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120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包括针头(1)、吸盘(2)、橡胶管(3)以及引流袋(4),所述针头(1)的平头的一端穿过吸盘(2)与所述橡胶管(3)的一端相连接,橡胶管(3)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4),所述吸盘(2)远离针头(1)的一端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与吸盘(2)的一端相连接并套于针头(1)上,所述橡胶管(3)上依次设有冲洗侧口(7)以及卡扣(8),所述引流袋(4)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3)与气囊(6)相连接,所述连接引流袋(4)与气囊(6)的橡胶管(3)上设有单向排液阀(9);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开口缝隙(51),吸盘(2)上设置有扇形缺口(21)。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它能克服现有技术的弊端,结构设计合理新颖。

Thoracic drainage puncture needl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thoracic drainage puncture needle, which comprises a needle (1), a suction disc (2), a rubber tube (3) and a drainage bag (4). One end of the flat head of the needle (1) passes through a suction disc (2) and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rubber tube (3),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rubber tube (3) is connected with a drainage bag (4). One end of the disc (2) away from the needle (1) is provided with a sliding sleeve (5), which is connected with one end of the sucker (2) and is sleeved on the needle (1). The rubber tube (3) is successively provided with a flushing side mouth (7) and a clip (8),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drainage bag (4)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bag (6) through a rubber tube (3). The rubber pipe (3) connecting the drainage bag (4) and the air bag (6) is provided with a one-way drainage valve (9), and the slide sleeve (5) is provided with an opening gap (51) and a fan-shaped notch (21) on the sucker (2).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overcoming the disadvantages of the prior art, and having reasonable and novel structural desig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
本技术涉及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属于医疗器械领域。
技术介绍
当患者胸腔中产生积液后,需要尽快将积液从胸腔中抽取出来,从胸腔抽取积液是临床上常见的技术操作之一,现有技术中,常见的引流穿刺装置多由针管与橡胶管组成,医生需要在助手的帮助下,反复多次的接上或拔下进行排液,并不断的用止血钳夹持橡胶管,工作量比较大,且医生无法独自完成,过程繁琐复杂。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胸腔引流穿刺器(专利号CN201620408578.5)解决了上述问题。穿刺深度因人而异,一般在穿刺过程中,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表明已穿人胸膜腔。现有技术中的这种引流穿刺器,如果针头与滑套的位置固定,则需要准备不同长度的针头以适应不同患者不同穿刺深度的需要。如果滑套与针头滑动设置,在针头穿刺道合适的深度时,需要通过滑动滑套来调整滑套的位置。如果滑套与针头连接过于紧密,在向下滑动滑套时如果不用止血钳协助固定,容易在滑动过程中使针头刺入更深,如果使用止血钳固定针头,由于止血钳的阻挡,吸盘又无法滑到与皮肤贴合的位置。此时如果取下止血钳将滑套继续向下滑动,则在华涛的摩擦力支架,针头会继续刺入,有可能伤到患者的内脏。如果滑套内表面与针头的连接压力小,滑套能够轻易的滑动,则由于滑套与针头的摩擦力小,针头在患者肌肉的蠕动下可能会向外运动或者向内运动,无法达到固定针头位置的效果。如果单纯通过吸盘固定,当患者有轻微的动作时,患者表面皮肤活动,吸盘会失去吸附效果而脱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方便滑套固定针头的位置,操作简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包括针头、吸盘、橡胶管以及引流袋,所述针头的平头的一端穿过吸盘与所述橡胶管的一端相连接,橡胶管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所述吸盘远离针头的一端设有滑套,所述滑套与吸盘的一端相连接并套于针头上,所述橡胶管上依次设有冲洗侧口以及卡扣,所述引流袋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与气囊相连接,所述连接引流袋与气囊的橡胶管上设有单向排液阀;所述滑套上设置有开口缝隙,吸盘上设置有扇形缺口,开口缝隙与扇形缺口的位置相对应,滑套内设置有弹性紧压装置。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弹性紧压装置包括一个U型卡扣,U型卡扣的U型开口朝向开口缝隙,U型卡扣的外侧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支撑杆,开口支撑杆的端部与U型卡扣固定焊接,U型卡扣被包裹于滑套内,开口支撑杆的尾端穿出滑套外壁。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U型卡扣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挤压板,两个挤压板对接形成圆柱形筒状。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挤压板与U型卡扣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板。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U型卡扣、挤压板、连接板为尼龙挤塑一体成型件,U型卡扣、挤压板、连接板包裹于滑套内。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开口支撑杆与U型卡扣通过热熔挤压固定连接。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针头外设有柱形针鞘。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引流袋与橡胶管之间采用无缝连接。优化的,上述胸腔引流穿刺针,所述橡胶管中设有防堵防折装置,所述防堵防折装置为异形实心柱,所述异形实心柱沿所述橡胶管内壁长度方向一体成形设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弹性紧压装置,方便滑套固定于合适的位置。在穿刺时,将针头穿刺至合适的深度,此时手持针头保持针头的位置,同时另一只手挤压两个开口支撑杆使得U型卡扣发生弹性变形,U型卡扣的U型开口张开,在U型卡扣张开的同时,滑套的开口缝隙、吸盘的扇形缺口均张开,针头在开口缝隙和扇形缺口处进入到滑套内,松开开口支撑杆后,开口缝隙和扇形缺口在U型卡扣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闭合,U型卡扣弹性恢复后,两个挤压板对接并围成圆柱形筒,挤压板通过挤压滑套内壁进而挤压针头将针头位置固定。U型卡扣两侧的挤压力通过连接板传递至挤压板,使得两个挤压板持续挤压针头,使得针头固定牢固,不会发生移动。此过程操作简便,一个操作者即可完成,不需使用止血钳固定针头,操作简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U型卡扣、挤压板、连接板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针头,2、吸盘,3、橡胶管,4、引流袋,5、滑套,6、气囊,7、冲洗侧口,8、卡扣,9、单向排液阀,21、扇形缺口,51、开口缝隙,52、U型卡扣,53、支撑杆,54、挤压板,55、连接板。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点。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1所示,本技术为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包括针头1、吸盘2、橡胶管3以及引流袋4,所述针头1的平头的一端穿过吸盘2与所述橡胶管3的一端相连接,橡胶管3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4,所述吸盘2远离针头1的一端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与吸盘2的一端相连接并套于针头1上,所述橡胶管3上依次设有冲洗侧口7以及卡扣8,所述引流袋4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3与气囊6相连接,所述连接引流袋4与气囊6的橡胶管3上设有单向排液阀9;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开口缝隙51,吸盘2上设置有扇形缺口21,开口缝隙51与扇形缺口21的位置相对应,滑套5内设置有弹性紧压装置。所述弹性紧压装置包括一个U型卡扣52,U型卡扣52的U型开口朝向开口缝隙51,U型卡扣52的外侧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支撑杆53,开口支撑杆53的端部与U型卡扣52固定焊接,U型卡扣52被包裹于滑套5内,开口支撑杆53的尾端穿出滑套5外壁。所述U型卡扣52的内壁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一个挤压板54,两个挤压板54对接形成圆柱形筒状。所述挤压板54与U型卡扣52内壁之间设置有连接板55。所述U型卡扣52、挤压板54、连接板55为尼龙挤塑一体成型件,U型卡扣52、挤压板54、连接板55包裹于滑套5内。所述开口支撑杆53与U型卡扣52通过热熔挤压固定连接。所述针头1外设有柱形针鞘。所述引流袋4与橡胶管3之间采用无缝连接。所述橡胶管3中设有防堵防折装置,所述防堵防折装置为异形实心柱,所述异形实心柱沿所述橡胶管3内壁长度方向一体成形设置。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增加了弹性紧压装置,方便滑套固定于合适的位置。在穿刺时,将针头1穿刺至合适的深度,此时手持针头1保持针头1的位置,同时另一只手挤压两个开口支撑杆53使得U型卡扣52发生弹性变形,U型卡扣52的U型开口张开,在U型卡扣52张开的同时,滑套5的开口缝隙51、吸盘2的扇形缺口21均张开,针头1在开口缝隙51和扇形缺口21处进入到滑套5内,松开开口支撑杆53后,开口缝隙51和扇形缺口21在U型卡扣52的弹性恢复力的作用下闭合,U型卡扣52弹性恢复后,两个挤压板54对接并围成圆柱形筒,挤压板54通过挤压滑套5内壁进而挤压针头1将针头位置固定。U型卡扣52两侧的挤压力通过连接板55传递至挤压板54,使得两个挤压板54持续挤压针头1,使得针头1固定牢固,不会发生移动。此过程操作简便,一个操作者即可完成,不需使用止血钳固定针头1,操作简便。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包括针头(1)、吸盘(2)、橡胶管(3)以及引流袋(4),所述针头(1)的平头的一端穿过吸盘(2)与所述橡胶管(3)的一端相连接,橡胶管(3)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4),所述吸盘(2)远离针头(1)的一端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与吸盘(2)的一端相连接并套于针头(1)上,所述橡胶管(3)上依次设有冲洗侧口(7)以及卡扣(8),所述引流袋(4)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3)与气囊(6)相连接,所述连接引流袋(4)与气囊(6)的橡胶管(3)上设有单向排液阀(9);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开口缝隙(51),吸盘(2)上设置有扇形缺口(21),开口缝隙(51)与扇形缺口(21)的位置相对应,滑套(5)内设置有弹性紧压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胸腔引流穿刺针,包括针头(1)、吸盘(2)、橡胶管(3)以及引流袋(4),所述针头(1)的平头的一端穿过吸盘(2)与所述橡胶管(3)的一端相连接,橡胶管(3)的另一端连接引流袋(4),所述吸盘(2)远离针头(1)的一端设有滑套(5),所述滑套(5)与吸盘(2)的一端相连接并套于针头(1)上,所述橡胶管(3)上依次设有冲洗侧口(7)以及卡扣(8),所述引流袋(4)的另一端通过橡胶管(3)与气囊(6)相连接,所述连接引流袋(4)与气囊(6)的橡胶管(3)上设有单向排液阀(9);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套(5)上设置有开口缝隙(51),吸盘(2)上设置有扇形缺口(21),开口缝隙(51)与扇形缺口(21)的位置相对应,滑套(5)内设置有弹性紧压装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引流穿刺针,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紧压装置包括一个U型卡扣(52),U型卡扣(52)的U型开口朝向开口缝隙(51),U型卡扣(52)的外侧面两侧分别设置有一个开口支撑杆(53),开口支撑杆(53)的端部与U型卡扣(52)固定焊接,U型卡扣(52)被包裹于滑套(5)内,开口支撑杆(5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康宝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