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廖威龙专利>正文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背夹充电手机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9089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3: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背夹充电手机壳,充电连接器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金属弹片安装于电路板,且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由于金属弹片具有弹性,且软质连接线具有柔性,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充电连接头在手机频繁插拔充电时不易折断。

A charging connector, charger and back charging cell phone shell.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harging connector, a charger and a back clip charging mobile phone case. The charging connector comprises a circuit board and a charging connector arrang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e charging connector is installed on the circuit board through a metal shrapnel, and the charging connector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ircuit board through a soft connecting wire. Because of the elasticity of the metal fragment and the flexibility of the soft connecting wire, the charging connector of the utility model is not easy to break when the mobile phone is frequently plugged and charge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背夹充电手机壳
本技术涉及手机配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背夹充电手机壳。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对手机的使用越来越频繁,人们对于手机续航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手机电池容量是有限的,因此制约了手机的使用时间,所以人们使用移动电源保证手机的电量。但是,携带移动电源十分麻烦,由此,背夹充电手机壳应运而生。背夹充电手机壳是将移动电源附加在手机壳中的一种手机配件,手机安装在现有的背夹充电手机壳上后,设置在背夹充电手机壳上的充电输出接口插入手机的充电口,实现对手机的充电。这样就实现了移动电源的方便携带的目的,同时背夹充电手机壳还能给手机提供手机保护套的保护手机的功能。但是,现有的背夹充电手机壳的充电连接头是固定设置于壳体的,因此充电连接头容易折断,造成产品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背夹充电手机壳,具有充电连接头不易折断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充电连接器,其中,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金属弹片安装于电路板,且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优选的,所述充电连接头包括基座以及垂直设置于基座的公头端子,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所述金属弹片安装电路板上并使公头端子与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公头端子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连接。优选的,所述公头端子包括一体成型于基座的端子外壳以及固定于端子外壳内的金属PIN针组。优选的,所述软质连接线直接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面或通过弯折部绕过电路板第二面后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面。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与软质连接线连接的一面上设置有保护盖板。一种充电器,包括外壳,其中,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器,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一种背夹充电手机壳,包括保护套以及设置于保护套内的充电装置,其中,所述充电装置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器,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优选的,所述保护套包括保护底壳、卡合连接于保护底壳的保护边框以及可拆卸连接于保护底壳的保护隔离框,所述充电装置设置于保护底壳与保护隔离框之间,所述保护底壳的底面向内凹陷有用于放置充电装置的容纳槽。优选的,所述电路板上连接设置有给电池充电的输入接口,所述输入接口设置在所述保护套的长边侧壁上,所述保护套的侧壁上开设有与输入接口配合的充电插槽。优选的,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具有磁性且用于与磁吸支架配合的金属片或用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接收片;所述保护底壳上设置有摄像头保护口,所述摄像头保护口设置于容纳槽的上方且呈椭圆形;所述保护边框上设置有防摔气垫角。综上所述,本技术通过具有弹性的金属弹片连接于充电连接头和电路板,且通过柔性的软质连接线电性连接充电接头和电路板,从而达到充电连接头在手机频繁插拔时不易折断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正面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的整体爆炸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充电装置背面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充电连接头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背夹充电手机壳正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背夹充电手机壳背面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实施例中背夹充电手机壳的整体爆炸图。图中:1、保护套;11、保护底壳;111、电源开关;112、电量指示灯;113、摄像头保护口;114、容纳槽;115、金属片;116、充电插槽;12、保护隔离框;13、保护边框;131、防摔气垫角;2、充电装置;21、电池;22、电路板;221、保护盖板;222、输入接口;23、充电连接头;231、基座;232、端子外壳;233、金属PIN针组;234、金属弹片;235、软质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一种充电连接器,如图1至3所示,包括充电装置2,所述充电装置2包括电池21以及所述充电连接器,所述充电连接器包括与电池21电性连接的电路板22以及设置在电路板22上的充电连接头23,所述充电连接头23通过金属弹片234安装于电路板22,且所述充电连接头23通过软质连接线235与电路板22电性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软质连接线235优选为具有柔性的FPC连接线,所述金属弹片234具有弹性且通过螺钉固定于电路板22。在本实施例中,软质连接线235为直接连接于电路板22的第一面例如正面,在其他实施例中,软质连接线235还可以通过弯折部绕过电路板22第二面如背面后连接于电路板22的第一面例如正面,所述弯折部可以为一个或两个,从而保证软质连接线235具有足够的折弯富余量。本技术实施例中采用的连接线为柔性的软质连接线235,具有一定的富余量的优点,这样,当手机安装在所述背夹充电手机壳上并插接充电过程中,来回插拔不会折断所述软质连接线235,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所述电路板22与软质连接线235连接的一面上设置有保护盖板221。所述电路板22上设置有给电池21充电的输入接口222,所述输入接口222为充电连接头23的母头端子。如图4所示,所述充电连接头23包括基座231以及垂直设置于基座231的公头端子,所述公头端子包括一体成型于基座231的端子外壳232以及固定于端子外壳232内的金属PIN针组233,所述金属PIN针组233包括八个U形金属PIN针。所述金属弹片234卡合连接于基座231,所述软质连接线235连接于公头端子。如图4和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中,所述基座231通过弯折的所述金属弹片234安装电路板22上并使公头端子233与电路板22平行设置(如图4所示的金属弹片弯折部98)。这样本装置即方便手机插接充电,并且由于金属弹片具有弹性,且软质连接线具有柔性,带有连接富余量,因此本技术的充电连接头在手机频繁插拔充电时不易折断。所述公头端子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连接(如图4所示,所述软质连接线设置有与金属弹片对应的软质连接线的弯折部99,),具有在折弯时留有一定的富余量的优点,这样,当手机安装在所述背夹充电手机壳上并插接充电过程中,来回插拔不会折断所述软质连接线235,延长了本技术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器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如上所述的充电连接器,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背夹充电手机壳如图5至图7所示,包括保护套1以及用于给手机充电的充电装置2,充电装置2设置于保护套1内。所述保护套1包括保护底壳11、保护边框13以及保护隔离框12,保护边框13卡合连接于保护底壳11,保护隔离框12通过螺钉可拆卸连接于保护底壳11,保护底壳11的底面向内凹陷有用于放置所述充电装置2的容纳槽114,充电装置2固定设置于保护底壳11与保护隔离框12之间。在本实施例中,容纳槽114的底部镶嵌有具有磁性且用于与磁吸支架配合的金属片115,所述金属片115为圆形。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容纳槽114的底部还可以镶嵌有用于无线充电的电磁接收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充电连接器、充电器及背夹充电手机壳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充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金属弹片安装于电路板,且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头包括基座以及垂直设置于基座的公头端子,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所述金属弹片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使公头端子与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公头端子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充电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电路板以及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充电连接头,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金属弹片安装于电路板,且所述充电连接头通过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所述充电连接头包括基座以及垂直设置于基座的公头端子,所述基座通过弯折的所述金属弹片安装在电路板上并使公头端子与电路板平行设置,所述公头端子通过设置有弯折部的软质连接线与电路板电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公头端子包括一体成型于基座的端子外壳以及固定于端子外壳内的金属PIN针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软质连接线直接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面或通过弯折部绕过电路板第二面后连接于电路板的第一面。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充电连接器,其特征是:所述电路板与软质连接线连接的一面上设置有保护盖板。5.一种充电器,包括外壳,其特征是:所述外壳内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充电连接器,以及与电路板电性连接的电池。6.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威龙
申请(专利权)人:廖威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