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ynamic response testing device which simulates the lateral impact load of a tunnel in the megaseismal region, including a reaction frame, a test box, a spring, a sliding groove and a bracket; the upper, the bottom, the left and the right sides of the reaction frame are provided with steel plates; the test box is placed in a reaction frame, and the upper and the left sides of the test box are provided with steel plates. The wall and the right side wall are connected with the upper, left and right plates of the reaction frame through a spring. A steel ball which can slide freely horizontally along the left and right directions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test box and the bottom plate of the reaction frame. At least one bracket for fixing the slide groove is arranged at the bottom of the slide groove. The method can truly reproduce the response process and response mode of tunnel subjected to lateral impact load in the megaseismal region, and provide accurate and reliable suggestions for engineering structure design and geological disaster prediction; the structure of the method is simple and easy to manufacture, easy to operate, and the test method is simple, economical and repeata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岩土工程
,尤其是一种极震区隧道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技术介绍
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波按传播方式分为三种类型:纵波、横波和面波。纵波是推进波,地壳中传播速度为5.5~7千米/秒,最先到达震中,又称P波,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为3.2~4.0千米/秒,第二个到达震中,又称S波,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面波又称L波,是由纵波与横波在地表相遇后激发产生的混合波。其波长大、振幅强,只能沿地表面传播,是造成建筑物强烈破坏的主要因素。震中附近振动最强烈,破坏比也最严重的地区称为极震区,地震发生时,最基本的现象是地面的连续振动,主要是明显的晃动,极震区的人在感到大的晃动之前,有时首先感到上下跳动,即纵波首先到达,然后是横波引起的左右晃动,然后才是面波引起的大的晃动。隧道围岩即隧道开挖后其周围一定范围内,对其稳定性能产生影响的那部分岩(土)体。隧道周围的地层可以是软硬不一的岩石,也可以是松散的土,把土视为一种特殊的(风化破碎严重的)岩石,所以隧道周围的地层,不管是土体还是岩体,统称为围岩。这个范围在横断面上约为6~10倍的洞径。一般认为在地震荷载作用下,地下隧道围岩的振动加速度小于地面,而且围岩有足够的刚度保持隧道形状不变,因此,隧道有较好的抗震性能。然而,此观点与20世纪末期的两次大地震结果相背驰,1995年阪神地震造成灾区内10%的山岭隧道受到严重破坏;1999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框架、试验箱、弹簧、滑槽、支架;所述反力框架的上部、底部、左侧及右侧设有钢板,所述试验箱置于反力框架内,所述试验箱上部、左侧壁及右侧壁通过弹簧与反力框架的上部、左侧及右侧钢板对应连接,所述试验箱与反力框架底部钢板之间设置有可沿左右侧方向水平自由滑动的钢球,所述试验箱底部外侧和反力框架底部钢板内侧沿左右侧方向设置有对应的用于容纳钢球的滑轨;所述反力框架右侧钢板上设有碰撞矩形开口,所述滑槽分为竖直加速段、弧形加速段、水平直线段和水平弧形撞击段,所述水平弧形撞击段的弧形拐点穿过碰撞矩形开口固连于试验箱右侧壁的形心处;所述滑槽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固定滑槽的支架;所述试验箱前壁上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试验箱内设有隧道模型及模拟隧道围岩的土样,所述隧道模型一端开口朝向观察窗口放置于土样中,所述隧道模型的轴线与试验箱轴线重合。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反力框架、试验箱、弹簧、滑槽、支架;所述反力框架的上部、底部、左侧及右侧设有钢板,所述试验箱置于反力框架内,所述试验箱上部、左侧壁及右侧壁通过弹簧与反力框架的上部、左侧及右侧钢板对应连接,所述试验箱与反力框架底部钢板之间设置有可沿左右侧方向水平自由滑动的钢球,所述试验箱底部外侧和反力框架底部钢板内侧沿左右侧方向设置有对应的用于容纳钢球的滑轨;所述反力框架右侧钢板上设有碰撞矩形开口,所述滑槽分为竖直加速段、弧形加速段、水平直线段和水平弧形撞击段,所述水平弧形撞击段的弧形拐点穿过碰撞矩形开口固连于试验箱右侧壁的形心处;所述滑槽底部设有至少一个用以固定滑槽的支架;所述试验箱前壁上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试验箱内设有隧道模型及模拟隧道围岩的土样,所述隧道模型一端开口朝向观察窗口放置于土样中,所述隧道模型的轴线与试验箱轴线重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竖直加速段高度可调节,所述滑槽上设有可升降平台,所述可升降平台设有可让小球滑动的小槽,所述小槽一端与滑槽的竖直加速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水平弧形撞击段以试验箱左侧壁的形心处法线为对称轴呈镜像对称。4.根据权利要求2-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槽的水平弧形撞击段与试验箱左侧壁的形心处法线的夹角为θ,30°≤θ≤60°。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极震区隧道遭受侧向冲击荷载的动力响应测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箱上部与反力框架的上部钢板之间采用大小一致均匀分布的36根弹簧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拟极震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符文熹,张勇,魏玉峰,叶飞,周洪福,刘彬,柏永岩,文联勇,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