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614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包括模块箱体以及安装在该模块箱体上的接线排,该接线排上引出若干弱电源线和强电源线;还包括走线梁,该走线梁沿着所述接线排设置在该模块箱体上,该走线梁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走线槽,所述弱电源线先从该开口延伸到该走线槽内再从该走线槽的一侧引出,所述强电源线延伸到该走线槽的外表面再顺着该走线槽的外表面从该走线梁引出。该机柜布线结构可以避免强电和弱电相互干扰,且布线整齐,走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柜布线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尤其涉及一种机柜模块布线结构,属于机柜领域。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一些电源设备
,特别是在大型数据中心机房里的机柜中,模块化普遍存在,例如电源模块、服务器模块、磁盘阵列模块等。但是,模块上的接线多又杂,通常强电源线和弱电源线混布,容易造成强电和弱电相互干扰,同时布线杂乱不整齐,走线经常悬挂,现场走线困难,极易造成安全隐患,不满足工程走线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了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强电源线和弱电源线分开,避免强电和弱电相互干扰,且布线整齐,走线方便。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包括模块箱体以及安装在该模块箱体上的接线排,该接线排上引出若干弱电源线和强电源线;还包括走线梁,该走线梁沿着所述接线排设置在该模块箱体上,该走线梁包括上端具有开口的走线槽,所述弱电源线先从该开口延伸到该走线槽内再从该走线槽的一侧引出,所述强电源线延伸到该走线槽的外表面再顺着该走线槽的外表面从该走线梁引出。优选地,该走线梁还包括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及导线板,该导线板由该前面板的上沿朝后斜向上延伸形成,该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及导线板围成所述上端具有开口的走线槽。优选地,所述模块箱体前端面上设置一与所述导线板倾斜方向一致的安装板,所述接线排安装在该安装板上;所述导线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倾斜角度相同。优选地,所述导线板和所述安装板的倾斜角度为30-60°。优选地,所述模块箱体前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安装板由所述通孔的下边斜向上延伸并伸入到所述模块箱体的内部。优选地,所述走线梁的底板与所述模块箱体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优选地,所述导线板的上边沿形成防护折边。优选地,所述接线排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弱电源线走线区域和强电源线走线区域。优选地,所述导线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强电源线布置的扎线勾,所述模块箱体的前端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弱电源线布置的扎线勾。优选地,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供所述接线排安装的安装孔;所述模块箱体的前端面上具有供所述走线梁安装的安装孔。本技术方案与
技术介绍
相比,它具有如下优点:所述机柜布线结构,包括一走线梁,该走线梁包括一个上端开口的走线槽,所述弱电源线先从该开口延伸到该走线槽内再从该走线槽的一侧引出,所述强电源线延伸到所述走线槽的外表面再顺着该走线槽的外表面从该走线梁引出。这样强电源线和弱电源线可以分开布线,防止强电和弱电信号相互干扰,同时布线整齐美观,满足工程走线要求。所述模块箱体前端面上设置一与所述导线板倾斜方向一致的安装板,所述接线排安装在该安装板上,所述导线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倾斜角度相同,电源线从所述接线排引出后顺着倾斜的所述导线板走线,走线不需弯折,方便走线和接线。所述走线梁的底板与所述模块箱体的底面在同一平面,可与所述模块箱体同时插拔,方便维护。所述导线板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供强电源线布置的扎线勾,所述模块箱体的前端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供弱电源线布置的扎线勾,电源线引出后可以从该扎线勾中穿过,固定该电源线,方便该电源线走线,减少安全隐患。所述导线板的上边沿形成防护折边,可以防止导线板的边沿划伤电源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机柜布线结构的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机柜布线结构的分解示意图。附图标记:模块箱体10,安装板11,安装孔12,通孔13,接线排20,走线梁30,底板31,前面板32,后面板33,导线板34,走线槽35,开口36,防护折边37,扎线勾38。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竖”、“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中的立体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如图1至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包括模块箱体10以及安装在该模块箱体10上的接线排20,该接线排20上引出若干弱电源线和强电源线。所述机柜布线结构还包括走线梁30,该走线梁30沿着所述接线排20设置在该模块箱体10上。该走线梁30包括一个上端具有开口36的走线槽35。优选地,该走线梁30包括底板31、前面板32、后面板33及导线板34,该导线板34由该前面板32的上沿朝后斜向上延伸形成,该底板31、前面板32、后面板33及导线板34围成一个上端具有开口36的走线槽35。所述弱电源线先从该开口36延伸到该走线槽35内再顺着该走线槽35从该走线槽35的一侧引出,所述强电源线延伸到该走线槽35的外表面,如该导线板34的外表面,再顺着该走线槽35的外表面从该走线梁30引出。这样强电源线和弱电源线可以分开布线,防止强电和弱电信号相互干扰,同时布线整齐美观,满足工程走线要求。所述模块箱体10前端面上设置一与所述导线板34倾斜方向一致的安装板11,所述接线排20安装在该安装板11上。所述导线板34与所述安装板11的倾斜角度相同,为30-60°。电源线从所述接线排20引出后顺着倾斜的所述导线板34走线,走线不需弯折,方便走线和接线。所述模块箱体10前端面上设有通孔13,所述安装板11由所述通孔13的下边斜向上延伸并伸入到所述模块箱体10的内部。所述走线梁30的底板31与所述模块箱体10的底面处于同一平面上,可与所述模块箱体10同时插拔,方便维护。所述导线板34的上边沿向后下方延伸形成防护折边37,可以避免划伤电源线。所述接线排20沿其长度方向分为弱电源线走线区域和强电源线走线区域,所述弱电源线集中布置在该弱电源线走线区域,所述强电源线集中布置在该强电源线走线区域,使所述弱电源线和所述强电源线进一步分开,进一步避免强电和弱电相互干扰。所述导线板34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强电源线布置的扎线勾38,所述模块箱体的前端面的外表面上设置有供所述弱电源线布置的扎线勾38,电源线引出后可以从该扎线勾38中穿过,固定该电源线,方便该电源线走线,减少安全隐患,同时使该电源线更整齐美观。所述安装板11上设置有供所述接线20排安装的安装孔12;所述模块箱体10的前端面上具有供所述走线梁30安装的安装孔12,方便该接线排20和该走线梁30的安装。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技术实施的范围,即依本技术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技术涵盖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包括模块箱体以及安装在该模块箱体上的接线排,该接线排上引出若干弱电源线和强电源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线梁,该走线梁沿着所述接线排设置在该模块箱体上,该走线梁包括一个上端具有开口的走线槽,所述弱电源线先从该开口延伸到该走线槽内再从该走线槽的一侧引出,所述强电源线延伸到该走线槽的外表面再顺着该走线槽的外表面从该走线梁引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柜布线结构,包括模块箱体以及安装在该模块箱体上的接线排,该接线排上引出若干弱电源线和强电源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走线梁,该走线梁沿着所述接线排设置在该模块箱体上,该走线梁包括一个上端具有开口的走线槽,所述弱电源线先从该开口延伸到该走线槽内再从该走线槽的一侧引出,所述强电源线延伸到该走线槽的外表面再顺着该走线槽的外表面从该走线梁引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走线梁还包括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及导线板,该导线板由该前面板的上沿朝后斜向上延伸形成,该底板、前面板、后面板及导线板围成所述上端具有开口的走线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块箱体前端面上设置一与所述导线板倾斜方向一致的安装板,所述接线排安装在该安装板上;所述导线板与所述安装板的倾斜角度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柜布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线板和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汝婷毛文涛崔福军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科华恒盛股份有限公司漳州科华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