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8894 阅读:2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宽尾墩、阶梯式坝面和戽池三者联合的泄洪消能结构,即在溢流坝体上部闸墩的前端设置有宽尾墩,宽尾墩的下方连接有阶梯坝面,阶梯坝面的前端连接有戽池。泄洪时利用阶梯坝面的消能同时,又利用了宽尾墩的墩面无水区对阶梯底部进行自然通气以避免空化和空蚀有效地保护了坝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取消了传统的反弧段,不仅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为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结构新颖、消能的流态和机理科学,台阶面抗气蚀能力强的新型消力池长度短的结构。(*该技术在2010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具有泄洪功能的水坝结构,具体的说是一种新型的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水库作为农业储水灌溉、发电的重要工程手段,对于造福人类有着重要的作用。作为水库的大门——水坝,其作用不仅仅是调节洪水、蓄水发电,更重要的是当大坝渲泄洪水时,其聚集了巨大水能的高速水流不能对下游和大坝安全造成危害。现有的大坝泄洪有底流消能、面流消能、挑流消能等。目前,这三种传统消能工程的应用,均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底流消能雾化小、消能率高,但长消力池的造价高昂;面流消能虽结构简单,但其泄洪的流态多变,面流连绵几公里无法消减,造成岸坡冲刷,影响行船;挑流消能造价低,但泄洪时雾化严重,影响发电,且坝下巨大的冲淤,常使电站建成后冲刷处理费用剧增。据中国专利的有关资料检索表明,目前尚未有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的相关报道。本技术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新颖,消能的流态和机理科学,消力池长度短的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由溢流坝体、宽尾墩、阶梯坝面、戽池以及闸墩、闸门等组成的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其特征是由一个溢流坝体,溢流坝体的上部固定有闸墩,溢流坝体的闸墩前端固定有宽尾墩,宽尾墩的下方溢流面上固定有与溢流坝体底部相连接在一起的阶梯坝面,阶梯坝面的前端连接有戽池;溢流坝体的上方还固定有弧形闸门。泄洪时,打开闸门,洪水从闸门中流出经宽尾墩到阶梯坝面,经阶梯坝面的消能后再流到戽池中,最后流入到下游的河道里。本技术因为在宽尾墩的未端采用了阶梯式的坝面与其相结合,从而缩短了碾压砼坝施工的工期;同时本技术取消了一般宽尾墩未的反弧,使消能历程进一步缩短,即消力池可进一步优化缩短。同时,利用宽尾墩的墩面无水区对阶梯底部进行自然通气以避免空化和空蚀。所以,本技术能够达到拟定的缩短筑坝工期,提前发电,在巨大单宽流量下,台阶面不发生气蚀以及进一步缩短消力池,节省投资的目的。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附图说明图1是从正面看本技术的全坝视图。图2是本技术全剖视的视图。图1和图2中由一个溢流坝体(1),溢流坝体(1)的上部固定有闸墩(2),在闸墩(2)前端固定有宽尾墩(3),宽尾墩(3)的下方固定有与溢流坝体底部相连接在一起的阶梯坝面(4),阶梯坝面(4)的前端连接有戽池(5);溢流坝体(1)的上方还固定有弧形闸门(6)。泄洪时只要打开闸门(6),水流即从闸门(6)下方流出,经宽尾墩(3)到阶梯坝面(4),经阶梯坝面(4)的消能后再流到戽池(5),最后流入到下游的河道里。权利要求1.一种由溢流坝体、宽尾墩、阶梯坝面、戽池以及闸墩、闸门等组成的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其特征是由一个溢流坝体,溢流坝体的上部固定有闸墩,溢流坝体的闸墩前端固定有宽尾墩,宽尾墩的下方固定有阶梯坝面,阶梯坝面的前端连接有戽池;溢流坝体的上方还固定有弧形闸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其特征是所述的阶梯坝面是在宽尾墩的下方溢流面上与溢流坝体底部相连接在一起的阶梯坝面。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由宽尾墩、阶梯式坝面和戽池三者联合的泄洪消能结构,即在溢流坝体上部闸墩的前端设置有宽尾墩,宽尾墩的下方连接有阶梯坝面,阶梯坝面的前端连接有戽池。泄洪时利用阶梯坝面的消能同时,又利用了宽尾墩的墩面无水区对阶梯底部进行自然通气以避免空化和空蚀有效地保护了坝面。本技术取消了传统的反弧段,不仅缩短了施工工期,而且为提前发电创造了条件。本技术是一种结构新颖、消能的流态和机理科学,台阶面抗气蚀能力强的新型消力池长度短的结构。文档编号E02B8/00GK2503114SQ00251460公开日2002年7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8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8日专利技术者李小榕, 陈敏岩, 何光同, 杨首龙 申请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由溢流坝体、宽尾墩、阶梯坝面、戽池以及闸墩、闸门等组成的宽尾墩-阶梯式坝面-戽池联合消能结构,其特征是由一个溢流坝体,溢流坝体的上部固定有闸墩,溢流坝体的闸墩前端固定有宽尾墩,宽尾墩的下方固定有阶梯坝面,阶梯坝面的前端连接有戽池;溢流坝体的上方还固定有弧形闸门。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榕陈敏岩何光同杨首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5[中国|福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