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郭显有专利>正文

自行车折叠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319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自行车折叠伞,是在顶遮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遮板,前遮板与拉杆相连,顶遮架的中部带有支布架,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顶遮架和套管内,定位板可旋紧在支撑杆上。套管固定在底架上,高低杆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和底架相连,底架插入底座中,底座固定在车梁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使用方便,可随时装拆,既能遮风挡雨,又不影响视线。(*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折叠伞,特别是涉及一种自行车折叠伞。人们日常在骑自行车时,受到风吹、日晒、雨淋之苦,因此人们往往使用雨伞或雨披,但使用时影响视线,极易发生交通事故。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可遮风挡雨、不影响视线的自行车折叠伞。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前顶遮架与后顶遮架活动连接,后顶遮架的前端装有支布架、后端活动连接有后遮板,前顶遮架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前遮板,前遮板与拉杆活动连接,拉杆位于设在前顶遮架上的挡布管内,挡布管开有数个挡口,支撑杆的一端与前顶遮架活动连接,连接在前顶遮架上的定位板可插挂在支撑杆上,支撑杆的另一端插入套管内,套管与底架活动连接,高低杆的两端分别与套管与底架活动相连,底架可插入底座中,底座则固定在车梁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使用方便,可随时装拆,既能遮风挡雨,又不影响视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折合示意图。图3为直梁底座结构示意图。图4为斜梁底座结构示意图。图5为支布架使用状态示意图。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一下本技术前顶遮架1与后顶遮架2活动连接,后顶遮架2的前端装有支布架3,支布架3在雨天时可支起,以防积水。后顶遮架2的后端活动连接有后遮板4。前顶遮架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前遮板5,前遮板5与拉杆6活动连接,拉杆6位于挡布管7内,挡布管7固定在前顶遮架1上,挡布管7上开有数个挡口8,以便拉杆6卡入其中,以调节前遮板5的角度。支撑杆9的一端与前顶遮架1活动连接,支撑杆9上固定有旋钮10,定位板11的一端与前顶遮架1活动连接,另一端通过旋钮10可固定在支撑杆9上,以调节折叠伞的俯仰角度。支撑杆9的另一端插入套管12内,利用螺栓13固定其中。横杆14将套管12与底架15连接在一起,高低杆16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2和底架15相连,高低杆16的一端插入固定在底架15的调节环17内,在高低杆16上安装有两个调节螺母18,以调节折叠伞的高度。底架15的两端可插入底座19中,底座19可固定在车梁上。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前顶遮架1与后顶遮架2活动连接,后顶遮架2的前端装有支布架3、后端活动连接有后遮板4,前顶遮架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前遮板5,前遮板5与拉杆6活动连接,拉杆6位于设在前顶遮架1上的挡布管7内,挡布管7开有数个挡口8,支撑杆9的一端与前顶遮架1活动连接,连接在前顶遮架1上的定位板11可插挂在支撑杆9上,支撑杆9的另一端插入套管12内,套管12与底架15活动连接,高低杆16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2与底架15活动相连,底架15可插入底座19中,底座19则固定在车梁上。专利摘要本技术是一种自行车折叠伞,是在顶遮架的前后端分别设有前后遮板,前遮板与拉杆相连,顶遮架的中部带有支布架,支撑杆的两端连接在顶遮架和套管内,定位板可旋紧在支撑杆上。套管固定在底架上,高低杆的两端分别与套管和底架相连,底架插入底座中,底座固定在车梁上。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安装容易、使用方便,可随时装拆,既能遮风挡雨,又不影响视线。文档编号A45B11/00GK2153256SQ92235648公开日1994年1月19日 申请日期199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199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郭显有 申请人:郭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折叠伞,其特征在于前顶遮架1与后顶遮架2活动连接,后顶遮架2的前端装有支布架3、后端活动连接有后遮板4,前顶遮架1的前端活动连接有前遮板5,前遮板5与拉杆6活动连接,拉杆6位于设在前顶遮架1上的挡布管7内,挡布管7开有数个挡口8,支撑杆9的一端与前顶遮架1活动连接,连接在前顶遮架1上的定位板11可插挂在支撑杆9上,支撑杆9的另一端插入套管12内,套管12与底架15活动连接,高低杆16的两端分别与套管12与底架15活动相连,底架15可插入底座19中,底座19则固定在车梁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显有
申请(专利权)人:郭显有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