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日荣专利>正文

相机用缝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48724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10:05
一种相机用缝卡装置,包括一框体、一驱动装置、一缝卡、一遥控器及一架体,该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框体内,该缝卡与该驱动装置连接,使该缝卡能够受该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在该框体上上下移动,该遥控器与该驱动装置连接,用以控制该驱动装置动作,而该架体供与上述框体活动结合,用以支撑该框体。

Sewing card device for camera

A sewing clamp device for a camera includes a frame body, a driving device, a slit clamp, a remote controller and a frame body. The driving device is arranged in the frame body. The slit clamp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so that the slit clamp can move up and down on the frame body driven by the driving device. The remote contro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driving device. The frame is used to control the movement of the driving device, and the frame body is provided for combining with the frame body to support the frame body.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相机用缝卡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结构简单、通过机械控制方式使稳定精确地控制缝卡的位置来辅助拍摄出明亮较为均匀的照片的相机用缝卡装置。
技术介绍
在众多摄影议题中,晨昏摄影算是多数玩家都感兴趣的题材之一,每当有可能出景的午后,热门拍摄地点总是吸引玩家们前往取景,然而作品的成功与否,除了画面的构图外,如何呈现出高动态范围绝对是重要的关键要素,并且,摄影者在拍照时常会遇到所欲拍摄的场景的明暗对比过大的情境,鉴于目前相机的感光元件的动态范围尚稍嫌不足的状况,造成拍出来的照片明亮的部分过曝,或是暗部整个黑掉看不出细节。为改善这一窘境,摄影者就需利用渐层减光镜或是使用黑卡或缝卡来改善明暗的对比。但经摄影者测试,在光暗相差不太夸张的时候,减光滤镜的确可派上用场,但如摄影时遇到严峻的反差曝光,使用做工较差的减光滤镜,反而容易造成不良光线折射效果,也会因为拍摄角度令画面有机会出现不能预计的反射杂光,除此之外购买减光滤镜需花费大笔费用及影响成像质量,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另一常见的手法即是利用黑卡作为拍摄道具,其原理利用暗房遮光原理所延伸出的拍摄技巧,比起减光滤镜,黑卡在使用上更有效率和弹性,利用亮、暗部曝光的时间差来分段曝光,就能有效控制画面的曝光平衡,即使高反差的环境下,仍可通过缝卡的应用拍摄出完美的照片,一般相机用缝卡中央开设一个狭缝,其使用时机是在光线较强进行拍照时使用,如对着阳光拍摄时,将缝卡贴于相机镜头前,利用手动方式让缝卡在镜头前上下抽动来决定进入镜头的光量多寡,以反映在相片上的明亮度。不过如同前述,缝卡在使用上如何抽动完全取决于经验,对于一般摄影者而言,是有着如瞎子摸象般的处境,而造成所拍摄出来的照片失败率过高,因此本专利技术人特研发一种机械式的缝卡装置,通过机械控制方式使稳定精确地控制缝卡的位置来辅助拍摄出明亮较为均匀的照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通过机械控制方式使稳定精确地控制缝卡的位置来辅助拍摄出明亮较为均匀的照片的相机用缝卡装置。为达上述的目的,本技术所设一种相机用缝卡装置,包括一框体、一驱动装置、一缝卡、一遥控器及一架体,该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框体内,该缝卡与该驱动装置连接,使该缝卡能够受该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在该框体上上下移动,该遥控器与该驱动装置连接,用以控制该驱动装置动作,而该架体供与上述框体活动结合,用以支撑该框体。实施时,该框体两侧设有轨道,而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两活动结合于该轨道上的齿条及设在该马达与齿条之间的齿轮组,且该缝卡与该齿条连接,使该马达驱动该齿轮组后,能够连动该齿条使其在该轨道上位移,进而促使该缝卡在该框体上上下移动。实施时,该框体设有一侧面,以供该马达固定于该侧面上,且该框体上设有用以限制该齿条位移的止档件。实施时,该框体底部设有一供架体锁接的锁孔。实施时,该架体为一脚架,使该架体与该框体结合后,能够独立站立于地面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外观分解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组合后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使用时的状态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侧面剖示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缝卡向上位移时的状态示意图。附图编号说明:1:框体11:轨道12:侧面13:止档件14:锁孔2:驱动装置21:马达22:齿条23:齿轮组3:缝卡4:遥控器5:架体6:相机。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5,附图内容为本技术相机用缝卡装置之一实施例,其由一框体1、一驱动装置2、一缝卡3、一遥控器4及一架体5所组成。该驱动装置2设置于该框体1内,该缝卡3与该驱动装置2连接,使该缝卡3能够受该驱动装置2的驱动而上下位移于该框体1上,该遥控器4与该驱动装置2连接,用以控制该驱动装置2动作,而该架体5供与上述框体1活动结合,用以支撑该框体1。其中,该框体1两侧设有轨道11,而该驱动装置2包括一马达21、两活动结合于该轨道11上的齿条22及设在该马达21与齿条22之间的齿轮组23,且该缝卡3与该齿条22连接,使该马达21驱动该齿轮组23后,能够连动该齿条22使其在该轨道11上移动,进而促使该缝卡3在该框体1上上下移动。并且,该框体1设有一侧面12,以供该马达21固定于上,且该框体1上设有用以限制该齿条22位移的止档件13。另外,该框体1底部设有一供架体5锁接的锁孔14,其中该架体5为一脚架,使与该框体1结合后,能够独立站立于地面上,或是该架体5能够设为能够锁固于栏杆或是横杆的C形架。实施时,如图3所示,当架设好相机6后,本技术相机用缝卡装置的框体1通过架体5置放于相机6镜头前方后,摄影者即能够通过该遥控器4来控制该驱动装置2的马达21运转,使得与该马达21连动的缝卡3能够随遥控器4的控制,而依拍摄的需要而在该框体1上上下移动。因此,通过本技术机械式的设计,摄影者在拍摄的同时,无须再以手动方式摇缝卡,即能够稳定且精确地控制缝卡的位置来辅助拍摄出明亮较为均匀的照片。以上所述乃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及所运用的技术手段,根据本文的公开或教导可衍生推导出许多的变更与改进,仍可视为本技术的构想所作的等效改变,其所产生的作用仍未超出本技术的说明书及附图所涵盖的实质精神,均应视为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相机用缝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框体内;一缝卡,与该驱动装置连接,使该缝卡能够受该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在该框体上上下移动;一遥控器,与该驱动装置连接,用以控制该驱动装置动作;以及一架体,供与上述框体活动结合,用以支撑该框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相机用缝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框体;一驱动装置,设置于该框体内;一缝卡,与该驱动装置连接,使该缝卡能够受该驱动装置的驱动而在该框体上上下移动;一遥控器,与该驱动装置连接,用以控制该驱动装置动作;以及一架体,供与上述框体活动结合,用以支撑该框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相机用缝卡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框体两侧设有轨道,而该驱动装置包括一马达、活动结合于该轨道上的两个齿条及设在该马达与齿条之间的齿轮组,且该缝卡与该齿条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日荣
申请(专利权)人:刘日荣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