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林步东专利>正文

一种防洪及泄洪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917143 阅读:5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泄洪能力巨大的防洪及泄洪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天然潮差防洪,是一种加速河流泄洪入海的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河流河口的潮流区(海岸切线处或与河口窄处间)任意位置设置挡潮闸,理论上所述挡潮闸横跨两边河岸;在洪水季节洪水出现险情时,在潮涨的时候关闭挡潮闸,不让潮水进入内河,在退潮的时候将挡潮闸开启,将被挡住的洪水放入大海。挡潮闸在不动用时是常打开的。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存在天文潮差的潮汐河口(河口面向大海)的河流,利用潮汐河流的天然潮差防洪,防洪容量巨大,加速河流泄洪入海,可以实现高速泄洪。(*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于河流治理的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利用天文潮差的潮汐河口(河口面向大海)河流的防洪及泄洪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是一个洪涝灾害十分严重的国家,据不完全统计,公元前206~1949年的2155年间,共发生较大洪水灾害1092次,不到两年就出现一次,生命财产损失无数。历史上黄河素有“三年两决口、百年一改道”之称。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同洪水进行了长期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领导人民群众大兴水利,在开展工程措施建设的同时,注重非工程措施建设,初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防洪体系,具备了防御较大洪水的能力,并夺取了历次抗洪斗争的伟大胜利,黄河取得了50年的“岁岁安澜”的巨大成就。但由于中国江河治理的难度极大,目前水利工程防洪标准还不够高,一旦遇到大洪水,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险情,直接危及堤防、水库等工程的安全,如果不能及时控制险情,甚至可能出现垮坝、决口,造成巨大损失。各地在长期的抗洪抢险实践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特别是近些年来,在发扬传统抢险技术的同时,不断研究、开发、利用新技术、新材料,战胜了一个个重大险情,取得了一次次胜利,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抢险技术和方法。1998年长江大洪水,仅长江干堤就出现各种较大险情9000多处。例如1999年长江上游支流岷江、沱江、嘉陵江和乌江,洞庭湖和鄱阳湖水系,长江中下游干流沿江地区多次遭受暴雨袭击,上游支流乌江发生了历史第一位的特大洪水,洞庭湖水系湘、资、沅、澧四水及鄱阳湖水系昌江、乐安河等河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洪水,长江上游干流出现4次洪水过程,中下游干流宜昌至南京河段各主要控制站水位超过警戒水位,其中石首至螺山河段一度超过保证水位,沙市、石首、监利、莲花塘、螺山、武穴、九江及洞庭湖城陵矶和鄱阳湖湖口水文站出现了仅次于1998年洪水的历史第二位高水位,汉口、大通等水文站出现了历史第三位高水位。1999年汛期,长江上游多次出现局部暴雨,支流乌江、岷江等河流多次出现超过警戒水位的洪水。其中,乌江发生了特大洪水,武隆(重庆武隆)水文站6月出现洪峰水位204.63m,超过保证水位(192.00m)12.63m,超过历史最高水位(204.51m,1955年)0.12m,实测最大流量22500m3/s,为有记录以来的最大流量(历史最大流量21000m3/s,1964年)。受上游来水影响,长江上游干流寸滩水文站7月出现1999年汛期最大洪水,洪峰水位180.02m,超过警戒水位(180.00m)0.02m,相应流量48700m3/s。干流宜昌水文站1999年汛期出现了4次洪水过程,洪峰水位分别为51.38m、52.20m、53.68m、51.73m,相应流量分别为46800、51800、57200和44200m3/s,均为一般洪水。受长江上游、两湖及其它支流来水的共同影响,长江中下游干流水位自6月下旬开始上涨,石首和芜湖站率先超过警戒水位,监利至莲花塘和九江至大通河段也相继超过警戒水位,莲花塘至汉口河段也跃居警戒水位之上。长江中下游各主要控制站于7月下旬出现1999年汛期最高水位。沙市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44.74m,超过警戒水位(43.00m)1.74m,为有实测记录以来仅次于1998年(45.22米)的第二位高水位;监利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38.30m,超过保证水位(37.28m)1.02m,仅低于实测历史最高洪水位(38.31m,1998年)0.01m;莲花塘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35.54m,超过保证水位(34.40m)1.14m,为有实测记录以来仅次于1998年(35.80m)的第二位高水位;螺山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34.60m,超过保证水位(34.01m)0.59m,为有实测记录以来仅次于1998年(34.95m)的第二位高水位;汉口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28.89m,超过警戒水位(27.30m)1.59m,为有实测记录以来的第三位高水位(1954年洪水位为29.73m,1998年洪水位为29.43m);九江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22.43m,超过警戒水位(19.50m)2.93m,为有实测记录以来仅次于1998年(23.03m)的第二位高水位;大通水文站7月最高水位15.87m,超过警戒水位(14.50m)1.37m。目前水利工程防洪标准还不够高,一旦遇到大洪水,并且是集中发生在很短的时间内,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险情,会给国家和个人造成极大的损失。如果能有相对简单的方法和设施,在很短的时间内泄洪,不仅是利国利民,而且造福子孙。
技术实现思路
由于人类活动越趋频繁,引起严重水土流失、湖泊消亡、气侯变化,洪水灾害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使现有的防洪措施更不足以抵御,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补充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泄洪能力巨大的防洪及泄洪方法。本专利技术利用天然潮差防洪,是一种加速河流泄洪入海的方法,通过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在河流河口的潮流区(海岸切线处或与河口窄处间)任意位置设置挡潮闸,理论上所述挡潮闸横跨两边河岸;在洪水季节洪水出现险情时,在潮涨的时候关闭挡潮闸,不让潮水进入内河,在退潮的时候将挡潮闸开启,将被挡住的洪水放入大海。挡潮闸在不动用时是常打开的。所述的挡潮闸设置在河口窄处。所述的挡潮闸为平板多孔式挡潮闸,由多个单孔挡潮闸组合而成。实际上所述的挡潮闸的跨度为河口窄处所处河宽宽度的20%~80%。在发生严重洪水险情时,需要运用挡潮闸功能的日数仅为7~14天(运用挡潮闸的日数和挡潮闸跨度及暴雨水量有关)。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潮汐河流的天然潮差防洪,防洪容量巨大,加速河流泄洪入海,可以实现高速泄洪。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描述。在面向大海的河流河口处建挡潮闸,建挡潮闸的位置,可建在河口最外端(海岸切线上)以至河口窄处。在河口最外端建造挡潮闸当然可以创造最大的纳洪湖,但因有了挡潮闸功能,中下游实际发生的洪水泛滥规模就会显得很小,如在河口建规模太大的挡潮闸,就会增加成本,对中下游的防洪效益却不会大增,是杀鸡用牛刀。所以,在海岸切线上建挡潮闸的泄洪能力将过大,我们可以考虑将挡潮闸建在河口窄处,或潮流界与河口之间的其它适当位置(例如迁就交通),减低建设成本。在潮汐河口建了挡潮闸,就能阻止潮水带着部份河水,倒流入内陆。中游出现了大洪水时,在潮涨时关闭挡潮闸,潮流就不会再流入内河,挡潮闸就把原来海潮涌入内河部份,变相变成了一个空载纳洪湖,腾空了一个容量极大的纳洪湖,去容纳及排泄中游洪水。在潮退时因为纳洪湖中的水位比海平面高,把挡潮闸打开,就可以将大量的洪水排入大海,这是一个循环不息、周而复始、12小时半就可以重复使用一次的转运站,对解决坡降平缓的平原、三角洲地带的洪水过量的问题,比任何现有的防洪机制都更为有效。如果没有恶劣气候因素,只为了阻截海潮进入内河,对挡潮闸的设计要求会非常简单,挡潮闸只需要在涨潮时,有阻截海潮进入内河的功能就可以了,只需根据河口的最高潮汐位置,把挡潮闸的闸门建得高于最高径流水位,以及最高涨潮水位,能够完成挡潮任务即可。其实只要求挡潮闸达到阻截海潮进入内河是不够的,因为挡潮闸是建设在河口地区,要面对恶劣的海洋气候,尤其是长江河口、莱茵河河口等位于风暴潮频发地区的大江大河,设计时就要考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洪及泄洪方法,其特征是,包括下述步骤:(1)在河流河口与海岸切线处或与河口窄处间地任意位置设置挡潮闸,所述挡潮闸设置于河流两岸;(2)在洪水季节发生洪水险情时段,在潮涨的时候将挡潮闸关闭,不让潮水进入内河,在退潮的时候将挡潮闸 打开,将被挡住的洪水放入大海;(3)挡潮闸在不动用时是常打开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步东
申请(专利权)人:林步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HK[中国|香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