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31155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3 07:15
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包括水浴箱、幼虫培育箱、成虫采食活动箱、循环加热制冷系统、换水系统和供氧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幼虫培育箱嵌套在水浴箱中,循环加热制冷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一水泵、加热制冷器和送水管;换水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二水泵、过滤器、送水管和进水管,供氧系统包括气泵、送气管道和送气管,送气管道为贯穿水浴箱和幼虫培养箱的通道,送气管的一端与气泵连接,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水位传感器均固定于幼虫培养箱侧壁上部。该装置利用水浴的方式控制幼虫培养箱中的温度,保持水生昆虫孵化、培育或实验所需的温度,防止局部水体温度过高,可为成虫提供了攀爬、采食的空间和食物来源。

Intelligent cultivation device for aquatic insect larvae

Intelligent aquatic insect larvae cultivation equipment, including water bath, larval incubator, adult feeding chamber, circulating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water exchange system and oxygen supply system, sensor system and control system, larval incubator nested in the water bath, circulating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including pumping pipe, first pump,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 The oxygen supply system includes air pump, air supply pipe and air supply pipe. The air supply pipe is the passage through the water bath and larva incubator. One end of the air supply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ir pump. The sensor system includes temperature sensor and water level transmission. The sensor, the temperature sensor and the water level sensor are fixed on the upper part of the lateral wall of the larval incubator. The device uses water bath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of larvae incubator, to keep the temperature needed for hatching, cultivation or experiment of aquatic insects, to prevent local water temperature from being too high, and to provide space for adults to climb and feed and food sources.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
本技术涉及昆虫培育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生昆虫在幼虫阶段对于水体环境有不同的要求,尤其是一些珍稀品种或是对水环境要求极高的水生昆虫,如襀翅目、蜉蝣目、毛翅目、广翅目等更是难以在非自然环境下饲养,开展该类水生昆虫的生活史、生物学特性和生态学研究也较为困难;同时一些水生昆虫作为潜在的资源昆虫,由于不能广泛的饲养,使得开发利用更为困难。因此,研究适宜水生昆虫幼虫的培育装置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现有的培养装置和培养方式多为半人工培育的方式,难以达到智能化控制昆虫从虫卵到幼虫、幼虫羽化为成虫后再交配产卵等一系列生长阶段中卵和幼虫所需要的水温以及氧含量和成虫生存繁殖的环境;同时现有的装置在水中孵化、培育昆虫幼虫时多采用直接恒温加热或制冷幼虫生存的清洁水来控制水体的温度,这种方式将会导致局部水温过高或过低,影响卵的孵化和幼虫的存活,也可能造成水体的污染,给研究带来损失,且卵的孵化以及幼虫的生长发育都需要消耗大量的水中氧份,而培育使用的清洁水如果不及时更换或者补充氧份将造成虫卵难以孵化、幼虫大面积死亡的情况,给开展水生昆虫的研究带来极大的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该装置利用水浴的方式控制幼虫培育箱中的温度,保持水生昆虫孵化、培育或实验所需的温度,且在外部空间进行循环加热制冷,防止局部水体温度过高,同时该装置可设定供氧速率、换水频率以及生长温度并为羽化后的成虫提供了攀爬、采食的空间和食物来源,成虫的捕捉更加方便。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箱、幼虫培育箱、成虫采食活动箱、循环加热制冷系统、换水系统和供氧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幼虫培育箱嵌套在水浴箱中,水浴箱顶部密封且水浴箱壁上预留有注水孔和通气孔;成虫采食活动箱通过连接件与水浴箱连接;幼虫培育箱顶部开口,幼虫培育箱上部的一侧设有翻板,翻板与幼虫培育箱铰接并可绕铰接处向箱体内部翻转;成虫采食活动箱底部开口且底部固定有插接板,可插入连接件的凹槽中与幼虫培育箱连接,成虫采食活动箱底部一侧设有翻板,翻板打开后可插入嵌板并嵌入箱体相对一侧的凹槽中,翻板可隔离成虫采食活动箱与幼虫培育箱,方便取下上层采食活动箱或分离使用。成虫采食活动箱顶部开口,且顶部覆盖有纱网,透气且防止成虫逃逸,采食活动箱的内壁上设有卡条,可根据需要固定若干绿植栽培装置;所述的循环加热制冷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一水泵、加热制冷器和送水管;抽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出水口接入加热制冷器后与送水管连接,抽水管与水浴箱的底部连接,送水管与水浴箱侧壁顶部连接;所述的换水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二水泵、过滤器、送水管和进水管,抽水管与内部幼虫培育箱连接,且位于幼虫培育箱底部,抽水管口设有过滤罩,过滤罩通过卡槽固定于幼虫培育箱箱壁上,防止误吸水生昆虫及水生植物,方便取下清洗,抽水管另一端连接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出水口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过滤器,且另一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可连接自来水,也可作为排水管排出幼虫培育箱内的水,过滤器出水口连接送水管,送水管与幼虫培育箱侧壁顶部连接;所述的供氧系统包括气泵、送气管道和送气管,送气管道为贯穿水浴箱和幼虫培育箱的通道,送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且另一端穿过送气管道后从幼虫培育箱中穿出连接气石;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与水位传感器固定于幼虫培育箱侧壁上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伸入幼虫培育箱的水中监测水温;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控制箱中固定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制冷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气泵均与控制箱中的控制器连接,水位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的连接导线穿过水浴箱后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绿植栽培装置包括滑块、栽培盒承台和栽培盒,栽培盒承台上开有栽培盒固定槽,栽培盒放置于栽培盒固定槽中,所述的滑块由磁铁材料制成,滑块上通长开有梯形滑槽,卡条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梯形结构,滑块通过磁性吸引力与卡条连接且滑块的梯形凹槽与卡条的梯形滑面紧密贴合,滑块可沿卡条上下滑动。进一步的,所述的控制箱上设有显示屏、电源开关按钮、换水定时按钮、气泵调节按钮、温度调节按钮和水位调节按钮,显示屏、电源开关按钮、换水定时按钮、气泵调节按钮、温度调节按钮和水位调节按钮均与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循环加热制冷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一水泵、加热制冷器和送水管;抽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出水口接入加热制冷器,再连接送水管,抽水管与水浴箱的底部连接,送水管与水浴箱侧壁顶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的抽水管口设有过滤罩,通过卡槽固定于幼虫培育箱壁上,防止误吸水生昆虫及水生植物,方便取下清洗。送气管道与送气管分离,方便放入多条送气管。进一步的,所述的抽水管和送水管与水浴箱的连接处、抽水管和送水管与幼虫培育箱的连接处、抽水管、第二水泵、三通管、进水管、过滤器、送水管等连接处设有防漏垫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利用水浴的方式控制幼虫培育箱中的温度,保持水生昆虫孵化、培育或实验所需的温度,且在外部空间进行循环加热制冷,防止局部水体温度过高,同时该装置可设定供氧速率、换水频率以及生长温度并为羽化后的成虫提供了攀爬、采食的空间和食物来源,成虫的捕捉更加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的各部件结构示意图;图3是所述的绿植培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水浴箱,2-幼虫培育箱,3-成虫采食活动箱,4-连接件,5-纱网,6-第一水泵,7-加热制冷器,8-第二水泵,9-控制箱,10-气泵;11-水位传感器,12-温度传感器,21-过滤罩,31-卡条,32-绿植栽培装置,33-翻板,81-三通管,82-过滤器,83-抽水管,84-送水管,85-进水管;321-梯形滑槽,322-栽培盒承台,323-栽培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阅图1-3所示,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包括水浴箱1、幼虫培育箱2、成虫采食活动箱3、循环加热制冷系统、换水系统和供氧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幼虫培育箱2嵌套在水浴箱1中,水浴箱1顶部密封,留有注水孔和通气孔;成虫采食活动箱3通过连接件4与水浴箱1连接;幼虫培育箱2顶部开口,在成虫采食活动箱3与幼虫培育箱2连接处下部,幼虫培育箱2一侧设有翻板33,相对一侧设一凹槽;成虫采食活动箱3底部开口,成虫采食活动箱3与幼虫培育箱2连接处上部,成虫采食活动箱3一侧设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箱、幼虫培育箱、成虫采食活动箱、循环加热制冷系统、换水系统和供氧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幼虫培育箱嵌套于水浴箱中,水浴箱顶部密封且水浴箱壁上预留有注水孔和通气孔,成虫采食活动箱通过连接件与水浴箱连接,幼虫培育箱顶部开口,幼虫培育箱上部的一侧设有翻板,成虫采食活动箱底部开口且底部固定有插接板,成虫采食活动箱底部一侧设有翻板,翻板打开后可插入嵌板并嵌入相对一侧的凹槽中,成虫采食活动箱可插入连接件的凹槽中与幼虫培育箱连接,成虫采食活动箱的顶部开口且其上覆盖有纱网,成虫采食活动箱的侧壁上设有卡条,卡条上可固定绿植栽培装置;所述的循环加热制冷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一水泵、加热制冷器和送水管,抽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出水口接入加热制冷器后与送水管连接,抽水管与水浴箱的底部连接,送水管与水浴箱的侧壁顶部连接;所述的换水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二水泵、过滤器、送水管和进水管,抽水管与幼虫培育箱连接且抽水管位于幼虫培育箱底部,抽水管口设有过滤罩,过滤罩通过卡槽固定于幼虫培育箱箱壁上,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出水口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过滤器且另一端连接进水管,过滤器出水口接送水管,送水管与幼虫培育箱侧壁顶部连接;所述的供氧系统包括气泵、送气管道和送气管,送气管道为贯穿水浴箱和幼虫培育箱的通道,送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且另一端穿过送气管道后从幼虫培育箱中穿出连接气石;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固定于幼虫培育箱侧壁上部,温度传感器的探头插入幼虫培育箱的水中以监测水温;所述的控制系统包括控制箱,控制箱中固定有控制器和蓄电池,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加热制冷器、第一水泵、第二水泵和气泵与控制箱的控制器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水生昆虫幼虫智能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水浴箱、幼虫培育箱、成虫采食活动箱、循环加热制冷系统、换水系统和供氧系统、传感器系统和控制系统,幼虫培育箱嵌套于水浴箱中,水浴箱顶部密封且水浴箱壁上预留有注水孔和通气孔,成虫采食活动箱通过连接件与水浴箱连接,幼虫培育箱顶部开口,幼虫培育箱上部的一侧设有翻板,成虫采食活动箱底部开口且底部固定有插接板,成虫采食活动箱底部一侧设有翻板,翻板打开后可插入嵌板并嵌入相对一侧的凹槽中,成虫采食活动箱可插入连接件的凹槽中与幼虫培育箱连接,成虫采食活动箱的顶部开口且其上覆盖有纱网,成虫采食活动箱的侧壁上设有卡条,卡条上可固定绿植栽培装置;所述的循环加热制冷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一水泵、加热制冷器和送水管,抽水管与第一水泵连接,第一水泵出水口接入加热制冷器后与送水管连接,抽水管与水浴箱的底部连接,送水管与水浴箱的侧壁顶部连接;所述的换水系统包括抽水管、第二水泵、过滤器、送水管和进水管,抽水管与幼虫培育箱连接且抽水管位于幼虫培育箱底部,抽水管口设有过滤罩,过滤罩通过卡槽固定于幼虫培育箱箱壁上,抽水管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水泵,第二水泵出水口连接三通管,三通管一端连接过滤器且另一端连接进水管,过滤器出水口接送水管,送水管与幼虫培育箱侧壁顶部连接;所述的供氧系统包括气泵、送气管道和送气管,送气管道为贯穿水浴箱和幼虫培育箱的通道,送气管一端与气泵连接且另一端穿过送气管道后从幼虫培育箱中穿出连接气石;所述的传感器系统包括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水位传感器固定于幼虫培育箱侧壁上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昱含刘蔚漪肖倩谢明学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林业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