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9522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20 00:2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窗,逃生窗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转轴上固定设有扭簧,该逃生平台板上贯穿设有逃生口,逃生口上端的逃生平台板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气囊固定筒内贯穿设有空腔,且气囊固定筒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固定腔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逃生平台板可固定在逃生窗上,逃生平台板上设有逃生口,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口进入到逃生气囊内,由于逃生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有空气,且逃生气囊外侧设有微型通孔,对于不同身形的逃生人员都能很好的对其降落速度进行控制,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气囊安全且快速的降落到地面上,从而完成自救。

A fire escape device for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s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fire escape device for a high-rise residential building, which comprises an escape window, an escape platform plate fixed at the bottom of the escape window and connected by a rotating shaft, and a torsion spring fixed on the rotating shaft. A cavity is penetrated, and a fixing cavity is arranged on the side wall of the air bag fixing cylinder, and an escape air bag is fixed in the fixing cavity. The invention can be installed on the balcony of a family house, the escape platform plate can be fixed on the escape window, and the escape platform plate is provided with an escape port. When a disaster occurs in a high-rise building, the escape personnel can enter the escape gas bag through the escape port, because the air is injected into the inflatable cavity of the escape gas bag, and a micro-air is arranged outside the escape gas bag. Type V through-hole, for different shapes of the escape personnel can be very good to its landing speed control, the escape personnel can safely and quickly land on the ground through the escape gas bag, thus completing self-rescu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防
,具体为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
技术介绍
高层住宅的新建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城市经济发达程度的集中展示,在提升空间利用率、节约用地的同时,其消防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并逐渐成为被社会关注的问题。近年来,频发的高层住宅火灾给我们敲响了警钟,暴露出其在消防安全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目前国内在高层建筑的紧急逃生方面还没有具体的装置便于每个家庭进行快速逃生,当发生火灾或者地震等灾害时,大多依靠消防部队进行救援,现阶段还缺少家庭式紧急自救装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用于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窗,所述逃生窗底端通过转轴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所述转轴上固定设有扭簧,所述逃生平台板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所述下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所述上连杆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顶端,该逃生平台板上贯穿设有逃生口,所述逃生口上端的逃生平台板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所述气囊固定筒内贯穿设有空腔,该空腔连通逃生口,且气囊固定筒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所述固定腔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所述逃生气囊内部密封设有充气腔,所述充气腔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上,该进气口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且固定连通充气管,所述充气管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所述逃生气囊底端固定连接卡环,所述卡环固定安装在底环的顶端,且卡环活动卡接在固定腔的底端。优选的,所述逃生窗上窗口为矩形结构,所述逃生平台板为矩形板,该逃生平台板内端的转轴上设有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逃生窗,其另一端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优选的,所述逃生平台板的外端固定连接卡块,所述卡块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内端为斜槽结构,且卡槽上活动卡接有卡扣,所述卡扣贯穿逃生窗的上端的卡块限位槽且固定安装在逃生窗上,所述卡块位于卡块限位槽内。优选的,所述逃生气囊为圆环形柱状结构,其侧壁内设有充气腔,该充气腔的外壁上设有微型通孔,且其外壁上涂装有防火漆。优选的,所述底环的内径大于逃生口的直径。优选的,所述卡环外侧的底环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扣,所述限位扣活动卡接在限位板上,所述限位板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的两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逃生平台板可固定在逃生窗上,逃生平台板上设有逃生口,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人员来不及通过楼道疏散,此时将逃生窗上的卡扣按下,使逃生平台板上的卡块脱离逃生窗上的卡块限位槽,从而在转轴以及扭簧的作用下将逃生平台板向外弹出,并且通过两组对称分布的上连杆和下连杆装置保证逃生平台板在逃生窗外侧保持水平状态,便于逃生人员从自家的阳台上进行逃生;2、该逃生平台板的下侧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不需要使用时逃生气囊收缩折叠在气囊固定筒的固定腔内,使用时将固定在气囊固定筒下侧的底环向外推出,使限位扣脱离限位板,从而将逃生气囊快速展开;3、该逃生气囊的长度保证底环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50cm,逃生前通过充气泵向逃生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空气,一方面达到隔温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保证逃生气囊的内壁紧密贴合逃生人员的身体,避免其降落速度过快;4、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口进入到逃生气囊内,由于逃生气囊的充气腔内注入有空气,且逃生气囊外侧设有微型通孔,对于不同身形的逃生人员都能很好的对其降落速度进行控制,逃生人员可通过逃生气囊安全且快速的降落到地面上,从而完成自救;5、该底环的内径比逃生口的直径要大,便于逃生人员降落后能够快速从逃生气囊内出来,降低对下一个逃生人员的影响。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气囊固定筒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卡块结构示意图。图中:1逃生窗、101卡块限位槽、2逃生平台板、201转轴、202下连杆、203上连杆、204逃生口、3充气管、4充气泵、5卡块、501卡槽、6气囊固定筒、601固定腔、602进气口、603限位板、7逃生气囊、701充气腔、8底环、801卡环、802限位扣、9卡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包括逃生窗1,逃生窗1底端通过转轴201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2,转轴201上固定设有扭簧,逃生平台板2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202,下连杆202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203,上连杆20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1顶端,该逃生平台板2上贯穿设有逃生口204,逃生口204上端的逃生平台板2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6,气囊固定筒6内贯穿设有空腔,该空腔连通逃生口204,且气囊固定筒6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601,固定腔601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7,逃生气囊7内部密封设有充气腔701,充气腔701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602,进气口602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6上,该进气口602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2且固定连通充气管3,充气管3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4,逃生气囊7底端固定连接卡环801,卡环801固定安装在底环8的顶端,且卡环801活动卡接在固定腔601的底端。进一步的,逃生窗1上窗口为矩形结构,逃生平台板2为矩形板,该逃生平台板2内端的转轴201上设有扭簧,扭簧的一端固定连接逃生窗1,其另一端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2。进一步的,逃生平台板2的外端固定连接卡块5,卡块5的内侧端面上设有卡槽501,卡槽501内端为斜槽结构,且卡槽501上活动卡接有卡扣9,卡扣9贯穿逃生窗1的上端的卡块限位槽101且固定安装在逃生窗1上,卡块5位于卡块限位槽101内。进一步的,逃生气囊7为圆环形柱状结构,其侧壁内设有充气腔701,该充气腔701的外壁上设有微型通孔,且其外壁上涂装有防火漆。进一步的,底环8的内径大于逃生口204的直径。进一步的,卡环801外侧的底环8两侧固定设有限位扣802,限位扣802活动卡接在限位板603上,限位板603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6的两侧。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可安装在家庭住宅的阳台上,逃生平台板2可固定在逃生窗1上,逃生平台板2上设有逃生口204,当高层建筑发生灾害时,人员来不及通过楼道疏散,此时将逃生窗1上的卡扣9按下,使逃生平台板2上的卡块5脱离逃生窗1上的卡块限位槽101,从而在转轴201以及扭簧的作用下将逃生平台板2向外弹出,并且通过两组对称分布的上连杆203和下连杆202装置保证逃生平台板2在逃生窗1外侧保持水平状态,该逃生平台板2的下侧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6,不需要使用时逃生气囊7收缩折叠在气囊固定筒6的固定腔601内,使用时将固定在气囊固定筒6下侧的底环8向外推出,使限位扣802脱离限位板603,从而将逃生气囊7快速展开,该逃生气囊7的长度保证底环8距离地面的高度不超过50cm,逃生前通过充气泵4向逃生气囊7的充气腔701内注入空气,一方面达到隔温的效果,另一方面可保证逃生气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窗(1),所述逃生窗(1)底端通过转轴(201)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2),所述转轴(201)上固定设有扭簧,所述逃生平台板(2)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202),所述下连杆(202)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203),所述上连杆(20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1)顶端,该逃生平台板(2)上贯穿设有逃生口(204),所述逃生口(204)上端的逃生平台板(2)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6),所述气囊固定筒(6)内贯穿设有空腔,该空腔连通逃生口(204),且气囊固定筒(6)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601),所述固定腔(601)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7),所述逃生气囊(7)内部密封设有充气腔(701),所述充气腔(701)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602),所述进气口(602)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6)上,该进气口(602)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2)且固定连通充气管(3),所述充气管(3)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4),所述逃生气囊(7)底端固定连接卡环(801),所述卡环(801)固定安装在底环(8)的顶端,且卡环(801)活动卡接在固定腔(601)的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逃生窗(1),所述逃生窗(1)底端通过转轴(201)固定连接逃生平台板(2),所述转轴(201)上固定设有扭簧,所述逃生平台板(2)顶端的外侧活动铰接有下连杆(202),所述下连杆(202)的另一端活动铰接上连杆(203),所述上连杆(203)的另一端活动铰接逃生窗(1)顶端,该逃生平台板(2)上贯穿设有逃生口(204),所述逃生口(204)上端的逃生平台板(2)上固定设有气囊固定筒(6),所述气囊固定筒(6)内贯穿设有空腔,该空腔连通逃生口(204),且气囊固定筒(6)的侧壁上设有固定腔(601),所述固定腔(601)内固定设有逃生气囊(7),所述逃生气囊(7)内部密封设有充气腔(701),所述充气腔(701)顶端固定连通有进气口(602),所述进气口(602)固定安装在气囊固定筒(6)上,该进气口(602)上端贯穿逃生平台板(2)且固定连通充气管(3),所述充气管(3)的另一端连通充气泵(4),所述逃生气囊(7)底端固定连接卡环(801),所述卡环(801)固定安装在底环(8)的顶端,且卡环(801)活动卡接在固定腔(601)的底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层住宅建筑消防逃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维新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双龙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