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蓉俊专利>正文

扫路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5476 阅读:1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扫路车,包括副发动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风机、电磁换向阀、洒水箱、立扫、吸嘴装置及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吸嘴装置中具有一反吹嘴,该反吹嘴末端管路为软管,通过吸嘴装置的吸口、吸口弯管、垃圾箱、风机进口、风机出口、风道、软管、反吹嘴、滚扫机构到吸嘴装置的吸口,形成一个闭路废气循环系统。(*该技术在201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扫路车。中国专利CN87210902U公开的清扫车由两个扫盘、导尘管、扫辊、重尘箱共同构成扫吸机构,并安装在底盘上,再装有相应的传动机构。中国专利CN2412031Y公开的干湿两用吸扫式扫路车,其特点是扫路车底盘上设有由水箱和洒水系统组成的湿式除尘装置和前端设转换风门,内设叠式滤筒、压缩空气脉冲喷吹清灰的除尘装置。该扫路车将干湿两套除尘装置设于一辆扫路车内,即可单独使用,又可相互结合起来使用。日本平2-85407公开的扫路车由风机使垃圾箱、吸管、除尘器形成负压。由立扫捕捉到的尘埃通过吸管分两侧进入垃圾箱,因流速减慢,大部分沉积在垃圾箱中,再通过除尘器第一次除尘,细小的尘埃随空气通过风机的进口,再从出口到积尘水除尘器进行二次除尘后,通过两侧通道从底盘下部排入空中。综上所述,已有的扫路车都要向大气排放废气,即使是湿式除尘装置,也难免向大气排放被污染的气体,从而产生二次污染。本技术的结构特征使上述目的得以实现,本扫路车包括副发动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风机、电磁换向阀、洒水箱、立扫、吸嘴装置及垃圾箱,其特征在于本扫路车的吸嘴装置中具有一反吹嘴,该反吹嘴末端管路为软管,通过吸嘴装置的吸口、吸口弯管、垃圾箱、风机进口、风机出口、风道、软管、反吹嘴、滚扫机构到吸嘴装置的吸口,形成一个闭路废气循环系统。除此之外,吸嘴装置内还设置有一滚扫机构,滚扫机构的转轴通过联结和升降调节机构固定在吸嘴装置的壳体上。该结构克服了已有技术将吸入的垃圾处理后把废气排放到空气中,造成不同程度环境污染的弊端,可保证扫路车在清扫道路时将吸入的气体在扫路车的废气循环系统中反复循环而不排放到空气中,从而可避免扫路车在清扫的同时造成对环境的二次污染,同时,还能够保证扫路车将体积较大的碎砖块、小石子、碎玻璃等垃圾扫吸到垃圾箱中,使清扫达到最佳效果。是一种优化的城市、交通、机场、码头、广场等环保设备。附图说明图1是本扫路车的结构示意图。权利要求1.一种扫路车,包括副发动机、液压油泵、液压油箱、风机、电磁换向阀、洒水箱、立扫、吸嘴装置及垃圾箱,其特征在于吸嘴装置中具有一反吹嘴,该反吹嘴末端管路为软管,通过吸嘴装置的吸口、吸口弯管、垃圾箱、风机进口、风机出口、风道、软管、反吹嘴、滚扫机构到吸嘴装置的吸口,形成一个闭路废气循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扫路车,其特征在于吸嘴装置内有一滚扫机构,滚扫机构的转轴通过联结和升降调节机构固定在吸嘴装置的壳体上。专利摘要本技术介绍的扫路车与已有技术相比,其特征在于在吸嘴装置中增加了一个反吹嘴和滚扫机构,通过反吹嘴、滚扫机构、吸嘴装置吸口、吸口弯管、垃圾箱、风机进口、风机出口、风道、软管、反吹嘴,形成一个闭路废气循环系统。其突出的优点在于避免了扫路车在清扫路面时将吸扫中吸入的被污染的空气排放到空中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又能够将比重大、体积大的垃圾吸入垃圾箱,大大改善了清扫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优化环保设备。文档编号E01H1/05GK2576790SQ0227662公开日2003年10月1日 申请日期2002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2002年9月26日专利技术者陈蓉俊 申请人:陈蓉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蓉俊
申请(专利权)人:陈蓉俊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