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罗崇仁专利>正文

简易吊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711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简易吊伞结构,该吊伞主要包含一立式支撑杆及一设置在支撑杆侧被支撑杆支撑定位且可启闭的遮阳伞;其中,该支撑杆顶端设有一固定座,且杆体外套设有一可在杆体上滑动位移及定位的滑座;该遮阳伞由长骨架、短骨架及包覆在长骨架外侧的伞面所构成,长骨架位于伞面中央下方的端部与一上环座周缘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上环座底端朝下延伸一尖锥状插接杆,而上环座下方则具有一下环座供短骨架亦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短骨架外侧端与长骨架对应并与长骨架中间段枢接,下环座顶端设有一供插接杆插掣定位的中空状插接座;又,遮阳伞靠近支撑杆一侧的一组长、短骨架呈交叉状枢接,并分别朝支撑杆延伸,该长骨架的延伸端与支撑杆的滑座枢接,短骨架的延伸端则与支撑杆的固定座枢接,令该组长、短骨架支撑遮阳伞的重量;其特征在于:该吊伞设有一具有弹性的牵引元件,该牵引元件一端与支撑遮阳伞重量并延伸与支撑杆枢接的短骨架相连接,另端则与下环座相连接。(*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系关于一种简易吊伞结构,尤指一种可以使吊伞的上、下环座在张开时可自动对准结合之吊伞结构,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及功效,属于遮阳挡雨伞具。<二>
技术介绍
习知户外用吊伞结构如图1及图2所示,主要包含一立式支撑杆1及一设置在支撑杆1上且可启闭的遮阳伞2,其中,该支撑杆1底端被固定,顶端设有一固定座11,且杆体外套设有一可在杆体上滑动位移及定位的滑座12;该遮阳伞2系由若干组长骨架21、短骨架22及包覆在长骨架21外侧的伞面23所构成,长骨架21、21a位于伞面23中央下方的端部与一上环座24呈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上环座24底端朝下延伸一底端为尖锥状的插接杆241,插接杆241的腹部具一环抵住面朝下之挡唇2410,而上环座24下方则具有一下环座25,供短骨架22、22a亦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且短骨架22、22a接近伞的外缘端与所对应的长骨架21、21a中间段枢接,下环座25顶端向上延伸设有一供插接杆241插入定位的中空状插接座251;又,遮阳伞2靠近支撑杆1侧的一组长及短骨架21a、22a在交叉枢接后(如图1所示),再并分别朝支撑杆1延伸,长骨架21a的该延伸端连接支撑杆1的滑座12,而短骨架22a的该延伸端则连接支撑杆1的固定座11上,令该组长及短骨架21a、22a支撑整个遮阳伞2的整体重量;藉以上设置,当操作滑座12下滑时,利用长骨架21a连接在滑座12上而短骨架22a一端连接在固定座11上之设计,便可带动其他长、短骨架21、22分别朝支撑杆1靠拢,同时令上、下环座24、25分开,遂可形成如图3所示的收合状态,反之,只要推动滑座12上升,使下环座25的插接座251对正上环座24的插接杆241,插接杆241与插接座251插接,且插接座251的顶缘顶住插接杆24的挡唇2410,便可以撑开遮阳伞2,回复如图1所示的张启状态。但该习知吊伞结构在实际操作时特别是在操作张启时往往会产生上、下环座24、25无法对正的现象,导致无法操作张启吊伞,往往需要旁人协助挪动上、下环座24、25使二者对准后才能顺利张启,具有操作不便的缺点。请参阅图4所示,由于吊伞的整体重量只靠一组长、短骨架21a、22a与支撑杆1相连结作单边悬空支撑而已,故当滑座12移动至接近支撑杆1的顶端,亦即吊伞2快要张启时,吊伞2距离支撑杆1最远的一端(简称为外端),会因为距离支撑杆1最远及重力因素而形成略为下倾的状态,如此一来,外端的其他长、短骨架21、22便会影响上、下环座24、25亦形成倾斜状态,又,下环座25在伞张开时系被短骨架22a作水平支撑(如图1所示),下环座25被支撑后会有往偏离支撑杆1向偏斜的缺失产生,而上环座24因被倾斜的长骨架21a支撑,反而会往支撑杆1向偏歪,二者偏向相反(图4A所示),该缺失在吊伞使用越久越明显,使得中空下环座25无法自动对准上环座24的插接杆241,需要外力P调整下环座25以对正上环座24(如图4B所示);然,操作者一边要推动滑座12上移,一边又要防止滑座12下滑及控制滑座12定位,根本无余力再去调整上、下滑座24、25,因此便需仰赖第二位操作者的协助,将下环座25扳正对准上环座24的尖锥状插接杆241(如图4B所示),令插接杆241顺利插入中空下环座25中并结合成一体(如图1及图2所示),如此方能完成吊伞的张启动作。是知,习知吊伞需要二人同时操作才能顺利开启定位,无法单人操作一直是习知吊伞无法克服的最大问题。本技术的目的系为了提供一种简易吊伞结构,主要具有可以使吊伞在张开时可使上、下环座自动对准结合定位及便于操作的优点及功效。<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一种简易吊伞结构;该吊伞主要包含一立式支撑杆及一设置在支撑杆侧被支撑杆支撑定位且可启闭的遮阳伞;其中,该支撑杆顶端设有一固定座,且杆体外套设有一可在杆体上滑动位移及定位的滑座;该遮阳伞系由若干组长骨架、短骨架及包覆在长骨架外侧的伞面所构成,长骨架位于伞面中央下方的端部与一上环座周缘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上环座底端朝下延伸一尖锥状插接杆,而上环座下方则具有一下环座供短骨架亦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短骨架外侧端与长骨架对应并与长骨架中间段枢接,下环座顶端设有一供插接杆插掣定位的中空状插接座;又,遮阳伞靠近支撑杆一侧的一组长、短骨架呈交叉状枢接,并分别朝支撑杆延伸,该长骨架的延伸端与支撑杆的滑座枢接,而短骨架的延伸端则与支撑杆的固定座枢接,令该组长、短骨架支撑遮阳伞的重量;其特征在于该吊伞设有一具有弹性的牵引元件,该牵引元件一端与支撑遮阳伞重量并延伸与支撑杆枢接的短骨架相连接,另端则与下环座相连接;藉之,利用该牵引元件之牵引,遂可牵引下环座往支撑杆向偏移导正自动对准上环座的插接杆,具有便于操作的优点及功能。本技术一种简易吊伞结构,其优点是因设有弹性的牵引元件,可以使吊伞在张开时,可牵引下环座往支撑杆向偏移导正自动对准上环座的插接杆,使上、下环座自动对准结合定位,单人操作就可顺利开启,操作使用方便。<四>附图说明图1习知吊伞之整体结构示意图(张启状态)图2图1之局部放大图图3知吊伞之收合状态示意图图4习知吊伞之操作状态示意图图5本技术之整体结构示意图(张启状态)图6图5之局部放大图图7本技术之操作状态示意图图8本技术运用在另外一种吊伞之使用状态示意图图中标号如下1支撑杆11固定座 12滑座2遮阳伞21、21a长骨架 22、22a短骨架23伞面 24上环座 241插接杆2410挡唇 25下环座 251插接座 3牵引元件<五>具体实施方式首先请参阅图5及图6所示,本技术一种简易吊伞结构,主要包含一立式支撑杆1,一设置在支撑杆1侧被支撑杆1定位且可启闭的遮阳伞2及一具弹性之牵引元件3;其中该支撑杆1顶端设一固定座11,且杆体外套设有一可在杆体上滑动位移及定位的滑座12。该遮阳伞2由若干组长骨架21、短骨架22及包覆在长骨架21外侧的伞面23所构成;长骨架21、21a位于伞面23中央下方的端部与上环座24周缘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上环座24底端朝下延伸一尖锥状插接杆241,且在腹部周缘具一抵住面朝下的挡唇2410,而上环座24下方则具有一下环座25供短骨架22、22a作放射状排列枢接连结,且每一短骨架22、22a与所对应之长骨架21、21a中间段枢接,下环座25顶端向上延伸设有一供插接杆241插掣定位之中空状插接座251;又,遮阳伞2靠近支撑杆1侧的一组长及短骨架21a、22a在交叉枢接(如图5所示)后分别朝支撑杆1延伸,长骨架21a该延伸端与支撑杆1之滑座12枢接,而短骨架22a该延伸端则伸出伞面23与支撑杆1之固定座11枢接,令该组长及短骨架21a、22a支撑遮阳伞2的重量。该牵引元件3可为具有弹性之弹性元件,牵引元件3一端钩掣在与支撑杆1固定座11枢接的短骨架22a上(如图5及图6所示),另端则钩掣在下环座25上。接下来请参阅图7所示,藉由以上设置,当操作者推动滑座12上移以张启遮阳伞2时,该牵引元件3将会牵引并拉动下环座25往支撑杆1向位移形成直立状态(如图7A所示),令下环座255之插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崇仁
申请(专利权)人:罗崇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