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19116201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2: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包括上下伸缩机构、底板、第一支撑钢构、第二支撑钢构、螺栓;所述上下伸缩机构包括底座、驱动设备、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所述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底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用简单、寿命长等优点。

A steel structure device for buildings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n upper and lower telescopic mechanism, a bottom plate, a first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a second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and a bolt; the upper and lower telescopic mechanism comprises a base, a driving device and a push rod, and the push rod is symmetrically arranged on both sides of the push rod with a first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and a second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the first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steel structure. The supporting steel frame and the second supporting steel frame are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plate, respectively. A through hole is arranged at the center of the bottom plate, and one end of the driv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main supporting rod. One end of the main supporting rod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eel frame bodies, and the first and the second steel frame bodies are respectively. The bottom plat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steel body and the second steel body respectively through bolts. Compared with the prior art, the utility model has the advantages of simple operation and long service lif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构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建筑钢构装置。
技术介绍
近年来,轻钢结构住宅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知,并逐渐成为住宅技术新热点,在北美、欧洲等国家,轻钢结构建筑已是一种常见的结构体系,采用轻钢结构的住宅所占比例已经从90年代初的5%发展到现在的25%,轻钢结构房屋体系以其高度工业化的生产方式和高效的现场安装水平、优良的使用新型,健康的家居产品理念,为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中国专利公开了CN201420194561.5公开了一种建筑钢构组件,其包括钢构本体、第一支撑钢构、第二支撑钢构、底座、活塞杆、第三支撑钢构、连接件,所述第一支撑钢构上设有第一钢件,所述第二支撑钢构上设有第二钢件,所述第一钢件和第二钢件通过连接件相连,所述第三支撑钢构安装在第一钢件和第二钢件上方,且在第三支撑钢构与第一钢件和第二钢件连接处设有连接钢板,所述底座内设有液压装置,所述活塞杆的底端与液压装置的输出端相连,所述活塞杆的顶端与连接件相抵,所述活塞杆与连接件连接处设有弹簧片,所述底座内还设有防震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是鉴于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钢构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包括上下伸缩机构、底板、第一支撑钢构、第二支撑钢构、螺栓;所述上下伸缩机构包括底座、驱动设备、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所述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底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为第一弹性组件。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为第一膨胀节。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杆上设有第二膨胀节。进一步地,所述主支撑杆设有第一加强圈和第二加强圈,所述第一加强圈与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圈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连接。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外周设有第二弹性组件,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驱动设备为液压油缸。进一步地,所述液压油缸设有自锁结构。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①热膨胀性能好、适用于昼夜温差大环境,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第一膨胀节,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主支撑杆设有第二膨胀节,各个组件之间的温度是不一致的或者各个组件之间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当温度发生变化,各个组件之间发生的胀缩量是不一致的,设有上述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温度带来的影响。②调节简单,设有上下伸缩机构,可以有效地调整钢构本体的高度。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I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包括上下伸缩机构、底板、第一支撑钢构21、第二支撑钢构22、螺栓41;所述上下伸缩机构包括底座、驱动设备1、推动杆2,所述推动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所述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分别与所述底板4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所述推动杆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3,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钢构本体8和第二钢构本体9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连接件7,所述底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对称设置于所述支撑杆的两侧。所述连接件7为第一弹性组件,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为第一膨胀节。所述主支撑杆3上设有第二膨胀节31,所述主支撑杆设有第一加强圈5和第二加强圈6,所述第一加强圈与所述底板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强圈分别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螺栓41外周设有第二弹性组件43,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之间,所述第二弹性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相连,所述第二弹性组件为弹簧组件。所述驱动设备为液压油缸,所述液压油缸设有自锁结构(图中未示出)。设有自锁结构,当推杆到达合适的位置后,锁定推杆,有效防止停电或者液压油缸出故障时,推杆复位。需要说明的是,自锁结构是属于现有技术,在本技术中就不作详细阐述。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热膨胀性能好、适用于昼夜温差大环境,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第一膨胀节,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主支撑杆设有第二膨胀节,各个组件之间的温度是不一致的或者各个组件之间的膨胀系数不一致,当温度发生变化,各个组件之间发生的胀缩量是不一致的,设有上述结构可以有效缓解或消除温度带来的影响;调节简单,设有上下伸缩机构,可以有效地调整钢构本体的高度。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如果对本技术的各种改动或变形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倘若这些改动和变形属于本技术的权利要求和等同技术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伸缩机构、底板、第一支撑钢构、第二支撑钢构、螺栓;所述上下伸缩机构包括底座、驱动设备、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所述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底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上下伸缩机构、底板、第一支撑钢构、第二支撑钢构、螺栓;所述上下伸缩机构包括底座、驱动设备、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所述第一支撑钢构和第二支撑钢构分别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底板中央处设有通孔,所述推动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主支撑杆,所述主支撑杆的一端与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所述第一钢构本体与所述第二钢构本体之间设有连接件,所述底板分别通过螺栓与所述第一钢构本体和第二钢构本体固定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第一弹性组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建筑钢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组件为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先民石繁刘维陈婷
申请(专利权)人:龙南县生产力促进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