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88989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7 02: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主要涉及印刷原料检测装置领域,公开了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高低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检测组件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转动杆和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杆转动的限定结构,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新机械结构,通过升降组件、转动组件和调节组件,改变检测组件与大豆油墨的检测点,从而实现大豆油墨的多数位置的检测,达到减小检测数据的误差的目的。

A device for detecting soybean ink performance

The utility model mainly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inting material detection device, and discloses a soybean ink performance detection device, including a base, a support rod is arranged on the base, a detection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rod, a lifting component is arranged on the support rod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detection component, and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with a lifting component for adjusting the height of the detection component. A rotating assembly for rotating the detection assembly is also provided on the support rod, which comprises a rotating rod connected to the support rod and a limiting structure for defining the rotation of the rotating rod, on which an adjusting assembly for adjusting the distance between the detection assembly and the support rod is provided. . The utility model adopts a new mechanical structure, through lifting components, rotating components and adjusting components, changes the detection points of the detection components and the soybean ink, thereby realizing the detection of most positions of the soybean ink and reducing the error of the detection dat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印刷原料检测装置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大豆油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大豆油属于可食用油,分解后可完全融入自然环境中,在各种配方的植物油油墨中,大豆油墨是真正意义的可应用的环保型油墨,而且其产量丰富,价格便宜(尤其在美国),性能安全可靠,印刷效果良好并且符合印刷油墨的各项标准,环保性绝佳。与传统油墨相比,大豆油墨具有色泽鲜艳、浓度高、光泽好、较好的水适应性和稳定性、耐摩擦、耐干燥等性能。大豆油墨的性能指标主要有颜色、着色力、细度、粘性、固着速度等,对其性能指标进行检测是项十分重要的工作。目前,公告号为CN20471904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大豆油性能检测装置,它包括底座,所述底座有段设置有容器凹槽,所述底座中端设置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连接有固定支柱,所述固定支柱顶端连接有连接环,所述连接环连接有活动支柱,所述活动支柱低端设置有调节钮,所述活动支柱顶端连接有旋转轴,所述旋转轴中端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片连接有马达,所述马达顶端连接有旋转柄,所述马达侧面连接有数据处理器,所述数据处理器连接有数据传输轴,所述数据传输轴连接有测试表,所述马达底端连接有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有测试桨。这种大豆油性能检测装置可以针对不同高度的容器,进行上下调节,适应性强,容器槽可以加强容器放置的稳定性,设置有旋转轴,检测时可以将测试桨旋转到容器中,不使用时可以将测试旋转到其他地方,方便清洗和维护,大豆油性能检测需要采取多个数据,往往需要对器皿中多个部位的大豆油性能进行检测得出数据并取平均值才能保证大豆性能检测数据的科学真实性,而这种大豆油性能检测装置只能上下和旋转调整螺旋桨的位置,从而只能对器皿中大豆油墨的少数部位进行性能检测,使得检测出来的数据误差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在于提供一种能对器皿中大豆油墨的多数部位进行性能检测的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从而采集更多的数据,达到减小大豆油墨性能检测数据的误差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检测组件,所述支撑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高低的升降组件,所述支撑杆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检测组件的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上的转动杆和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杆转动的限定结构,所述转动杆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与所述支撑杆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节升降组件,从而实现检测装置组件的调整;转动杆转动,带动检测组件转动,而后通过限定结构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限定检测组件的位置;调节调节组件,使得检测组件与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改变检测组件与大豆油墨的检测点,从而实现对器皿中的大豆油墨的多个部位进行性能数据检测,采集多个数据取平均值,数值客观,误差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螺杆和伸缩杆,所述伸缩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与所述检测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转动杆螺纹连接,所述螺杆与所述检测组件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螺杆,使得螺杆相对转动杆位移,从而带动检测组件位移,而伸缩杆使得检测组件在由螺杆驱动位移时,不发生转动,同时,伸缩杆对检测组件起到支撑作用。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伸缩杆包括套杆和内杆,所述套杆与所述转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内杆与所述套杆滑动连接,所述内杆与所述检测组件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螺杆,使得螺杆相对转动杆位移,从而带动检测组件位移,当检测组件远离转动杆时,内杆往远离套杆的方向滑动,使得伸缩杆的长度变长;当检测组件靠近转动杆时,内杆往靠近套杆的方向滑动,使得伸缩杆的长度变短,从而适应检测组件的位置改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定结构包括限定孔和限定件,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所述限定孔,所述限定件螺纹连接于所述限定孔中且与所述支撑杆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相对支撑杆转动,从而带动检测组件相对支撑杆转动,拧动限定件,使得限定件与支撑杆抵紧,导致限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压力增大,进而使得限定件与支撑杆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达到限制转动杆转动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定件上螺纹连接有锁紧件,所述锁紧件与所述转动杆抵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拧动锁紧件,使得锁紧件与转动杆抵紧,从而使得锁紧件与转动杆之间的压力增大,继而使得限定件与限定孔抵紧,使得限定件与限定孔之间的摩擦力增大,从而限制限定件脱离限定孔。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升降组件包括底杆、顶杆和限制结构,所述底杆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底杆滑动连接,所述顶杆与所述支撑杆固定连接,所述顶杆上设置有所述限制结构用于限制所述顶杆相对所述底杆滑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顶杆,使得顶杆相对底杆滑动,顶杆滑动带动支撑杆上下位移,支撑杆上下位移带动检测组件上下位移,通过限制结构限制顶杆相对底杆滑动,从而实现检测组件的高度改变。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制结构包括凹槽和限制件,所述顶杆下端开设有所述凹槽,所述限制件过盈配合于所述顶杆下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件过盈配合于顶杆下端,由于顶杆下端开设有凹槽,使得顶杆下端在限制件的挤压下往底杆靠近并抵紧,进而产生压力,压力增大使得顶杆与底杆之间的摩擦力大,从而达到顶杆相对底杆滑动的目的。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杆上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限制块穿设于所述凹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制块与凹槽配合,限制了顶杆的滑动方向,使得顶杆减小相对底杆转动的可能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座上开设有用于放置有用于放置盛放大豆油墨器皿的定位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槽可以来放置盛放大豆油墨的器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定位槽中过盈配合有橡胶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环与器皿挤压发生形变,形变产生压力,从而使得橡胶环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同时也使得橡胶环与器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达到限制器皿位置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通过调节升降组件,从而实现检测装置高度的调整;转动杆转动,带动检测组件转动,而后通过限定结构对转动杆的位置进行限定,从而限定检测组件的位置;调节调节组件,使得检测组件与支撑杆之间的位置发生改变,改变检测装置与大豆油墨的检测点,从而实现对器皿中的大豆油墨的多个部位进行性能数据检测,采集多个数据取平均值,数值客观,误差小;2.底座上开设有定位槽,定位槽过盈配合有橡胶环,橡胶环与器皿挤压发生形变,形变产生压力,从而使得橡胶环与定位槽之间的摩擦力增大,同时也使得橡胶环与器皿之间的摩擦力增大,达到限制器皿位置的目的。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3为调节组件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底座;11、定位槽;12、橡胶环;13、器皿;2、支撑杆;21、定位柱;3、检测组件;31、支撑座;32、电机;33、螺旋桨;34、显示处理器;4、升降组件;41、底杆;411、限制块;42、顶杆;421、滑孔;43、限制结构;431、凹槽;432、限制件;5、转动组件;51、转动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检测组件(3),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3)高低的升降组件(4),所述支撑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检测组件(3)的转动组件(5),其特征是: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上的转动杆(51)和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杆(51)转动的限定结构(52),所述转动杆(5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3)与所述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上设置有支撑杆(2),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检测组件(3),所述支撑杆(2)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3)高低的升降组件(4),所述支撑杆(2)上还设置有用于转动所述检测组件(3)的转动组件(5),其特征是:所述转动组件(5)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杆(2)上的转动杆(51)和用于限定所述转动杆(51)转动的限定结构(52),所述转动杆(51)上设置有用于调整所述检测组件(3)与所述支撑杆(2)之间的距离的调节组件(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调节组件(6)包括螺杆(61)和伸缩杆(62),所述伸缩杆(62)与所述转动杆(51)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62)与所述检测组件(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61)与所述转动杆(51)螺纹连接,所述螺杆(61)与所述检测组件(3)转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伸缩杆(62)包括套杆(621)和内杆(622),所述套杆(621)与所述转动杆(51)固定连接,所述内杆(622)与所述套杆(621)滑动连接,所述内杆(622)与所述检测组件(3)固定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大豆油墨性能检测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限定结构(52)包括限定孔(521)和限定件(522),所述转动杆(51)上开设有所述限定孔(5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迪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晨倩助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