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6980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6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克菌丹与苯氧菌胺,其中二者的重量比为1:50~80:1,所述杀菌组合物能有效防治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此外,所述杀菌组合物对作物安全,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ap and phenoxamin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ontaining clotrimazine and phenoxybacterium amine and its application. The active components of th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include clotrimazine and phenoxybacterium amine, wherein the weight ratio of the two is 1:50-80:1. Th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an effectively prevent and cure cucumber downy mildew and cucumber powdery mildew. In addition, th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is paired with the bactericidal composition. Crop safety is worthy of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in productio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尤其涉及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属于农药

技术介绍
黄瓜白粉病(Erysiphecichoracearum)是黄瓜的重要病害之一,在大棚温室尤为普遍,它发病率高,蔓延迅速,如不及时防治,损失严重。黄瓜霜霉病(Pseudoperonosporacubensis)由古巴假霜霉菌引起的具有毁灭性的真菌病害。该病主要靠气流传播,潜伏期长,发病迅猛,侵染速度主要受温湿度影响。目前,生产上防治黄瓜白粉病和霜霉病多用普通化学药剂,由于菜农长期单一使用同一种药剂,病原菌易出现抗药性,防治效果下降,导致菜农在生产中超浓度、超剂量滥用农药的现象时有发生,造成药害和蔬菜、土壤农药残留超标。克菌丹为广谱、低毒、保护性杀菌剂,对靶标病原菌有多个作用方式,不易产生抗性,喷施后可快速渗入病菌孢子,干扰病菌的呼吸、细胞膜的形成和细胞分裂而杀死病原菌。克菌丹可防治多种蔬菜的霜霉病、白粉病、炭疽病,西红柿和马铃薯早疫病、晚疫病;防治多种蔬菜的苗期立枯病、猝倒病;防治菜豆和蚕豆炭疽病、立枯病、根腐病;防治苹果轮纹病、炭疽病、褐斑病、斑点落叶病、煤污病、黑星病等,对作物安全,无药害,而且还具有刺激植物生长的作用。苯氧菌胺(Metominostrobin),化学名称:(E)-2-甲氧亚氨基-N-甲基-2-(2-苯氧苯基)乙酰胺,分子式:C16H16N2O3,是日本野盐义制药公司开发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类的优良品种,其特点是高效低毒,化学性质稳定,杀菌谱广,具有保护、治疗、铲除、渗透、内吸活性,对水稻稻瘟病、纹枯病、黄瓜白粉病、灰霉病、霜霉病等广范围病害均有较强的防治作用。苯氧菌胺的作用机理为通过在细胞色素b和C1间电子转移抑制线粒体的呼吸。推荐剂量下对作物安全、无药害。单个农药活性成分长期连续使用会导致抗性风险和用量增加的风险,并且不利于农药使用寿命的延续,通过农药复配筛选得到复配合理的农药组合物是减少农药使用量、延缓抗药性的重要途径,不同农药活性成分进行复配后,通常表现出不同的相互作用,一般为相加作用、增效作用和拮抗作用,复配增效的杀菌组合物较少,但其能提高实际防治效果、降低农药使用量,是综合防治的重要手段。目前,未见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复配报道。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解决上述不足之处,尤其是为有效控制农作物病害,和/或降低成本或施用剂量,经大量生物测试筛选,提供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50~80:1。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成分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20~40:1。进一步的,所述活性成分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10~20:1。所述组合物中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总和在杀菌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进一步的,所述组合物中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总和在杀菌组合物中的重量百分比为20%~50%。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高效杀菌组合物,包括活性成分克菌丹与苯氧菌胺,还包括其他辅助成分,用常规的农药制剂加工方法将本专利技术组合物制备成任意一种适合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剂型。进一步的,所述剂型为悬浮剂、种衣剂、可湿性粉剂、水分散粒剂、微囊颗粒剂、包衣颗粒剂、乳油、微乳剂、水乳剂、泡腾片。进一步的,所述其他辅助成包括但不限于溶剂、分散剂、湿润剂、防腐剂、消泡剂、增效剂、防冻剂、崩解剂、粘结剂、乳化剂、填料、水等及其它有益于有效成分在贮存和使用中稳定以及药效发挥的已知物质,都是农药制剂中常用或允许使用的各种成分,并无特别限定,具体成分和用量根据配方要求通过简单试验确定。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根据目标对象和使用环境的不同来选择施用方式,如喷雾、撒粉、拌种、冲施、灌根、拌土撒施等中任意一种。进一步的,所述杀菌组合物不仅包括可借助合适的设备如喷雾或灌根设备立即适用于待处理的对象,而且还包括在施用于对象之前需进行稀释的浓缩商业杀菌组合物。进一步的,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还可与其它已知活性成分混合的形式使用,包括但不限于杀昆虫剂、杀菌剂、除草剂、肥料、增效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所述杀菌组合物在防治农作物病害的用途,包括防治黄瓜白粉病、黄瓜霜霉病、水稻稻瘟病、小麦锈病、苹果轮纹病的应用,特别适用于防治水黄瓜霜霉病和黄瓜白粉病的应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杀菌组合物,通过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二元复配,使得本专利技术在防治农作物的病害具有明显的增益效果,提高了防治效果;(2)本专利技术提的杀菌组合物,可大幅减少田间用药量,减少环境污染和农药残留,降低生产和使用成本;(3)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通过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二元复配,扩大了杀菌谱,降低了各自的使用量,降低了病菌产生抗药性的风险;(4)本专利技术的杀菌组合物中活性成分苯氧菌胺具有内吸作用,通过与克菌丹复配,相比克菌丹与苯氧菌胺单剂,不仅提高了防治效果,还延长了持效期。具体实施方式为更好地描述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所提及的内容不能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材料配方的选择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被其它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如无特别限定,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的一个例子,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限定为准。一、室内生物活性测定1.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组合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对象:白粉病菌试验方法:采用喷雾法,测定不同比例的克菌丹与苯氧菌胺复配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毒力。将温室培养的1叶2心期黄瓜幼苗作为黄瓜白粉病的试验寄主植物。分别将各混配剂及单剂的母液稀释成0.1、0.125,0.175,0.225,0.5、1mg/L共6个浓度梯度备用,采用作物喷雾机,将已配制的药液喷雾于寄主植物茎叶,处理后的试验材料自然阴干,24h后接种病原菌并保湿24h,5~7d后调查记录发病情况,按照孙云沛法将测定的各处理的EC50值换算成实际混用毒力指数,试验结果如表1。以混剂中某一单剂为标准药剂(通常选择EC50较低者),进行计算:毒力指数(TI)=标准药剂EC50/供试药剂EC50×100理论毒力指数(TTI)=标准药剂毒力指数×标准药剂在混合组配中所占百分比+供试药剂毒力指数×供试药剂在混合组配中所占百分比实际毒力指数(ATI)=标准单剂的EC50值/混剂的EC50值×100共毒系数(CTC)=实测毒力指数/理论毒力指数×100共毒系数分级:CTC>120混剂具有协同增效作用,CTC<80混剂具有拮抗作用,80≤CTC≤120混剂具有相加作用。表1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组合制剂对黄瓜白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从上表1可知,克菌丹与苯氧菌胺在1:50~80:1的范围内防治黄瓜白粉病,共毒系数均大于120,说明两者在这个范围内的混配均表现为增益效果,尤其是当两者的比例为8:5、7:2、5:3、3:2、1:1、5:1时内时,共毒系数均大于170,增益效果尤为突出,其中,二者比为8:5时,共毒系数为186.49,增效最显著。2.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组合制剂对黄瓜霜霉病的室内生物活性测定试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克菌丹与苯氧菌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组合物的活性成分包括克菌丹与苯氧菌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50~8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20~40: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重量比为1:10~20: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克菌丹与苯氧菌胺的杀菌组合物及其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杀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丹群黄卫荣王世银彭军吴光辉刘世勇陈锐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广康生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