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岩克专利>正文

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2062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防风抑尘网安装拆卸麻烦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多个底壳,每个底壳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T形槽,T形槽内两侧设有竖向挡块,T形槽两端的底部连接有第一三角卡块,T形槽两端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防转槽,T形槽的两侧壁开设有第二防转槽,竖向挡块内侧设有三角形的第三防转槽;安装槽内滑动放置有竖向的防风抑尘网,防风抑尘网的下端置于安装槽内且结构与安装槽相匹配;防风抑尘网的两端壁上分别设有插接块和插接槽;所述插接槽内设有一对分别转动在插接槽内的转动块;每两个相邻的防风抑尘网的插接块可活动插接在转动块内,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巧妙,安装简单、移动方便,不容易倾倒,稳定牢固不转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
本专利技术涉及交通施工
,特别是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
技术介绍
防风抑尘网是利用空气动力学原理,按照实施现场环境风洞实验结果加工成一定几何形状、开孔率和不同孔形组合挡风抑尘墙,使流通的空气(强风)从外通过墙体时,在墙体内侧形成上、下干扰的气流以达到外侧强风,内侧弱风,外侧小风,内侧无风的效果,从而防止粉尘的飞扬。防风抑尘网可以分为柔性防风抑尘网和刚性防风抑尘网,即平常所见到的网状和板状。交通工程施工场地扬尘严重,为了防止其污染施工周边环境,大都在施工场地边缘位置设置防风抑尘网,而现有的防风抑尘网存在以下缺点:1、由于防风抑尘网一般设置在交通施工场地的边缘,使得防风抑尘网容易损坏,但是防风抑尘网一般都是硬固定连接,造成防风抑尘网维修更换时麻烦,同时,传统防风抑尘网都是经过螺栓和焊接的方式进行单独或连排固定,使得安装时非常麻烦。2、每两个防风抑尘网之间的连接都是活动放置在一起,或者经螺栓固定,其整体强度不高,容易撞坏。3、由于防风抑尘网置于边缘,要经受外界的撞击(例如交通事故)或风力的晃动,而传统防风抑尘网只是一个简单的板状,其本身没有加固支撑力。4、现有的防风抑尘网都是在其上方安装一排朝固定方向喷洒的喷头,不能实现多方位的喷洒。5、现有的防风抑尘网由于只有其上方有喷头,对于整个防风抑尘网的水过滤效果不好,无法对通过整个防风抑尘网的沙尘进行喷洒。6、现有的防风抑尘网除了水过滤以外,没有进行其他处理,而交通施工现场的污染严重,其空气从防风抑尘网通过后直接进入外界,对城市或乡镇的空气造成严重污染,所以环境质量部门对建筑、交通施工类作业环境有着严格的控制。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的防风抑尘网来解决此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有效的解决了现有防风抑尘网结构单一、安装拆卸麻烦、过滤灰尘效果不佳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特征是,包括多个底壳,每个底壳上开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包括T形槽,T形槽内两侧设有竖向挡块,T形槽两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第一三角卡块,T形槽两端的顶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防转槽,第一防转槽置于第一三角卡块的外侧,T形槽的两侧壁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二防转槽,竖向挡块内侧设有三角形的第三防转槽,第二防转槽和第三防转槽不在同一高度;安装槽内滑动放置有竖向的防风抑尘网,防风抑尘网的下端置于安装槽内且结构与安装槽相匹配;防风抑尘网的两端壁上分别设有插接块和插接槽;所述插接块为从上至下依次为梯形块、第一矩形块、第二矩形块、倒梯形块、矩形条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矩形块、第二矩形块、倒梯形块、矩形条的横向长度依次减小,使得第一矩形块与第二矩形块处设有向内的卡角,倒梯形块呈倾斜向下的坡度;所述插接槽内设有一对分别转动在插接槽内的转动块;每两个相邻的防风抑尘网的插接块可活动插接在转动块内。优选的,所述底壳上方设置有与防风抑尘网连接的L形的加强板,加强板的一端与防风抑尘网一体连接,加强板的另一端与底壳滑动连接,T形槽上方有与底壳一体连接的防倒板,防倒板的上端与加强板接触,转动块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优选的,所述防风抑尘网的后侧固定有多个固定柱,固定柱的上端固定有置于防风抑尘网上的压紧板,固定柱上活动套设有支撑柱,支撑柱一体后侧连接有向外凸起的支撑条,支撑柱前侧一体连接有可穿过防风抑尘网的压板,压板的端头转动连接有可压在防风抑尘网上的压条,支撑柱外侧设有套设在固定柱上的凸轮压紧块,凸轮压紧块的上端可与压紧板挤压,凸轮压紧块上一体连接有转动条。优选的,所述底壳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柱,第一支柱上活动套设有可在其上上下运动的横向第二支柱,第二支柱上活动套设有可在其上横向运动的第一滑块,第一滑块转动连接有转接块,转接块一体连接有转动杆,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套筒,转动杆可以在套筒内滑动,套筒与转接块之间设有套设在转动杆上的第一弹簧,套筒经过渡块连接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滑块上可拆卸安装有喷洒头,喷洒头经水管连接有供水源。优选的,所述防风抑尘网前侧面上端固定有对称的两个盛水箱,盛水箱下端面设有第一电磁阀门,两个盛水箱靠内的侧壁上设有第一电磁阀开关,第一电磁阀开关可控制第一电磁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盛水箱的下方设有向外侧倾斜的流水槽,流水槽下方设有置于加强板内的接水槽,两个盛水箱的中间设置有可在防风抑尘网上上下运动的驱动块,驱动块的上下运动可接触第一电磁阀开关,从而实现对第一电磁阀门的开启与关闭,盛水箱的上方分别设有定滑轮和定滑柱,驱动块经两个钢丝绳分别绕过两侧的定滑柱、定滑轮后竖向连接有可置于接水槽内的接水桶,盛水箱的上方设有置于接水桶上方的打翻柱。优选的,所述防风抑尘网上方一体连接有可供驱动块滑动的滑道,防风抑尘网的后侧上固定有经第一皮带连接的两个皮带轮,第一皮带上固定有移动销,驱动块的后侧横向固定有带有矩形框的限位槽,移动销置于限位槽内且可以在限位槽内移动,其中一个皮带轮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钢丝绳外侧设有固定在定滑轮上的保护片。优选的,所述盛水箱的上端设有固定在防风抑尘网上的储水箱,储水箱下端面设有第二电磁阀门,储水箱的后侧壁上设置有第二电磁阀门开关,防风抑尘网上固定有置于储水箱后侧的槽轮,槽轮旁侧匹配有固定在防风抑尘网上的摆杆,槽轮上固定有两个可与第二电磁阀门接触的触发柱,两个摆杆之间经第二皮带传动连接,其中一个摆杆连接第三驱动电机。优选的,所述防风抑尘网的下端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的后侧固定安装有风机,风机后侧安装固定有分离器,分离器包括圆锥形壳体,分离器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分离器内中轴上设有两端通透的换向管,换向管的外侧设置有可在分离器内部旋转的螺旋叶片,螺旋叶片连接有驱动装置,进风口上端安装有置于分离器内的第一换向板,出风口的下端安装有置于分离器内的第二换向板,换向管的上方留有与出风口连通的换向仓,换向管的下方固定有置于分离器内的分液板,分液板的下方设置有集液过滤器,集液过滤器下方安装有自动放水阀。优选的,所述通风口内侧壁开设有多个朝向中心的喷头,喷头经置于防风抑尘网内部的管道连通外界的进水管。本专利技术结构巧妙,有着明显的优点:1、通过安装槽和T形槽实现安装简单、移动方便,不容易倾倒,稳定牢固不转动,不使用任何螺栓或焊接,操作简单,外形美观。2、插接块和插接槽实现了连接方便、拆卸快捷的优点,加强了整体牢固强度,且容易分离。3、通过凸轮压紧块和支撑条实现对防风抑尘网的进一步固定和支撑,且不需要任何螺栓或焊接,使用方便,拆卸简单。4、通过喷洒头实现在防风抑尘网的往复循环喷水,而不是简单单一的朝向的喷水,且一个喷洒头代替多个喷水头,喷洒效率好,成本低。5、通过接水桶、盛水箱、流水槽、接水槽完成对防风抑尘网的水瀑循环,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净化效率更好,且水可以循环使用,外观壮观,可以增大观赏性。6、通过槽轮机构的不定时补给,避免水资源的浪费。7、通过分离器的分离,进一步净化空气质量,且把固态和液态分离,保证环境质量。8、通过通风口的喷头进一步净化进入分离器的空气,净化效率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一。图2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立体示意图二。图3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主视图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后视图示意图。图5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底壳(1),每个底壳(1)上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包括T形槽(3),T形槽(3)内两侧设有竖向挡块(4),T形槽(3)两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第一三角卡块(5),T形槽(3)两端的顶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防转槽(6),第一防转槽(6)置于第一三角卡块(5)的外侧,T形槽(3)的两侧壁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二防转槽(7),竖向挡块(4)内侧设有三角形的第三防转槽(8),第二防转槽(7)和第三防转槽(8)不在同一高度;安装槽(2)内滑动放置有竖向的防风抑尘网(9),防风抑尘网(9)的下端置于安装槽(2)内且结构与安装槽(2)相匹配;防风抑尘网(9)的两端壁上分别设有插接块(10)和插接槽(11);所述插接块(10)为从上至下依次为梯形块(12)、第一矩形块(13)、第二矩形块(14)、倒梯形块(15)、矩形条(16)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矩形块(13)、第二矩形块(14)、倒梯形块(15)、矩形条(16)的横向长度依次减小,使得第一矩形块(13)与第二矩形块(14)处设有向内的卡角(17),倒梯形块(15)呈倾斜向下的坡度;所述插接槽(11)内设有一对分别转动在插接槽(11)内的转动块(18);每两个相邻的防风抑尘网(9)的插接块(10)可活动插接在转动块(18)内。...

【技术特征摘要】
1.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底壳(1),每个底壳(1)上开设有安装槽(2),安装槽(2)包括T形槽(3),T形槽(3)内两侧设有竖向挡块(4),T形槽(3)两端的底部一体连接有第一三角卡块(5),T形槽(3)两端的顶部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一防转槽(6),第一防转槽(6)置于第一三角卡块(5)的外侧,T形槽(3)的两侧壁开设有三角形的第二防转槽(7),竖向挡块(4)内侧设有三角形的第三防转槽(8),第二防转槽(7)和第三防转槽(8)不在同一高度;安装槽(2)内滑动放置有竖向的防风抑尘网(9),防风抑尘网(9)的下端置于安装槽(2)内且结构与安装槽(2)相匹配;防风抑尘网(9)的两端壁上分别设有插接块(10)和插接槽(11);所述插接块(10)为从上至下依次为梯形块(12)、第一矩形块(13)、第二矩形块(14)、倒梯形块(15)、矩形条(16)一体连接而成,且第一矩形块(13)、第二矩形块(14)、倒梯形块(15)、矩形条(16)的横向长度依次减小,使得第一矩形块(13)与第二矩形块(14)处设有向内的卡角(17),倒梯形块(15)呈倾斜向下的坡度;所述插接槽(11)内设有一对分别转动在插接槽(11)内的转动块(18);每两个相邻的防风抑尘网(9)的插接块(10)可活动插接在转动块(18)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方设置有与防风抑尘网(9)连接的L形的加强板(19),加强板(19)的一端与防风抑尘网(9)一体连接,加强板(19)的另一端与底壳(1)滑动连接,T形槽(3)上方有与底壳(1)一体连接的防倒板(20),防倒板(20)的上端与加强板(19)接触,转动块(18)的转轴上套设有扭簧(2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防风抑尘网(9)的后侧固定有多个固定柱(22),固定柱(22)的上端固定有置于防风抑尘网(9)上的压紧板(23),固定柱(22)上活动套设有支撑柱(24),支撑柱(24)一体后侧连接有向外凸起的支撑条(25),支撑柱(24)前侧一体连接有可穿过防风抑尘网(9)的压板(26),压板(26)的端头转动连接有可压在防风抑尘网(9)上的压条(27),支撑柱(24)外侧设有套设在固定柱(22)上的凸轮压紧块(28),凸轮压紧块(28)的上端可与压紧板(23)挤压,凸轮压紧块(28)上一体连接有转动条(208)。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程施工防风抑尘网,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壳(1)上固定有竖向设置的第一支柱(29),第一支柱(29)上活动套设有可在其上上下运动的横向第二支柱(30),第二支柱(30)上活动套设有可在其上横向运动的第一滑块(31),第一滑块(31)转动连接有转接块(32),转接块(32)一体连接有转动杆(33),转动杆(33)上固定套设有套筒(34),转动杆(34)可以在套筒(34)内滑动,套筒(34)与转接块(32)之间设有套设在转动杆(33)上的第一弹簧(35),套筒(34)经过渡块(36)连接有第一转轴(37),第一转轴(37)连接有第一驱动电机,第一滑块(31)上可拆卸安装有喷洒头(38),喷洒头(38)经水管连接有供水源。5.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庆澳胡岩克刘杰阎静张慧雷岩化忆川李浩亮黄跃存姜松朴韩东阳李波黄卓林吴长春
申请(专利权)人:胡岩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