袜的实际压力分布与模拟测试的压力分布不一致,模拟测试合格的压力分布在人体实际穿着时会出现不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规律。图2示出了人体踝部结构示意图,图2中,内侧踝骨1与外侧踝骨2为踝骨凸起部位,穿着压力袜时压力值大;内侧踝骨上方及下方凹陷处3、4与外侧踝骨上方及下方凹陷处5、6在穿着压力袜时压力值小。参见图3所示,踝骨凸起处支撑了压力袜,踝骨凸起处四周压力袜悬空,在踝骨部位悬空的四个区域7、8、9和10内不能对踝部施正确的压力。表三示出了一种在腿模上压力及其分布均符合标准的压缩袜在人们实际穿着时的压力测试实例数据。表三点后中11悬空8内踝骨1悬空7前中12悬空9外踝骨2悬空10压力mmHg28.95029.12027029.950由上可知,踝部在踝骨凸起处的压力最大,符合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而呈现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然而,在踝骨突起旁的凹处,压力显著小于踝骨凸起处的压力甚至可能是零压力,使得压力袜的压力分布不再符合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踝部的压力显著小于腿部压力,这种错误压力分布的结果是严重的,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会有助于心脏远端的血液回流,从而起到预防和控制静脉曲张等疾病,错误的压力分布,尤其是踝部压力小于腿部压力时,不仅不能有助于心脏远端的血液回流,反而会阻碍心脏远端的血液回流。另外,在传统的压缩袜中,由于腓肠肌的存在,使得在腿模上压力下压力分布符合行业标准的压缩袜的实际穿着时压力与压力分布不再符合行业标准。一个腿模上压力与压力分布符合标准的压缩袜实际穿着时,小腿内侧与小腿后侧压力测试实例如表四与表五所示。需要指出的是,表四和表五中的“B”、“B1”、“C”和“D”均是图1中示出的相应部位。表四由表四可以看出,一个腿模上压力与压力分布符合标准的传统压缩袜,在人体实际穿着时,小腿内侧的压力与压力分布符合行业标准。表五由表五可以看出,在模拟的柱型腿上测试压力与压力分布符合标准的传统压缩袜,在人体实际穿着时,由于小腿腓肠肌,压缩袜施加在人体上的压力不再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人体处于坐姿与站姿时,小腿最粗处C截面的压力值都超过了B1截面的压力值;站姿时,小腿最粗处C截面的压力值不仅超过了B1截面,甚至超过了B截面的压力值,压力与压力分布不再符合行业标准。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缩袜,该压缩袜相对于传统压缩袜,在人体实际穿着时,压力分布规律更加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规律。其具体方案如下:一种压缩袜,包括与人体踝部对应的踝部袜身区域,所述踝部袜身区域为根据人体踝部的踝骨凹凸情况并遵循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进行相应的编织处理后得到的,包括: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凸起部贴合的第一踝部袜身区域;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凹陷部贴合并经过增压处理的第二踝部袜身区域。可选的,所述第二踝部袜身区域包括:与人体踝部上由于内侧踝骨凸起部和外侧踝骨凸起部而形成的四个踝骨凹陷部分别贴合的四个袜身区域。可选的,所述压缩袜,还包括:对传统压缩袜中与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的袜身区域进行尺寸增加处理以及减压处理后得到的符合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的腓肠肌袜身区域。可选的,所述腓肠肌袜身区域包括由下至上依次分布的四个腓肠肌袜身子区域;其中,所述四个腓肠肌袜身子区域为根据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中四个不同区域的肌肉特点以及压力需求,对传统压缩袜中与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的袜身区域进行相应的尺寸增加处理以及减压处理后得到的。可见,本技术中,压缩袜的踝部袜身区域是根据人体踝部的踝骨凹凸情况并遵循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进行相应的编织处理后得到的,该踝部袜身区域中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凸起部对应的袜身区域是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凸起部贴合的,并且,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凹陷部对应的袜身区域也是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凹陷部贴合的并经过增压处理,这样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踝骨凸起部的袜身区域与踝骨凸起部之间是悬空的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大压缩袜对人体踝部的踝骨凹陷部的压力,使得其实际压力分布规律更加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规律。进一步的,本技术中的压缩袜相对于传统压缩袜,在与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的袜身区域上进行了尺寸增加处理以及减压处理,这样可以避免出现如传统压缩袜中存在的对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的压力值过大的情况,使得本技术的压缩袜在人们实际穿着时,人体小腿后侧腓肠肌处的实际压力分布规律更加符合由心脏远端向心脏近端递减的压力分布规律。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压缩袜压力控制部位示意图;图2为人体踝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穿着传统压力袜时踝部截面示意图;图4为穿着本技术设计的一种具体压缩袜时踝部截面示意图;图5为小腿后侧腓肠肌示意图;图6a为传统压缩袜中与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区域示意图;图6b为本技术压缩袜中与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区域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具体的与小腿后侧腓肠肌对应的袜身区域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缩袜,包括与人体踝部对应的踝部袜身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踝部袜身区域为根据人体踝部的踝骨凹凸情况并遵循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进行相应的编织处理后得到的,包括: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凸起部贴合的第一踝部袜身区域;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凹陷部贴合并经过增压处理的第二踝部袜身区域。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袜,包括与人体踝部对应的踝部袜身区域,其特征在于,所述踝部袜身区域为根据人体踝部的踝骨凹凸情况并遵循人体血流动力学规律进行相应的编织处理后得到的,包括: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凸起部贴合的第一踝部袜身区域;与人体踝部的踝骨凹陷部贴合并经过增压处理的第二踝部袜身区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踝部袜身区域包括:与人体踝部上由于内侧踝骨凸起部和外侧踝骨凸起部而形成的四个踝骨凹陷部分别贴合的四个袜身区域。3.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玉钗程中浩孙景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