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3514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包括基座、传动装置、曲柄机构、一对滚轮调整组及一运动单元,可借由一滚轮调整组及一升降装置来调整足部运动轨迹及运动张力,让使用者能适时地调整其所要的运动轨迹,且当踩踏于手足复合式运动机上设置的脚踏板进行动作时,该脚踏板所产生的运动轨迹可为类椭圆的运动路径,使足部踩踏动作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更为符合人体工学,以避免造成运动伤害。

Hand foot compound sports machin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and-foot compound sports machine, which comprises a base, a transmission device, a crank mechanism, a pair of roller adjusting groups and a movement unit. The foot movement track and the movement tension can be adjusted by a roller adjusting group and a lifting device, so that the user can adjust the desired movement track timely and when trampling. When a foot pedal is set on a hand-foot compound sports machine for action, the motion track generated by the foot pedal can be an elliptical motion path, which makes the motion track generated by the foot pedal movement more in line with ergonomics to avoid causing sports injur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手足复合式运动机
本专利技术涉及运动机
,尤其是指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
技术介绍
室内运动器材的使用性质虽不同于户外运动,然于现阶段,各种不同领域的室内运动器材均能对身体各个肌肉进行训练,使消费者虽处于居家或室内亦能进行体能训练,达到健身或是复健的目的,因此,室内运动器材已广为大众消费者所喜好,譬如运动跑步机,阶梯器、划船器,脚踏健身车等,即是消费者普遍选择使用的室内运动器材,而室内运动器材在近几年不断推陈出新,一种可形成运动轨迹的运动机更是广为一般消费者所喜爱,然细观现阶段运动机,基本上虽仍具有训练体能的功效,唯习知运动机在运动时所形成的运动轨迹均仅具单一型态,而无法调整其运动轨迹,且在使用现有的运动机时,使用者必须让脚步配合运动机的步态轨迹,若是运动机的步态轨迹设计不良,则容易导致双脚肌肉酸痛和长期累积的运动伤害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整足部运动轨迹、运动张力,让使用者能适时地调整其足部运动时的运动强度、避免运动伤害的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基于此,本专利技术主要采用下列技术手段,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包括:一基座,其被设置于水平地面上;一传动装置,其设在前述基座上,该传动装置包含有一皮带轮;一曲柄机构,其包含有一左曲柄组、一右曲柄组及一连接杆,该左曲柄组一端与前述传动装置的皮带轮同轴心且枢接于基座所设的中竖杆上,而右曲柄组一端枢接于基座所设的另一中竖杆上,前述连接杆的两末端分别与左曲柄组、右曲柄组的另一端相枢接;一对滚轮调整组,其分别枢接在前述曲柄机构的左曲柄组、右曲柄组,该滚轮调整组包含有一调整支架,该调整支架下端具有二个枢接座,其中一枢接座与前述曲柄机构相枢接,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于调整支架内部装设有一升降设备,一枢接框体锁设于该升降设备并外显露于调整支架上,该枢接框体与升降设备的锁固点作为移动轴点;一运动单元,该运动单元包含有二中空摆臂、二弧形滑杆、二脚踏板,其相对应地设置在基座两侧,该中空摆臂下端枢接一弧形滑杆,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该弧形滑杆末端设有一脚踏板,而弧形滑杆位于前述滚轮调整组的枢接框体内所设的二滚轮之间的穿置空间中进行滑动,且穿置空间与调整支架下端的枢接座存有距离,使脚踏板动作并带动曲柄机构进行旋转时,枢接框体的穿置空间所产生的运动路径为非圆形的运动轨迹,即是弧形滑杆位于枢接框体中进行滑动的运动路径亦为非圆形轨迹;当使用者踩踏于手足复合式运动机上设置的脚踏板进行动作时,该脚踏板所产生的运动轨迹可为类椭圆的运动路径,使足部踩踏动作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更为符合人体工学,以避免造成运动伤害。进一步,该基座设有一底架,该底架前端往上延伸出一立杆,该立杆末端装设有一控制台,而底架左、右侧设有一左框架及一右框架,该左框架及右框架前端各设有一L型枢接轴杆,所述L型枢接轴杆另一端与立杆左、右侧相连接,而在靠近控制台的立杆左、右侧各水平延伸出一左衔接支架及一右衔接支架,于左衔接支架及右衔接支架之间连接有一枢接轴杆,前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中间处各往上延伸出前述二中竖杆,所述中竖杆另一端分别与左衔接支架及右衔接支架相连接,且位于L型枢接轴杆及中竖杆之间的左框架上往上延伸出一支架。进一步,该传动装置包含有前述皮带轮、一第一皮带、一铸钢轮、一第二皮带、一发电马达及一惰轮组,该皮带轮装设于基座的左框架的中竖杆上,而铸钢轮则装设于基座的支架上,其中第一皮带套设连接于皮带轮及铸钢轮的轮轴上,且惰轮组抵触于第一皮带外侧,其可吸收第一皮带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力,并降低传动噪音及提高使用寿命,前述发电马达装设在基座的左框架上,发电马达借由第二皮带与铸钢轮的轮轴相连接,当皮带轮连动铸钢轮转动时,此时铸钢轮经第二皮带连动进而带动发电马达产生电能。进一步,该曲柄机构的左曲柄组设有一主轴,该主轴一端与前述传动装置的皮带轮同轴心且枢接于基座的左框架的中竖杆上,而左曲柄组的主轴另一端枢接于一左曲柄臂的一端,左曲柄臂的另一端则枢接有一左曲柄销,而右曲柄组设有一主轴,该主轴一端枢接于基座的另一中竖杆上,而右曲柄组的主轴另一端枢接于一右曲柄臂的一端,右曲柄臂的另一端则枢接有一右曲柄销,前述连接杆的两末端分别与左曲柄销、右曲柄销相枢接。进一步,该升降设备包含有一马达,该马达延伸出一螺杆,该螺杆与一升降管体相螺合,前述枢接框体内具有二滚轮,于二滚轮之间存有前述一穿置空间,马达驱动会使螺杆进行转动,该转动的螺杆会让升降管体产生位移,而能让移动轴点作直线移动,以调整移动轴点的位置。进一步,所述的手足复合式运动机还包括该运动单元,该运动单元包含有二枢接支架、二摆动握杆、二上连杆、二联动杆、二L型联动杆,其相对应地设置在基座两侧,其中一侧的摆动握杆下端设置于一枢接支架上端,该枢接支架枢设于基座上的枢接轴杆一侧,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而中空摆臂上端设有第一枢接座及第二枢接座,该第一枢接座枢设于基座上的L型枢接轴杆上,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前述一上连杆一端枢接于枢接支架下端,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而该上连杆另一端则枢接于中空摆臂的第二枢接座,其枢接轴点系作为转动轴点,使该摆动握杆及中空摆臂借由该上连杆相连接而同步摆动,而中空摆臂下端设有一下枢接座;前述弧形滑杆,其一端枢接于前述中空摆臂的下枢接座;前述一联动杆一端分别枢接于中空摆臂内的一升降装置,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前述一联动杆的另一端则枢设于曲柄机构的左曲柄销,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前述一L型联动杆,其一端与前述基座的左衔接支架相枢接,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前述一L型联动杆的另一端则枢接于滚轮调整组的调整支架下方的枢接座,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以皮带轮轴心为同一轴心的曲柄机构的转动轴心作为中央轴点并延伸一虚拟纵轴线,L型枢接轴杆的转动轴点及枢接轴杆的转动轴点分别位于虚拟纵轴线的两侧边,而弧形滑杆末端的脚踏板位于中央轴点与中空摆臂下端的转动轴点的联机范围外。采用上述技术手段后,本专利技术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借由一滚轮调整组及一升降装置来调整足部运动轨迹及运动张力,让使用者能适时地调整其所要的运动轨迹,且当踩踏于手足复合式运动机上设置的脚踏板进行动作时,该脚踏板所产生的运动轨迹可为类椭圆的运动路径,使足部踩踏动作所产生的运动轨迹更为符合人体工学,以避免造成运动伤害。本专利技术手足复合式运动机所设的一运动单元枢接在基座上,并同时与基座上的一传动装置相连接,该运动单元包含有二枢接支架、二摆动握杆、二上连杆、二中空摆臂、二弧形滑杆、二联动杆、二L型联动杆、二脚踏板,其相对应地设置在基座左、右两侧,其中一侧的摆动握杆下端设置于一枢接支架上端,该枢接支架枢设于基座上的枢接轴杆一侧,而中空摆臂上端设有第一枢接座及第二枢接座,该第一枢接座枢设于基座上的L型枢接轴杆上,前述一上连杆一端枢接于枢接支架下端,而该上连杆另一端则枢接于中空摆臂的第二枢接座,使该摆动握杆及中空摆臂可借由该上连杆相连接而同步摆动,而中空摆臂下端可枢接一弧形滑杆,该弧形滑杆末端设有一脚踏板,前述联动杆一端分别枢接于中空摆臂内的升降装置,另一端则枢设于曲柄机构的左曲柄销;前述一L型联动杆,其一端与前述基座的左衔接支架相枢接,另一端则枢接于滚轮调整组的调整支架下方的枢接座,以皮带轮轴心为同一轴心的曲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其被设置于水平地面上;一传动装置,其设在前述基座上,该传动装置包含有一皮带轮;一曲柄机构,其包含有一左曲柄组、一右曲柄组及一连接杆,该左曲柄组一端与前述传动装置的皮带轮同轴心且枢接于基座所设的中竖杆上,而右曲柄组一端枢接于基座所设的另一中竖杆上,前述连接杆的两末端分别与左曲柄组、右曲柄组的另一端相枢接;一对滚轮调整组,其分别枢接在前述曲柄机构的左曲柄组、右曲柄组,该滚轮调整组包含有一调整支架,该调整支架下端具有二个枢接座,其中一枢接座与前述曲柄机构相枢接,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于调整支架内部装设有一升降设备,一枢接框体锁设于该升降设备并外显露于调整支架上,该枢接框体与升降设备的锁固点作为移动轴点;一运动单元,该运动单元包含有二中空摆臂、二弧形滑杆、二脚踏板,其相对应地设置在基座两侧,该中空摆臂下端枢接一弧形滑杆,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该弧形滑杆末端设有一脚踏板,而弧形滑杆位于前述滚轮调整组的枢接框体内所设的二滚轮之间的穿置空间中进行滑动,且穿置空间与调整支架下端的枢接座存有距离,使脚踏板动作并带动曲柄机构进行旋转时,枢接框体的穿置空间所产生的运动路径为非圆形的运动轨迹,即是弧形滑杆位于枢接框体中进行滑动的运动路径亦为非圆形轨迹。...

【技术特征摘要】
2017.03.16 TW 1061088011.一种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基座,其被设置于水平地面上;一传动装置,其设在前述基座上,该传动装置包含有一皮带轮;一曲柄机构,其包含有一左曲柄组、一右曲柄组及一连接杆,该左曲柄组一端与前述传动装置的皮带轮同轴心且枢接于基座所设的中竖杆上,而右曲柄组一端枢接于基座所设的另一中竖杆上,前述连接杆的两末端分别与左曲柄组、右曲柄组的另一端相枢接;一对滚轮调整组,其分别枢接在前述曲柄机构的左曲柄组、右曲柄组,该滚轮调整组包含有一调整支架,该调整支架下端具有二个枢接座,其中一枢接座与前述曲柄机构相枢接,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于调整支架内部装设有一升降设备,一枢接框体锁设于该升降设备并外显露于调整支架上,该枢接框体与升降设备的锁固点作为移动轴点;一运动单元,该运动单元包含有二中空摆臂、二弧形滑杆、二脚踏板,其相对应地设置在基座两侧,该中空摆臂下端枢接一弧形滑杆,其枢接轴点作为转动轴点,该弧形滑杆末端设有一脚踏板,而弧形滑杆位于前述滚轮调整组的枢接框体内所设的二滚轮之间的穿置空间中进行滑动,且穿置空间与调整支架下端的枢接座存有距离,使脚踏板动作并带动曲柄机构进行旋转时,枢接框体的穿置空间所产生的运动路径为非圆形的运动轨迹,即是弧形滑杆位于枢接框体中进行滑动的运动路径亦为非圆形轨迹。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其特征在于:该基座设有一底架,该底架前端往上延伸出一立杆,该立杆末端装设有一控制台,而底架左、右侧设有一左框架及一右框架,该左框架及右框架前端各设有一L型枢接轴杆,所述L型枢接轴杆另一端与立杆左、右侧相连接,而在靠近控制台的立杆左、右侧各水平延伸出一左衔接支架及一右衔接支架,于左衔接支架及右衔接支架之间连接有一枢接轴杆,前述左框架及右框架的中间处各往上延伸出前述二中竖杆,所述中竖杆另一端分别与左衔接支架及右衔接支架相连接,且位于L型枢接轴杆及中竖杆之间的左框架上往上延伸出一支架。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足复合式运动机,其特征在于:该传动装置包含有前述皮带轮、一第一皮带、一铸钢轮、一第二皮带、一发电马达及一惰轮组,该皮带轮装设于基座的左框架的中竖杆上,而铸钢轮则装设于基座的支架上,其中第一皮带套设连接于皮带轮及铸钢轮的轮轴上,且惰轮组抵触于第一皮带外侧,其可吸收第一皮带运转所产生的震动力,并降低传动噪音及提高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海滨
申请(专利权)人:力伽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