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6754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2:4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拦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它包括顶盖、壳体、椭圆轮、穿刺、摆杆、椭圆腔、驱动轴、稳定轴套,其中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车轮束缚机构能够通过穿刺的倒刺死死拉住车轮,车轮将在穿刺的拉力和顶盖的限位作用下达到静止。当车轮束缚机构固定车轮后,车身惯性会带动车轮束缚机构继续向前滑动,车轮束缚机构通过四个椭圆轮对地面产生静摩擦力,最大限度的将被束缚的车身拦停;另外车轮束缚机构高度受限情况下,椭圆轮相比普通圆轮与地面接触的摩擦力更大,更有益于拦停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使用了车轮束缚机构对车轮进行束缚,在不破坏汽车情况下,快速制动汽车,辅助公安机关对违法车辆实现拦停的目的,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A vehicle stopping device with elliptical wheel

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vehicle interception, and in particular relates to a vehicle interception device with an elliptical wheel, which comprises a top cover, a shell, an elliptical wheel, a puncture, a swing rod, an elliptical cavity, a driving shaft and a stable shaft sleeve, wherein the wheel binding mechanism in the invention can pull the wheel dead through a puncture reverse puncture, and the wheel will puncture the wheel. The role of tension and the top cap is static. When the wheel restraint mechanism fixes the wheel, the body inertia will drive the wheel restraint mechanism to continue sliding forward, and the wheel restraint mechanism generates static friction through four elliptical wheels to the ground, which will stop the restrained body to the maximum extent. In addition, when the height of the wheel restraint mechanism is limited, the elliptical wheel is compared with the ordinary round wheel and the ground. The invention uses wheel restraint mechanism to restrain the wheel, and brakes the vehicle quickly without damaging the vehicle, thus assisting the public security organ to stop the illegal vehicle, and has better application effec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所属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拦截
,尤其涉及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汽车拦截
常使用破胎技术,并且其关键技术是如何迅速的破胎,使轮胎尽可能的快速放气。但对于一些车辆轮胎放气后,车辆依然能够行驶,此时破胎结构所起到的拦截功能将会大打折扣。另外传统拦截技术往往仅考虑如何快速成功地拦车,并没有考虑如何尽可能的在拦截过程中拦截动作对车辆的损害最小,所以设计一种能够替换传统破胎技术的机构是非常有必要的,既能够成功的拦截又能尽可能对车辆损坏最小以使得车辆的二次使用减少翻修成本。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解决如上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束缚机构,多个车轮束缚机构并排。上述车轮束缚机构包括顶盖、壳体、施压弹簧、椭圆轮、穿刺、穿刺孔、上顶板、穿刺转轴、摆杆、椭圆腔、稳定转套支撑、驱动轴支撑、驱动轴、稳定轴套,其中壳体两侧对称地分别开有两个椭圆腔,每两个对称的椭圆腔之间对称地安装有两个驱动轴支撑和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稳定转套支撑,且两个稳定转套支撑均位于两个驱动轴支撑外侧;四个椭圆轮两两通过驱动轴安装在对称分布的两排四个椭圆腔中,驱动轴穿过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轴支撑,每个稳定转套支撑上均安装有一个稳定轴套,驱动轴穿过稳定轴套;顶盖上具有穿刺孔,顶盖安装在壳体上端,两个上顶板均安装在顶盖下侧且分别位于两个驱动轴上方,其中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一斜块、第一滑杆、第一拉杆、第一侧块、第一压杆、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另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二压杆、第二侧块、第二拉杆、第二滑杆、第二斜块、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两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结构的方式完全相同且结构之间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而言:施压内杆上端安装在上顶板下侧,弹簧下支撑安装在施压套上端,施压套通过上端的内孔套于施压内杆外侧;施压弹簧嵌套在施压内杆外侧,且施压弹簧上端与上顶板连接,施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支撑连接;施压套下侧具有施压凹面,施压凹面与驱动轴外缘面配合,弹簧下支撑上安装有调节板;滑轨支撑安装在顶盖下侧,滑轨为横截面为U型的槽,滑轨两侧的U型槽壁上均开有相互对称的滑孔;两个第一滑杆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斜块两侧,第一斜块通过两个第一滑杆与两侧的滑孔滑动配合而安装在滑轨的U型槽中且第一斜块上侧位于调节板下侧,两个第一滑杆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拉杆,两个第一拉杆相互对称分布,两个第一侧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拉杆上,且中间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安装在摆杆中间;摆杆安装在两个穿刺之间且位于穿刺下端,两个穿刺通过穿刺转轴安装在壳体两侧面上且穿过顶盖上的穿刺孔。上述椭圆轮包括背板、侧支耳、中间支耳、橡胶环、伸缩外套、伸缩内杆、椭圆轨道、摆轮、导槽、稳定轴套、中间支耳支撑、伸缩孔、环槽、内杆摆轴、斜面、径面、摆孔、卡孔,其中驱动轴一端开有环槽,七个内杆摆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滑槽两槽壁上,每个内杆摆轴上均安装有伸缩内杆,伸缩外套下端具有伸缩孔,每个伸缩内杆均套入相应的伸缩外套的伸缩孔中,每个伸缩外套顶端均安装有导槽;背板中间具有圆孔且安装在稳定轴套上,椭圆轨道安装在背板的外缘面上,七个导槽均与椭圆轨道滑动配合;每个导槽外侧均通过中间支耳支撑安装有中间支耳,七个中间支耳均通过侧支耳安装有同一椭圆形橡胶环,中间支耳与对应的侧支耳组成铰链;摆轮上均匀地具有七个齿,且每个齿的齿尖两侧均具有斜面,斜面靠近圆心方向具有径面,相邻齿之间面对面的径面相互平行;七个齿之间的七个齿槽中的六个齿槽均具有摆孔,七个伸缩内杆中的六个伸缩内杆均穿过相对应的摆孔,摆孔横截面为方形其长边的长度是伸缩内杆横截面的长边长度的1.5倍,摆孔横截面短边的长度与伸缩内杆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相同;七个齿槽除去六个具有相同摆孔的齿槽后,剩余的一个齿槽具有卡孔,剩余的一个伸缩内杆穿过卡孔,卡孔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与伸缩内杆横截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调节板下侧一端具有斜面。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作为伸缩内杆、伸缩外套等相关结构为7个的替代,其个数为:5或6或8或9或10个。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施压凹面的圆弧半径等于驱动轴的半径。相对于传统的车辆拦截技术,本专利技术中车轮束缚机构能够通过穿刺穿入行驶到束缚机构顶盖上的车轮,并通过穿刺的倒刺死死拉住车轮,车轮将在穿刺的拉力和顶盖的限位作用下达到相对于车轮束缚机构的静止状态。车身具有惯性,当车轮束缚机构固定车轮后,车身惯性会带动车轮束缚机构继续向前滑动,车轮束缚机构通过四个椭圆轮对地面产生静摩擦力,最大限度的将被束缚的车身拦停;车轮束缚机构中通过被穿刺的车轮惯性控制穿刺的摆动幅度,进而通过传动结构控制前后两个驱动轴的阻力,使得驱动轴受到的阻力与椭圆轮受到的地面阻力达到平衡,并始终保证椭圆轮与地面之间为静摩擦,使得车轮束缚机构产生最大的阻力,对车辆进行拦截;由于驱动轴需要受到很大的压力,所以驱动轴固定首先使用驱动轴支撑固定驱动轴,其次稳定转套支撑起到稳定驱动轴的目的。其中穿刺与椭圆轮之间的传动为:穿刺两侧的压杆、拉杆、斜块和滑轨组成了两个曲柄滑块结构,穿刺围绕穿刺转轴摆动,穿刺摆动拉动两边的压杆,通过拉杆传动使得斜块在滑轨中滑动;穿刺转轴为穿刺的摆动转轴,压杆与穿刺之间通过压杆围绕摆杆转动而连接在一起,压杆通过两个侧块之间的圆柱销而与拉杆连接,拉杆与斜块固定连接;两侧的斜块上均具有斜面,斜块的滑动使得斜块上的斜面所支撑的调节板上下移动;调节板通过弹簧下支撑与施压套固定在一起,施压套在斜块移动和施压弹簧共同作用下的上下运动;调节板的上下移动改变了施压套上的施压凹面对驱动轴的摩擦力。第一斜块与第二斜块安装位置完全对称,在车轮行驶到顶盖之前,穿刺与顶盖之前具有60度夹角且方向指向车轮驶入顶盖的方向,此时穿刺倾斜,两侧斜块的斜面与调节板接触的位置是不同的,车轮驶入侧的第二斜块与调节板接触位置偏斜面上端,另一侧第一斜块与调节板接触位置偏斜面下端,但是此时所设计的两侧的驱动轴受到阻力是相同的,也就是说在穿刺偏60度时,车轮驶入侧的滑轨支撑比另一侧的滑轨支撑要长以保证在两侧斜块作用高度不同的情况下,通过控制滑轨支撑的长度控制两侧的施压套处于同一高度,以保证两侧的驱动轴受到施压凹面的压力是相同的。当车轮驶入顶盖后,穿刺刺入轮胎中,轮胎被穿刺制止转动,过程中穿刺被轮胎带动摆动一个角度,车辆速度越快,压杆的弯曲程度越大摆动的角度越大;穿刺摆动一定的角度后,两侧的斜块开始滑动,第二斜块上的调节板开始下移,第一斜块上的调节板开始上移,使得车轮驶入侧的驱动轴受到的阻力大于另一侧驱动轴受到的阻力;相当于沿汽车行驶方向,车轮束缚机构中的后驱动轴的受到的阻力大于前驱动轴受到的阻力,这样的设计减弱了车轮束缚机构前翻的可能性。调节板斜面的设计是适应斜块的斜面的,保证了斜面与调节板之间为面接触,减小摩擦损耗。椭圆轮的设计目的在于,我们知道车轮越大,在刹车时对地面的摩擦力越大,刹车性能越好,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束缚机构,多个车轮束缚机构并排;上述车轮束缚机构包括顶盖、壳体、施压弹簧、椭圆轮、穿刺、穿刺孔、上顶板、穿刺转轴、摆杆、椭圆腔、稳定转套支撑、驱动轴支撑、驱动轴、稳定轴套,其中壳体两侧对称地分别开有两个椭圆腔,每两个对称的椭圆腔之间对称地安装有两个驱动轴支撑和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稳定转套支撑,且两个稳定转套支撑均位于两个驱动轴支撑外侧;四个椭圆轮两两通过驱动轴安装在对称分布的两排四个椭圆腔中,驱动轴穿过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轴支撑,每个稳定转套支撑上均安装有一个稳定轴套,驱动轴穿过稳定轴套;顶盖上具有穿刺孔,顶盖安装在壳体上端,两个上顶板均安装在顶盖下侧且分别位于两个驱动轴上方,其中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一斜块、第一滑杆、第一拉杆、第一侧块、第一压杆、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另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二压杆、第二侧块、第二拉杆、第二滑杆、第二斜块、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两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结构的方式完全相同且结构之间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而言:施压内杆上端安装在上顶板下侧,弹簧下支撑安装在施压套上端,施压套通过上端的内孔套于施压内杆外侧;施压弹簧嵌套在施压内杆外侧,且施压弹簧上端与上顶板连接,施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支撑连接;施压套下侧具有施压凹面,施压凹面与驱动轴外缘面配合,弹簧下支撑上安装有调节板;滑轨支撑安装在顶盖下侧,滑轨为横截面为U型的槽,滑轨两侧的U型槽壁上均开有相互对称的滑孔;两个第一滑杆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斜块两侧,第一斜块通过两个第一滑杆与两侧的滑孔滑动配合而安装在滑轨的U型槽中且第一斜块上侧位于调节板下侧,两个第一滑杆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拉杆,两个第一拉杆相互对称分布,两个第一侧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拉杆上,且中间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安装在摆杆中间;摆杆安装在两个穿刺之间且位于穿刺下端,两个穿刺通过穿刺转轴安装在壳体两侧面上且穿过顶盖上的穿刺孔;上述椭圆轮包括背板、侧支耳、中间支耳、橡胶环、伸缩外套、伸缩内杆、椭圆轨道、摆轮、导槽、稳定轴套、中间支耳支撑、伸缩孔、环槽、内杆摆轴、斜面、径面、摆孔、卡孔,其中驱动轴一端开有环槽,七个内杆摆轴周向均匀地安装在滑槽两槽壁上,每个内杆摆轴上均安装有伸缩内杆,伸缩外套下端具有伸缩孔,每个伸缩内杆均套入相应的伸缩外套的伸缩孔中,每个伸缩外套顶端均安装有导槽;背板中间具有圆孔且安装在稳定轴套上,椭圆轨道安装在背板的外缘面上,七个导槽均与椭圆轨道滑动配合;每个导槽外侧均通过中间支耳支撑安装有中间支耳,七个中间支耳均通过侧支耳安装有同一椭圆形橡胶环,中间支耳与对应的侧支耳组成铰链;摆轮上均匀地具有七个齿,且每个齿的齿尖两侧均具有斜面,斜面靠近圆心方向具有径面,相邻齿之间面对面的径面相互平行;七个齿之间的七个齿槽中的六个齿槽均具有摆孔,七个伸缩内杆中的六个伸缩内杆均穿过相对应的摆孔,摆孔横截面为方形其长边的长度是伸缩内杆横截面的长边长度的1.5倍,摆孔横截面短边的长度与伸缩内杆横截面的短边长度相同;七个齿槽除去六个具有相同摆孔的齿槽后,剩余的一个齿槽具有卡孔,剩余的一个伸缩内杆穿过卡孔,卡孔横截面的大小、形状与伸缩内杆横截面的大小、形状完全相同;上述施压凹面的圆弧半径等于驱动轴的半径;车轮驶入侧的滑轨支撑比另一侧的滑轨支撑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椭圆轮的车辆拦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车轮束缚机构,多个车轮束缚机构并排;上述车轮束缚机构包括顶盖、壳体、施压弹簧、椭圆轮、穿刺、穿刺孔、上顶板、穿刺转轴、摆杆、椭圆腔、稳定转套支撑、驱动轴支撑、驱动轴、稳定轴套,其中壳体两侧对称地分别开有两个椭圆腔,每两个对称的椭圆腔之间对称地安装有两个驱动轴支撑和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稳定转套支撑,且两个稳定转套支撑均位于两个驱动轴支撑外侧;四个椭圆轮两两通过驱动轴安装在对称分布的两排四个椭圆腔中,驱动轴穿过对称分布的两个驱动轴支撑,每个稳定转套支撑上均安装有一个稳定轴套,驱动轴穿过稳定轴套;顶盖上具有穿刺孔,顶盖安装在壳体上端,两个上顶板均安装在顶盖下侧且分别位于两个驱动轴上方,其中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一斜块、第一滑杆、第一拉杆、第一侧块、第一压杆、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另一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的结构包括第二压杆、第二侧块、第二拉杆、第二滑杆、第二斜块、滑轨、滑孔、调节板、施压凹面、弹簧下支撑、施压内杆、施压套、滑轨支撑,两个上顶板下侧所安装结构的方式完全相同且结构之间相互对称,对于其中一个而言:施压内杆上端安装在上顶板下侧,弹簧下支撑安装在施压套上端,施压套通过上端的内孔套于施压内杆外侧;施压弹簧嵌套在施压内杆外侧,且施压弹簧上端与上顶板连接,施压弹簧下端与弹簧下支撑连接;施压套下侧具有施压凹面,施压凹面与驱动轴外缘面配合,弹簧下支撑上安装有调节板;滑轨支撑安装在顶盖下侧,滑轨为横截面为U型的槽,滑轨两侧的U型槽壁上均开有相互对称的滑孔;两个第一滑杆对称地安装在第一斜块两侧,第一斜块通过两个第一滑杆与两侧的滑孔滑动配合而安装在滑轨的U型槽中且第一斜块上侧位于调节板下侧,两个第一滑杆一端均安装有第一拉杆,两个第一拉杆相互对称分布,两个第一侧块分别安装在两个第一拉杆上,且中间通过转轴安装有第一压杆,第一压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永建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富阳新远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