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码头趸船和岸坡的浮码头钢引桥浮式升降系统,包括有钢引桥、浮墩和定位装置。钢引桥之间通过浮墩相连,所述的浮墩外围设置有定位装置,浮墩可在定位装置内自由上下移动,所述的定位装置下方还固定设置有搁置梁,用来搁放浮墩。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属于码头建造中使用的设计技术,是浮式码头船岸连接中的一个重要设计环节,能很好的适应人、车、料的输送中钢引桥坡度的变化和升降;2)浮墩带着钢引桥随水位变化而自动升降,故省去了动力提升装置,简化了水工结构,因此节省了设备投资和水工投资,同比节省投资20%以上,同时节约了能源消耗,加快了施工进度;3)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一种用于连接码头趸船和岸坡的浮码头钢引桥浮式升降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在长江等内河流域中,采用浮式码头来进行货物、车辆、人员的输送是一种常见的码头型式,尤其在水位差较大的中上游地区更得到广泛应用,它具有造价低、水位适应性好的特点。浮式码头中船岸的连接几乎都是采用钢引桥来完成,一端固定在岸上,一端搁置在趸船上,人或车从上面通过,货物通过固定在上面的带式输送机、管道等设备进行输送。船岸距离较近、水位变化不大的码头,采用一跨钢引桥连接。水位变化时,钢引桥随码头趸船起伏升降。船岸距离较远、水位变化较大的码头,采用一跨钢引桥连接,就不能满足人或车通行的坡度要求,因此需要采用数跨钢引桥连接船岸的方式,解决坡度过大的问题。目前采用数跨钢引桥连接的设计方案中,钢引桥之间的连接都采用提升楼(提升架)等型式。水位变化时,钢引桥通过设在提升楼(提升架)顶部的卷扬系统来完成,其效果好,但需增加提升设备的投资,增加动力消耗,同时提升楼(提升架)的荷载较大,结构较复杂,造价高,施工周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浮码头钢引桥浮式升降系统,本升降系统不仅能适应水位变化、满足工艺坡度要求,而且其结构简单、投资较省、施工周期短。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本升降系统包括钢引桥、定位装置和可以在定位装置内自由移动的浮墩,钢引桥之间通过浮墩相连。-->所述的定位装置包括两组平行布置的定位桩和固定在两组定位桩之间的搁置梁,浮墩通过导轮在定位桩之间随水位上下滚动。本技术中的钢引桥通过浮墩相连,浮墩通过定位装置固定在自然岸坡上,并且浮墩可以在定位装置内上下自由移动。浮墩随着水位的变化而自动升降,使得其上搁置的钢引桥在满足坡度要求的前提下也自动升降,满足了装卸工艺的输送要求。在定位装置靠下部的位置设置搁置梁,浮墩设置在搁置梁的上方,搁置梁在码头设计低水位时,用于搁置浮墩,对浮墩起到限位的作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浮墩带着钢引桥随水位变化而自动升降,故省去了动力提升装置,简化了水工结构;2)节省了设备投资和水工投资,同比节省投资20%以上,同时节约了能源消耗,加快了施工进度;3)结构简单,故障率低,能很好的适应人、车、料的输送中钢引桥坡度的变化和升降。附图说明图1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1的俯视图图3本技术的立面图图4本技术的俯视图图5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码头趸船,2、岸坡,3、钢引桥,4、浮墩,5、定位装置,6、搁置梁,7、导轮,8、上端钢引桥铰,9、下端钢引桥铰,10、定位桩。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只是对本技术在结构上的进一步描述,而不构成对其的限制。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包括两个钢引桥3、浮墩4和定位装置5。其中,一个钢引桥3的一端搁置在浮墩4上,另一端与岸坡顶部2构成铰接;另一个钢引桥3的一端搁置在浮墩4上,另一端搁置在码头趸船1上。两个-->钢引桥3之间通过浮墩4相连,浮墩4设置在定位装置5内,并可在定位装置5内上下自由移动。钢引桥3与浮墩4的具体连接关系如图3~5所示,在浮墩4上固定连接有上端钢引桥铰8和下端钢引桥铰9,两个钢引桥3的端部分别搁置在上端钢引桥铰8和下端钢引桥铰9内,使两个钢引桥与浮墩4构成铰接。浮墩4和定位装置5之间的具体连接关系如图3~5所示,定位装置5包括两组平行布置的定位桩10,在定位桩10上设置有轨道,固定在浮墩4两侧的导轮7可以在该轨道上自由滚动,进而使浮墩4和定位桩10之间形成滚动连接。当水位变化时,浮墩4可以随着水位的变化而在定位装置5内自由的升降。在定位桩10靠下的部分设置有搁置梁6,搁置梁6固定在两根定位桩10之间,浮墩设置在搁置梁6的上方,在低于根据使用最大坡度要求确定的设计水位时,浮墩4正好搁置在搁置梁6上,对浮墩4起到限位的作用。当水位超过搁置梁6所在的搁置点及浮墩4吃水时,浮墩4浮起并随同码头趸船1一起随水位升降,这时钢引桥3自动升降。钢引桥的长度应综合考虑设计低水位时码头前沿线与岸坡顶线之间的距离、钢引桥结构及自重、水位变化大小及装卸工艺要求的最大允许坡度等因素。钢引桥太长将导致其自重太重,浮墩和定位装置尺度增大,投资增加。因此可采用多座小跨度钢引桥和多座浮墩的方式来解决。设计时应从技术和经济进行多方案的比选。钢引桥长度一般采用24m~60m为宜,宽度根据工艺要求确定,一般采用3m~9m为宜。浮墩可采用钢浮箱或钢筋混凝土浮箱,其大小尺寸由钢引桥自重、上部装卸工艺荷载及浮力确定。定位装置可根据地质、水位等情况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加上部限位导向结构、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基础加上部限位导向结构、钢管桩基础加上部限位导向结构等型式。搁置梁的位置应根据钢引桥在码头趸船最低设计水位时的坡度,按其上通行的人或输送设备要求的最大允许坡度来确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浮码头钢引桥浮式升降系统,包括钢引桥(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5)和可以在定位装置(5)内自由移动的浮墩(4),钢引桥(3)之间通过浮墩(4)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浮码头钢引桥浮式升降系统,包括钢引桥(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装置(5)和可以在定位装置(5)内自由移动的浮墩(4),钢引桥(3)之间通过浮墩(4)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码头钢引桥浮式升降系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全宙,余俊成,李裕和,王维,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83[中国|武汉]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