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书闵专利>正文

手开自动收伞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486 阅读:2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手开自动收伞结构,其包括有伞中棒、收伞弹簧、把手、上下巢、伞骨,其伞把手中设置控制机构,中棒的上部设置有开伞扣合机构,把手的控制机构通过牵引件直接连接到开伞扣合机构上,触动设置于把手中的控制机构,则控制机构连动牵引件带动开伞扣合机构收缩到中棒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合人们的使用习惯,采用完全新的控制方式,将自动开收伞的结构改进,使其成为手动开却那个完全自动收拢的伞,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方便使用的伞具。(*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伞,特别是能够自动收拢的伞结构,该伞在手动打开下,可以自动完全收拢,避免了以前自动伞只能收拢伞面的缺陷。
技术介绍
伞,一直作为人们日常工作、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为人们挡风遮雨,甚至遮挡阳光,最早使用并延续下来的伞是机械式人工开收的,其通过伞骨支撑起伞面,手推拉下巢,即完成开收的动作,现在人们通常所使用的仍然具有这种结构的伞,该伞操作复杂,而且不方便,需要两手操作,在很多种情况下已经不适应人们的需要。所以后来出现了自动开收伞,该伞在人工开收伞的基础上设置了开伞弹簧、收伞弹簧及控制机构,使得人们可以通过触压控制按钮实现伞的自动打开及收拢,如专利申请94211963.0、96218518.3,人们还经过不断改进,提供了一些新功能的应用,如抗风型的92233599.0、可收拢后体积缩小的五折伞00233534.4、可自由转动的200420046575.9这些伞的改进可进一步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为人们带来很多方便。因为是通过机械结构实现的,而且自动伞在中棒内设置开伞弹簧,其结构的限制,这种伞其所收拢仅仅收拢伞面,并不能将中棒一并收拢,要完全收拢,仍然需要人工的操作。而且自动伞虽然方便,却不符合人们长期养成的使用习惯,因此一直没有得到推广应用,仍然局限于一些高端用户。而且自动伞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的收拢,才能达到完全收拢的效果,对于雨天来说,这种操作方式常常会使人沾上雨水,弄湿手,甚至衣物,使用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开自动收的伞结构,该伞结构符合人们的使用习惯,且自动收拢,方便人们使用。本技术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开自动收伞结构,该伞结构构造简单、设计合理,便于控制。本技术的再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手开自动收伞结构,该伞结构改变了一起自动伞的设计方式,可在收伞时将中棒完全收拢,便于人们使用及控制。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手开自动收伞结构,其包括有伞中棒、收伞弹簧、把手、上下巢、伞骨,其特征在于伞把手中设置控制机构,中棒的上部设置有开伞扣合机构,把手的控制机构通过牵引件直接连接到开伞扣合机构上,触动设置于把手中的控制机构,则控制机构连动牵引件带动开伞扣合机构收缩到中棒内,在收伞弹簧的作用下,伞面及中棒可收拢于一起,达到完全收拢的效果。伞的中棒上部内可设置拉伸弹簧,手推开伞时,该弹簧被拉伸,收伞时该弹簧具有向下的作用力,协助伞中棒的收拢。伞中棒的上部还可设置有拉索,其一端从中棒的顶部伸出,并连接于下巢,另一端则固定于把手或者中棒内。该拉索在开伞时,拉系下巢,使其位置得以固定,不会掉落下来,以具有稳定开伞的目的。伞中棒的上部还可设置有开伞顶持机构,该机构在开伞时顶持上巢,使其位置得以固定,且牵引件延伸到该开伞扣合机构上,收伞时可带动给开伞扣合结合收缩到中棒内,以达到收伞的目的。上述的开伞扣合机构及开伞顶持机构,均可是设置于中棒上部的弹弓,也可是通过弹簧顶持的弹珠,其是弹弓时,牵引件连接到其弹弓伸出端的内侧,便于拉系弹弓,其是弹珠时,牵引件连接到弹珠的内侧。总之,上述的开伞扣合机构及开伞顶持机构,可是现有的任意扣合机构,该机构的内侧连接有牵引件,都可以达到通过伞把手的控制机构控制收伞的目的。所述的手开自动伞结构,其中棒内设置有中棒内塞,中棒内塞为中空结构,开伞扣合机构设置于中棒内塞内,牵引件通过中棒内塞的下端伸入,连接到开伞扣合结构上,拉系该开伞扣合结构,中棒内塞的作用是使得各个部件构成有序的连接,避免部件之间的干扰,同时还具有定位的作用。上述的拉索,其下端固定于中棒内塞的上部。所述的牵引件,可采用钢线,以刚性的牵引部件进行拉动,便于实现快速的控制。所述的牵引件,可采用柔性的拉索,采用柔性的牵引部件,也可实现收伞的控制,便于控制成本。所述的把手的控制机构包括按钮及传动件,按钮设置于把手的表面,其内侧接触并可触发传动件,传动件设置于把手内,连接有牵引件。压制按钮时,按钮触发传动件运动,带队牵引件向下移动,从而拉系开伞扣合机构收缩到中棒内。上述的传动件,其可为翘板,该翘板倾斜设置于把手内,其外侧接触按钮的一端高,而内侧低,连接牵引件,中间部位通过销子固定于把手内,压制按钮,翘板的内侧向下发生位移,带动牵引件向下移动,以达到收伞的目的。上述的牵引件,其位于把手的下端可设置有子弹头,钢线或者拉索连接于子弹头的顶端,同时,翘板顶持于子弹头的顶端,以控制子弹头的位移。上述的子弹头,其侧部对应于翘板的部位开设有凹槽,翘板的下端插设于该凹槽中,以带动子弹头运动。本技术结合人们的使用习惯,采用完全新的控制方式,将自动开收伞的结构改进,使其成为手动开却那个完全自动收拢的伞,为人们提供了一种便于控制,方便使用的伞具,该伞具不会由于人为的收拢导致人们沾上雨水,更为方便。上述的结构可简化把手的内部结构,大大省略了原有自动开收伞复杂的把手内部控制机构,便于安装使用,也可降低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图1所示把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1所示中棒的开伞扣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个实施方式的开伞扣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所示实施方式开伞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实施。因为伞的基本结构相近似,在本技术的实施例中,以两折伞的实施方式为例子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但是并不代表本技术的结构仅仅适用于两折伞,该结构也可以应用到三折伞、四折伞的结构中。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的两折伞除了现有的伞结构外,还包括有伞头1(即把手)、内座1-1、按钮1-2、按钮弹簧1-3、中棒内管2、中棒外管3、下巢4、下巢滑轮4-1、上巢5、上巢内塞5-1、上巢滑轮5-2、中棒内塞6、中棒弹弓6-1、弹弓弹簧6-2、钢线7、控管8、滑动块8-1、翘板8-2、拉线9;结合图2,其中,伞头1内设置有内座1-1及收伞控制机构,收伞控制机构是由按钮1-2、按钮弹簧1-3、控管8、滑动块8-1、翘板8-2构成。内座1-1设置于伞头1内,是用以设置按钮1-2、按钮弹簧1-3、控管8、滑动块8-1、翘板8-2的;按钮1-2设置于内座1-1中,并暴露于伞头1的表面,便于按压;按钮1-2的内侧依次有翘板8-2、滑动块8-1、控管8及按钮弹簧1-3,翘板1-2具有两块翘板一和翘板二,翘板一压制按钮弹簧1-3,防止按钮弹簧1-3对按钮的直接顶持带来对按钮的损坏,翘板二则顶持滑动块8-1,滑动块8-1基本为倒L形的结构,其下部具有外张部分,被翘板二顶持,滑动块8-1上部连接有钢线7,并设置于控管8内,便于形成稳定结构,及防止与其它部件形成干扰,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也便于组装;结合图3,中棒的开伞扣合机构是由弹弓6-1、弹弓弹簧6-2构成;其中,中棒的对应部位开设有缺口,弹弓6-1的一端可伸出于该缺口,达到卡扣中棒的目的,使开伞时的中棒出于稳定的伸张状态,弹弓6-1的下端被钢线7拉系,弹弓6-1上端被弹弓弹簧6-2顶持,以保证其弹出状态,弹弓6-1、弹弓弹簧6-2又设置于中棒内塞6内,便于安装设置,弹弓6-1中部被销子固定于中棒内塞6上,使得其两端可以发生旋转,本身不能移动;弹弓为钢性材料制作,便于保持其结构的稳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手开自动收伞结构,其包括有伞中棒、收伞弹簧、把手、上下巢、伞骨,其特征在于伞把手中设置控制机构,中棒的上部设置有开伞扣合机构,把手的控制机构通过牵引件直接连接到开伞扣合机构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书闵
申请(专利权)人:张书闵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