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1911460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18-10-10 0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所述修复基为方形结构,包括边框,生态植物系统、曝气管、曝气机和生物森林系统;所述生态植物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和种植篮,浮体中部设置有圆孔,种植篮下端插入圆孔内,相邻浮体之间承插连接;所述边框设置在生态植物系统边缘四周位置;所述曝气管贴合设置在边框下部,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控孔,曝气管与曝气机连通;生物森林系统由条状软性填料和坠体组成,软性填料一端与种植篮底部连接,软性填料另一端设置有坠体。在修复基中间部位为厌氧环境,形成微生物好氧和厌氧不同的环境,有利于污染物去除,同时结合植物生态系统建设,提升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且不影响植物生态浮岛的景观效果。

Ecological remediation base for black odor water treatment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n ecological restoration base for treating black and odorous water bodies. The restoration base is a square structure, including a frame, an ecological plant system, an aeration pipe, an aerator and a biological forest system. The aer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erator, and the aeration pipe is connected with the aerator. The biological forest system is composed of strip soft filler and falling body, and one end of the soft filler is connected with the bottom of the planting basket. Connection, soft packing with falling body at the other end. Anaerobic environment is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the restoration base, which is beneficial to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At the same time, combined with the construction of plant ecosystem, the purification effect of plants on water quality can be improved without affecting the landscape effect of plant ecological floating isla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
本技术涉及污染水体治理
,特别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
技术介绍
城市高速发展,但是水处理水平却并不高,尤其是在中小城市里,黑臭水体影响当地的生产生活,使人民生活在黑臭水体散发出的不愉悦气味中。最重要的是:排放通道和周边环境长期得不到改善进而影响当地经济发展。城市黑臭水体中COD、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是防止水体黑臭以及富营养化的主要要求,通常通过微生物的降解以及植物的吸收过程来实现。通过微生物在有氧(好氧微生物)或无氧(厌氧微生物)的情况下,将有机物合成新的细胞物质或将其降解代谢,然后再经过由合成细胞形成的菌体有机物的絮凝、沉淀、分离,从而达到去除污水中有机物、净化污水的目的。水体中的含氮污染物通过生物硝化和反硝化过程来实现降解。硝化过程是硝化微生物在好氧的环境条件下,利用氧气将氨氮氧化成为硝酸盐或亚硝酸盐;由于硝化菌是一类自养微生物具有生长缓慢、对环境条件要求高的特点,使得硝化过程只有在水中有机物含量较低的情况下才会顺利进行。反硝化过程是具有反硝化功能的微生物在无氧条件下,利用有机物作为还原剂将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还原成为氮气,从水中去除含氮化合物。总体看水体中污染物的去除需要在厌氧、好氧的不同条件下进行,同时通过植物的呼吸作用进一步降解氮、磷等污染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用于解决目前黑臭水体治理中微生物生存载体的问题,同时解决好氧与厌氧环境的变化问题,为微生物挂膜提供良好的环境,为黑臭水体中COD、氮、磷等污染物的去除建立反应条件,同时增加植物生态系统的去除效率。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所述修复基为方形结构,包括边框,生态植物系统、曝气管、曝气机和生物森林系统;所述生态植物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和种植篮,浮体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种植篮下端插入圆孔内,相邻浮体之间承插连接;所述边框设置在生态植物系统边缘四周位置;所述曝气管贴合设置在边框下部,曝气管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曝气管与曝气机连通;所述生物森林系统由条状软性填料和坠体组成,所述软性填料一端与种植篮底部连接,所述软性填料另一端设置有坠体。进一步,所述边框为聚乙烯管。进一步,所述浮体为直径20cm~30cm的圆形聚乙烯球。进一步,所述修复基面积为9m2~11m2。进一步,所述软性填料的长度为50cm~80cm。进一步,所述坠体重量与软性填料的浮力相适应。进一步,所述种植篮中栽种有水生植物。进一步,水生植物为水蕴草、金鱼藻、黑藻和菹草的一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和有益效果:1.本技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微生物附着在软性填料上,同时周边围绕曝气管提供氧气形成好氧环境,在装置中间部位为厌氧环境,形成微生物好氧和厌氧不同的环境,有利于污染物去除,同时结合植物生态系统建设,提升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且不影响植物生态浮岛的景观效果。2.本技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可以实现污染水体的原位处理,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设容易,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稳定的微生物生存载体,同时解决好氧与厌氧环境的变化问题,为微生物挂膜提供良好的环境,浮体更换方便,有利于使用者的监控和维护。3.本技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可以按照实际修复水体的情况来布设,灵活多样,修复水体的同时可以节约能源和人工成本。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处理中。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的俯视图;图2是本技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侧视图。附图标记:1-修复基,2-浮体,3-边框,4-种植篮,5-曝气管,6-软性填料,7-坠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本技术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通过植物根系的呼吸作用以及填料微生物膜的厌氧与好氧作用,消耗水中COD、氮、磷等污染物,从而达到水中污染物去除作用。所述修复基1为方形结构,面积为9m2~11m2。包括边框3(可以为聚乙烯管),生态植物系统、曝气管5、曝气机和生物森林系统;所述生态植物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2(所述浮体2可以为直径20cm~30cm的圆形聚乙烯球)和种植篮4,浮体2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种植篮4下端插入圆孔内,相邻浮体2之间承插连接,所述种植篮4中栽种有水生植物(可以为水蕴草、金鱼藻、黑藻或者菹草)。所述边框3设置在生态植物系统边缘四周位置;所述曝气管5贴合设置在边框3下部,曝气管5上设置有不均匀的曝气孔,所述曝气管5与曝气机连通设置。种植篮4中栽种的水生植物,其生长本身需要能量供给,同时也转化一部分污染物,曝气管5的持续曝气可以有效改善水体中氧浓度,曝气管5的设置对水质效果的保持也具有重要作用。如图2所示,所述生物森林系统由条状软性填料6(软性填料6长度为50cm~80cm)和坠体7组成,所述软性填料6一端与种植篮4底部连接,所述软性填料6另一端设置有坠体7。坠体7重量与软性填料6的浮力相适应。在黑臭水体中通常含有的污染物包括有机物和氨氮等,微生物的生长繁殖附着在软性填料6上,形成生物膜,微生物在生长繁殖的过程中经过修复基1下部(修复基1的中间部分的缺氧、周边曝气好氧的不同环境的条件生长,可以达到彻底去除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本技术设计思路新颖,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布设容易,为黑臭水体治理提供了稳定的微生物生存载体,为微生物挂膜提供良好的环境。将修复基1中间部位设置生态植物系统构成厌氧环境,在修复基1四周边缘设置好氧曝气管5构成好氧环境,很好解决好氧与厌氧环境的变化问题,这样的结构有利于污染物彻底去除,同时结合植物生态系统建设,提升植物对水质的净化作用,且不影响植物生态浮岛的景观效果。浮体2本身更换方便,节约能源,降低人工成本并且有利于使用者的监控和维护。本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城市黑臭水体处理中。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所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基(1)为方形结构,包括边框(3),生态植物系统、曝气管(5)、曝气机和生物森林系统;所述生态植物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2)和种植篮(4),浮体(2)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种植篮(4)下端插入圆孔内,相邻浮体(2)之间承插连接;所述边框(3)设置在生态植物系统边缘四周位置;所述曝气管(5)贴合设置在边框(3)下部,曝气管(5)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曝气管(5)与曝气机连通;所述生物森林系统由条状软性填料(6)和坠体(7)组成,所述软性填料(6)一端与种植篮(4)底部连接,所述软性填料(6)另一端设置有坠体(7)。

【技术特征摘要】
1.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基(1)为方形结构,包括边框(3),生态植物系统、曝气管(5)、曝气机和生物森林系统;所述生态植物系统包括若干个浮体(2)和种植篮(4),浮体(2)中部设置有圆孔,所述种植篮(4)下端插入圆孔内,相邻浮体(2)之间承插连接;所述边框(3)设置在生态植物系统边缘四周位置;所述曝气管(5)贴合设置在边框(3)下部,曝气管(5)上设置有曝气孔,所述曝气管(5)与曝气机连通;所述生物森林系统由条状软性填料(6)和坠体(7)组成,所述软性填料(6)一端与种植篮(4)底部连接,所述软性填料(6)另一端设置有坠体(7)。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黑臭水体治理生态修复基,其特征在于,所述边框(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永王国田
申请(专利权)人:亚太建设科技信息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